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世纪美国史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独立的史学研究开始起步,而后有了快速的发展。进步学派是美国20世纪初最大的学派,后来利益一致学派取而代之。60年代以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使史学家的价值取向出现变化,由此扩大了美国史的研究范围,使得美国史坛出现了流派林立,争论激烈,互相促进的多元化局面。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史学各派对美国历史在不同时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既反映出历史学家对美国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折射出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思潮对历史学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进入老龄社会之后,OECD 国家政府养老金替代率开始降低、高龄老人附加养老金需求加大,一个“ 夯实政府养老金、增加雇主养老金、发展个人养老金”的国家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战略和体制机制正在形成,以平衡各类单一养老金计划的风险和适度保持养老金的充足性,这是培育老龄人口消费能力的积极老龄化举措之一。 对典型国家养老金体制机制改革的回顾研究发现,不同福利模式下的国家养老金在建立之初有差异,且发展路径不同,但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发展趋势却日趋一致。 OECD 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初(20 世纪 50 年代) ,快速发展政府养老金,并启动雇主养老金;在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之时,重点促进雇主养老金的发展,并启动个人养老金;在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之时,个人养老金快速发展。 中国应当按照老龄社会发展的时间表,从中央统筹基础养老金、促进雇主养老金、发展个人养老金 3 个方面建设国家养老金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作者说,美国一个半多世纪以来的情形表明,在严格应用的意义上以及在任何时候对资本主义积累来说,“一般规律”并不是“绝对的”。在美国,在马克思活着的年代,从来没有存在过出局部规模更大的贫困化,在向老工业中心大批移民的短暂时期,也从来没有存在过贫困化,至于在马克思死后的年代,除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期,也从来没有存在过贫困化。他用以支持这种论点的主要理由是美国的高工资:美国工资水平的长期趋势是随着生产增长的比例而增长。最低生活费在整个工资中从来不过是一个较小的部分,而且经常只占更小的比重。他把美国工资水平和英国的作了对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前后,美国工资水平大约为英国工资水平的2倍,到19世纪中叶提高为英国的2(1/3)倍还多,到20世纪中叶几科达到英国的3(1/3)倍。因此,在他看来,即便“绝对的规律”在英国生效应予接受,但显然对美国不起作用。他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命题”: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高工资而不是贫困化,这对美国来说并不过甚其词。他认为,美国的高工资水平是起源于自由土地制度:在美国,没有谁会在雇主的贪婪面前长期束手无策,因为他迟早总能找到某种自我就业方式来逃避掉,最后一着则是归向土地,做个独立农民。工资劳动者变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人,在平等交易的基础上和雇主相抗衡,甚或处于更优越的地位,因为工人如果必需的话可以不要任何雇主而生活下去,但雇主没有工人则丧失掉一切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是中美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美国实行了针对华人移民的排斥政策,而排华政策对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及华人社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华人入籍、人口增长、与美国社会的融合、经济结构、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雇主品牌”概念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资深管理专家赛蒙.巴洛与伦敦商学院提姆·安博拉教授提出。他们将营销学中的“产品品牌”概念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倡导企业找到自己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定位,从而在目标群体中建立独特的雇主形象,以更好地吸引、激励和挽留优秀人才,实现竞争优势。“雇主品牌”因而成为继‘(产品品牌”、‘企业形象品牌”之后的“第三种品牌”。  相似文献   

6.
西奥多·德莱塞既是20世纪美国文学第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受他早年从事记者职业的影响,他所写的小说大多以真实故事为蓝本,对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做真实的描述,并尽可能地涵盖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8,(2):43-43
获得美国雇主的雇用如果申请人在美国境外,即需雇主确认该项雇用。如果申请人已在美国境内,支持其申请职业移民的雇主可以是已经为之工作的雇主,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诗和美国诗歌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和文化体系。然而,随着20世纪初中美之间外交、通商以及文化交流的发展,两种诗歌之间出现碰撞,彼此的渗透和影响不断加深。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我国古诗与美国诗歌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形成的不同特点,分析中国古诗对20世纪美国诗歌的影响,从而为今天更为宽泛、更加深入的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的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是较早在文学领域内展示男性在女权运动兴起时面临新危机和新挑战的作家之一。与传统小说不同,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表现了世纪初两性关系的新格局。通过分析菲茨杰拉德小说《夜色温柔》中的两性关系,特别是男主人公在婚恋中所处的劣势、遭遇到的困境,探讨了男权白日梦的破灭。菲茨杰拉德采用了两性叙事视角并用的方式,精确地表现了20世纪初社会变迁所引起的男权的焦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冷战史研究中出现过两个新的流派:社团主义学派和非极化主义学派,对冷战作出了与主流学派完全不同的解读。社团主义学派将冷战置于20世纪的美国历史长河进行考察,认为冷战是20世纪初以胡佛和罗斯福为代表的领导人追求社团主义秩序的自然延续,其目的在于推进美国主张的政治经济秩序;非极化主义强调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法律社会学是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西方法学理论,与传统的实证主义法学相比,法律社会学更加重视法在社会中的实际运行状态和效果.虽然欧美法律社会学有许多共同特点,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首先对欧美法律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勾勒,进而从哲学基础、法律传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欧美法律社会学的不同特点,以期加深对西方法律社会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性谈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百年来,美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高等教育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教育,20世纪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被美国人拿走,每年有50多万外国留学生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相比之下,我国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高等教育水平也落后于美国。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进而审视中美高等教育的差畀性,探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之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边缘到中心: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的经典化历程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黑人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比黑人文学史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历史上确立要晚得多,这个漫长的经历体现了黑人文学批评艺术的“杂糅性”特征,它正式发端于20世纪初叶,历经了黑人美学的确立、黑人文学理论的勃兴、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壮大以及黑人文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四个重要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各异,但是总体趋势是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非裔美国文学理论不仅从边缘化的地位走向了文学研究的中心地带,而且已经步入美国文学理论经典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基金会,经过100多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美国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是美国的独特现象;指出在国内关于美国基金会的研究不是很多,主要的专著和文章关注美国基金会的历史起源、发展概况、功能作用及与中国的关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国际迁移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科技骨干;二战后英国实力的整体下滑使其人才流失的趋势不可逆转,而美国的人才智库则不断被充实。英国科技人力资源移民美国的历史体现了英、美两国国力的兴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已成不可阻挡的趋势。知识创新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实行自给自足的人才政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凭人才引进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出台与改革相关政策、制度以提高本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素质,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并推动本国人力资源回流,必将成为关系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扩张主义文化与文化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扩张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立之初开始的近一个世纪的领土扩张,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向美洲大陆和海外的经济扩张以及20世纪在全球的化扩张,无不体现了美国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国家,当然这一切都与其经济政治及安全的现实利益有关。本主要从历史、宗教和哲学这几个角度去分析扩张主义的化渊源,并对美国日渐重视的化扩张进行探讨。作认为在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化多元化的环境下,化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只有化间的平等交流才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抵制日货运动,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以抗议日本侵略中国为主题,是在亚洲与世界和平受到日本军国主义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爆发的一场正义群众斗争;与此相反,第二次"抵制日货"运动却有着一定的盲目性,也带有美国种族主义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到现在,李白诗歌在美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翻译和传播,对美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美国读者认识和了解李白的诗歌,这也正是李白诗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移民不断涌入,各种移民文化不断撞击、相互融合的历史。从殖民时代的WASP(W h 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文化、20世纪初形成的熔炉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盛行的文化多元主义,美国文化从欧洲中心的一元文化观走向多元文化观,这种走向彰显出美国文化渐趋开放、包容的特性。移民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美国文化异质多元的特性。多元性和一体化的统一、融合与冲突并存是美国移民文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化的非常时期,美国知识分子充当了社会改革的谋士和牛虻。这一时期,大垄断阶层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引发了贫富分化、劳资对立等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地位革命”,导致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使知识分子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被挫败,同时,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以及劳资冲突愈演愈烈的局面也震撼着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与社会安全意识,促使他们产生了有所作为的内在冲动,他们率而改革,匡扶正义、革除社会弊端,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改革行为与其渴求成功、追求正义、求稳怕乱的心态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