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农氏,传为远古部落联盟首领,又称神农氏部落。通过两汉、先秦相关文献,并结合出土文物情况,可初步推断出,上古传说时代的南方、北方都存在神农氏部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等载引,炎帝传为神农氏后裔,其出生地望有甘青说、宝鸡说、淮阳说、曲阜说、随州说等五说。通过文献梳理及出土文物证实,随州历山说最为可靠。  相似文献   

2.
伏羲神农炎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伏羲是个哲学概念,伏羲、宓羲、包羲、太昊、东皇太一等等都是指《易》学中的“太极”,后人称这种哲学的创立者为伏羲氏。伏羲氏其实就是烈山氏,亦即神农氏,是第一代神农。《易经·系辞》所讲的“伏羲氏没,神农氏作”中的“神农氏”是指第二代神农,亦即烈山氏之子柱,被祀为稷,是我国的第一位后稷。少典是末代神农妃,生黄帝轩辕和炎帝蚩尤。伏羲出生在陕西宝鸡,葬于湖北江陵,第二代神农出生在湖北随县,葬于湖南酃县  相似文献   

3.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陆羽著《茶经》三卷,至今1229年了,是书驰名中外,所记种茶、制茶、品茶、茶具以及饮茶等方面,论述精妙,千百年来流传不衰,人民尊崇陆羽为“茶神”、“茶圣”。关于《茶经》研究不乏佳作,然对作者总结荆楚地区的茶叶生产和饮用经验几乎没有涉及,本文对前人所论不赘述,仅就作者及《茶经》与荆楚的产茶结合湖北方志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茶,被称为中国的“国饮”。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华阳国志》中也有关于茶的文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由此可见,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史料中有关炎帝神农氏为南方之帝、南岳衡山君的记载,炎帝神农氏在南岳及周边地区的活动,南岳“僧道同居”的格局以及历代帝王对南岳圣帝祀典的重视和隆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南岳庙祭祀主神为炎帝神农氏。  相似文献   

6.
炎帝部落早期图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帝是炎帝部落的首领称号,炎帝又称神农氏.炎帝部落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道路.根据文献记载,宝鸡是炎帝部落的发祥地.炎帝部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半坡类型早於庙底沟类型.北首岭仰韶文化是典型的半坡类型仰韶文化,而北首岭遗址又早於半坡遗址.在北首岭和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均发现一种"人面鱼纹"图,这应是该文化部落居民的图腾标志.根据<古本山海经图说>中的<海内南经>和<大荒西经>所载,"人面鱼身"是氐人国之形像,而氐人乃炎帝之后.由此可知,"人面鱼纹"图是炎帝部落的图腾标志,故宝鸡是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得到了考古学上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句龙氏以句龙为图腾,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能平水土,被选为部落联盟的土正,被祀为后土,成为炎黄族团的社神,以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华民族所崇奉的社神。社神与稷神合称社稷,成为中国历朝作为国家保护神,且成为中国历朝的国家标志的名称。一、句龙氏后土的来源最早记载句龙氏后土世系的史籍,要算《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十有二。”《国语·鲁语上》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礼记·祭法》略同《国语》之说,不过改“九有”为“九州”,实则“九有”、“九土”皆当解为九州。而《汉书·律历志下》:“《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韦昭注:“共工氏伯者  相似文献   

8.
魁隗氏、连山氏皆指人身牛首最初的炎帝神农氏,而大庭氏则非.魁隗亦即伊耆,所在的大方向即荆楚之地.炎帝神农氏最初所居是一个名叫连山的云遮雾绕的大山区.地因其自然特点而得名,族以其地而得氏,因此而称炎帝神农氏为连山氏.连山就在今湘粤桂交界的九嶷山区,九嶷南麓至今还有连州市、连山、连南等县、市名,九嶷腹地古亦为荆楚之地.  相似文献   

9.
汉族源于先祖燧人氏,起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为东方人的重要支脉。分衍出方雷支,方雷支中典氏的大典氏一支发展为神农氏。神农氏裔先后建立炎帝神农氏政权、帝喾高辛氏、帝挚青阳氏政权、帝尧陶唐氏政权及后来的商朝、周朝、汉朝政权。其政权历史长达近四千年。在汉代遂形成“汉”的称号。在夏朝以前以政权为契机的民族融合,均是松散式的融合。在融合中,各部落氏族的体系仍独立存在,只是一种政治的政权隶属关系。但他们有着总体的认同。因此才有了夏朝建立第一个中国王族分封的时代,从而打破了以部落、氏族为纽带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单一的、属于国家内的共同民族成员。商、周、秦、汉王朝,进一步巩固这种总体的、紧密的真正的融合,加之,包括汉朝以前的七千年中,炎帝神农氏裔建立七个大政权,执政历史长达近四千年,而在这近四千年中,又处于整个历史的鼎盛时期,所以,汉族是以炎帝神农氏为主体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炎黄传说的考古学证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 ,对古文献记载中的神农、炎帝、少昊、蚩尤、黄帝等传说分别进行对比考证 ,认为 :一、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及其地域 ;二、炎帝与神农系同一氏族 ,即炎帝出自神农氏 ;三、少昊是与炎帝神农氏族不同的另一氏族 ,考古发现的大汶口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时代及其地域 ;四、蚩尤是炎帝神农氏族的一个分支氏族 ,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 ,正是蚩尤的故地 ;五、考古发现的早期龙山文化 ,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及其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1.
有邰氏,乃炎帝神农氏姜姓的一支部落,起源于陕西眉县之邰亭,后东迁于汾水下游,称为台骀。其后有继续东迁至山东费县之台亭者,称墨台氏,春秋初被鲁国所并。一、有邰氏的起源据《左传》昭公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嘉之,封诸汾川。……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史记·郑世家》也载晋平公之病是“实沈、台骀为祟……台骀,汾、洮神也”。按金天氏为  相似文献   

12.
石红艳 《南都学坛》2012,32(4):21-22
山东、河南等地的汉画像石中有一神人怀抱伏羲、女娲的图像,宋艳萍在《汉画像石研究二则》一文中将伏羲、女娲中间的神人定名为"抱持神",并认为他就是炎帝神农氏。实际上,所谓的"抱持神"不可能是炎帝神农氏,或许是老子哲学思想中"道"的世俗化形象。  相似文献   

13.
日本茶道是最具日本特色的文化形式 ,是人们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一个渠道。无论是茶 ,还是饮茶文化都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 ,而日本人民在饮茶的同时将佛教的禅宗思想与茶文化融和了起来 ,由此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精髓就在于其“四谛” ,即和、敬、清、寂。它可以被称为是茶道思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该文从思想的角度入手去观察和体验茶道 ,从而使这一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更容易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4.
古文献中有两个不同的稷神:一个是炎姜部落烈山氏后稷柱,另一个才是姬周先祖后稷弃,二者之间为甥舅关系。炎姜部落活动的区域在陕西中部、甘肃青海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在仰韶文化时期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大地湾等遗址,作为粟黍类农作物正适合在这片土壤条件优越而环境条件良好的区域中生长,在这个新石器时期的大暖期,农业生产率先在黄土高原发展起来,并被称之为“神农氏”。从古史传说的炎帝到虞舜时代,炎姜部落世世代代担任农官“后稷”,并以炎帝烈山氏后裔柱作为农神来祭祀。不窑便“弃稷不务”,并窜于戎狄之间,以至于周先祖失其代数。夏后期“弃稷不务”的原因,是夏代气候恶化造成的。到夏代末年,先周公刘至古公的农业再次兴盛,后稷弃又再次受到商人尊祀。  相似文献   

15.
炎帝神农时代大约距今8000年至6000年左右.炎帝神农氏的诞生地,史籍有"生于烈山"说和"长于姜水"说.炎帝的陵寝史籍记载只酃县一说.葬在"长沙茶乡之尾"炎帝陵的是第一代炎帝.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关系是同源共祖、前后相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所谓炎帝神农氏的生地,实际上是指炎帝神农氏的早期生息与劳作之地。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民丧学界歧见丛生。作者以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术界大都未能跳出将炎帝神农氏的生地作单向、静止考莽的误区。为此,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材料的精细分析,分别对炎帝生地、神农生地和炎帝神农舍一后的生地进行多向的、动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部落在今宝鸡地区相聚且交错发展,成为泾水南、北的大部族.黄帝部族与炎帝神农氏第八代孙榆罔帝部族徙入中原地区后逐渐融合,构成了华夏族.他们在夏商周时又在宝鸡地区形成大国或小国,使炎黄文化故地大放三代文化异彩,成为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渊源和发展地之一,故华夏文化的发源地是渭水流域的宝鸡地区.  相似文献   

18.
关于炎帝神农氏,论者多以为起源于陕西宝鸡.检索先秦文献却发现,有关神农氏活动的记载皆集中于太行山及其周边地区,而“宝鸡说”却找不到任何根据.“宝鸡说”所据以立论的“姜水”,据《山海经》言则在太行山中.汉唐以降文献披露了相同的信息.而在太行山地区至今仍存有大量与神农氏相关的祭拜建筑、传说遗迹以及习俗活动.同时据考古所得,最早的粟作农业遗址,也集中在太行山地区.文章以古典文献为依据,结合方志碑刻、地方传说、民俗信仰、生态环境、考古发现,对神农氏与太行山地区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认为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的发祥地,也是神农氏活动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9.
茶史雜     
董成家 《中华魂》2014,(4):50-51
茶是什么?最初的茶就是药。《神农本草》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神农摘下茶树的枝叶,嚼以解毒。”可见远古时期的人是将茶树的叶子直接放入口中含嚼,汲取茶汁,用于解毒。  相似文献   

20.
越南古史对炎帝神农氏的追溯早已深入人心.越南民族源自炎帝神农氏的神话故事被认为是古代越南的信史,其直接左右着越南人的华夷观念乃至看待外部世界的方式.作为农耕始祖和医药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越南发挥着如同在中国一样的作用.这既是中越两国分享民族起源神话、同为炎帝神农氏后裔的具体表现,也是中越两国友好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