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之一。回顾历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并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聚焦使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紧紧扭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最终目标。展望未来,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证、正确道路、文明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福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历史演进、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带领人民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社会主义历史演进,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就是为中国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在民主革命时期,党确立了“两步走”的大思路,即先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发生“政治风波”的情况下,党仍牢牢把握现代化的大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确定中国现代化“两步走”的新战略,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庄严使命。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经过9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接力探索,在深入认识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的基石,没有现代化就没有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因为:它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又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性,紧跟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前进方向;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各领域、各方面、各地区均衡有序、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各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中华民族和平安全复兴。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心血!是一个自强不息" 接力奋斗的历史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的伟大开拓! 兴于改革开放新 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探索! 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 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 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对于新时代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夺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夙虑.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新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道路选择凝聚着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艰难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现代化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复杂过程,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实现民族复兴使命的传递、规定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实现方式、确立新时代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推动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规定了完成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包括锻造领导力量、开辟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与建构有效制度等在内的整体系统;在新时代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使命的新表达,为完成民族复兴使命提供了价值引领、思维导向与实践路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特色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遵循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对现代化不懈求索的历史逻辑,淬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之中。在价值旨归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于个体层面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于社会层面指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世界层面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并开创出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抉择,它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复杂过程,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实现民族复兴使命的传递、规定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实现方式、确立新时代完成民族复兴使命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推动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规定了完成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包括锻造领导力量、开辟正确道路、发展科学理论与建构有效制度等在内的整体系统;在新时代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使命的新表达,为完成民族复兴使命提供了价值引领、思维导向与实践路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始终围绕的主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既体现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自身特色。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着百年求索的精神气质。以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历史主体的首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的实干精神及提振历史自信的民族精神为结构层次的历史主动精神,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性植入向主动性探求的历史转变。要在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日愈成熟定型中培植制度根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涵养精神根柢,不断唤醒、激发和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始终围绕的主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既体现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自身特色。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着百年求索的精神气质。以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历史主体的首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的实干精神及提振历史自信的民族精神为结构层次的历史主动精神,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性植入向主动性探求的历史转变。要在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日愈成熟定型中培植制度根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涵养精神根柢,不断唤醒、激发和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不仅具有正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而且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之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相似文献   

16.
〗“两个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确立”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两个确立”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交汇融合中产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一个民族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历了初步酝酿、觉醒探索、稳步推进、快速跃升四个阶段,呈现出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强大动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鲜明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必由之路、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格局担当的特色范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实现中华民族人口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模式、建设现代文明、创造现代化生活方式、保障国家与民族发展安全,从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底子薄人口多的历史国情下展开的,它是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双重性需要为内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为保障,以顺应时代主题用和平方式实现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生成场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而且用中国成功事实证伪了“现代化滋生动乱”,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规避现代通病提供了新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人学所强调的人的现实需要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拓展深化的具体实践路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有利于打破“西方中心论”的现代化话语禁锢,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和历史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实践主题,科学回答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全面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把握和应对“两个大局”的理论结晶,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