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分析中国古今文献记载,对"百合"植物的中文名称及对应的原植物进行了研究考证。结果显示:"百合"作为植物名称,异名颇多,在现存文献中多达三十余个异名。现代使用的百合科的"百合"名称是根据《尔雅翼》记述的百合鳞茎形态得名,及《本草纲目》记述的该植物可治疗一种名为"百合"的疾病而来。在中国古籍文献中,百合所指的原植物也有多种,除对应百合科百合属的卷丹、百合和细叶百合等种类外,还有古籍记载的木兰科或豆科植物。可见,"百合"在中文古籍中的名称和原植物均较多,而且复杂,在现代百合研究中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2.
结球甘蓝是我国在明清时期引进的蔬菜作物。由于引入渠道和品种形态多种多样,造成了结球甘蓝称谓较多较杂且存在同名异物的现象。通过结合地方史志和已有的研究对结球甘蓝繁杂的名称进行考释,发现了一些引进作物的命名规律:以来源地命名、以植物形态特征命名和同名异物。  相似文献   

3.
大量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与在先植物品种名称相同,这可能既导致消费者混淆,也引起竞争者对地理标志合法性异议.与欧盟法及《知识产权协定》不同,中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两者关系,理论研究几乎空白.为免消费者混淆,与在先植物品种名称完全相同的地理标志,及部分相同但误导消费者的地理标志不得注册;部分相同且不误导消费者的可以注册.在判断是否相同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规章参照欧盟的规定,以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为比较对象;中国商标法和《知识产权协定》则以整个标志为比较对象.综合考虑,中国地理标志法应以整个标志为比较对象.为协调已注册地理标志与在先品种名称间的关系,地理标志权利人应容许他人正当使用品种名称.在品种名称命名方面,应该限制使用地理名称.  相似文献   

4.
辣椒名称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在进入中国四百多年间产生了四十多种别称.通过考察这四十多种名称,发现辣椒命名基本符合古汉语植物命名规律,主要来自辣椒来源地与栽培地、辣椒果实形态与性味、辣椒同名异物三方面,以辣椒果实与性味命名的名称使用更为广泛与长久.  相似文献   

5.
运用比较词源学理论对汉英植物命名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植物命名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在植物命名过程中的意识体现。汉语与英语在命名取象上具有类比性、具象性、单一性等方面的共性,但在文化上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验证法与汉语植物命名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物考证,尤其是汉语植物命名探求在语言学界是公认的难题,探讨科学的名物探源方法尤为重要。本文认为,科学的名物训诂方法应是语源学与现代植物科学相结合,其中生物学验证法不仅为“因声求义”法提供旁证,还可辨析歧训异说,匡正旧说谬论,在汉语植物命名探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植物名称及其所对应的原植物,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均大量存在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现象,极易造成混淆,不可不辨。以"lily"为研究对象,利用http:∥scholar.google.com和http:∥apps.web of knowledge.com文献检索平台,查询国内外使用"lily"作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文献,分别得到534 000条和11 734条检索信息,然而,以"lilium"为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二级检索时,却只能得到27 000条和6 087条检索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含有"lily"的词或词组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lily"本意为百合属Lilium植物,但是英文名称中含有"lily"的词或词组并非都是百合,其代表的含义十分广泛,不仅包括百合科、秋海棠科、石蒜科、天南星科及人工杂交种等多种植物,而且在某些动物名称中也含有"lily"。可见,含有"lily"的英文词或词组所代表的名称和原植物较多,而且十分复杂,在文献检索以及相关研究中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现代维吾尔语中使用较多的“dεp”副动词从句法、语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在家庭、宿舍场合中使用维吾尔语较多,在课堂及工作中使用汉语较多,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及在社会公共场合则维吾尔语和汉语混合使用,视不同场景而使用维吾尔语或汉语。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家庭、社会语言环境、传统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较好,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得到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普遍认同,网络媒体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木犀属(桂花)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中心”于2005年12月2日在南京林业大学成立。此举标志着该中心正式开始对外承担世界各地木犀属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的工作。木犀属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中心是继梅花品种国际登录中心以后在我国成立的第二家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中心。植物品种国际登录中心是依托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威的一种工作机构。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威由国际园艺协会命名与登录委员会认定,负责在世界范围内对某一类或种的植物品种进行名称的核准和认定。  相似文献   

11.
名物考证,尤其是古汉语植物命名探求历来是传统语言学中公认的难题。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科学的名物训诂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古汉语植物命名探求中,传统训诂中的"因声求义"法,即同源词系联比较法具有特殊的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声训法释名的偏误,还可以比较相似植物命名义的不同,在辨正释名的故训异说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植物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统计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89科、 32 5属、 62 1种。本文对该区植物区系特点做了初步分析 ;介绍了资源植物状况及其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中国菜常用的刀工和主要的烹调方法的译法,菜肴的三类命名方式:写实命名法、虚实命名法、艺术命名法,及其文化内涵,并结合实例归纳提出了几种具体实用的中式菜肴名称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转译法,音译法及直译加注释类。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区语言种类较多,语言接触是司空见惯的一种语言现象。维吾尔语和汉语是该区的两大强势语言,因此,在诸多语言接触中尤以维吾尔语和汉语接触影响最大,受关注度最高。维吾尔语和汉语的接触对两种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层面影响甚大,这也为该区域的语言规划带来重重困难。做好维吾尔语和汉语规划研究工作对本区总体语言规划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控制条件为全氨的人工湿地中,分别栽培芦竹、芦苇、美人蕉、菩提子、千屈菜、杭子梢、合萌、白茅等8种湿地植物,测定了植物生长及营养吸收的情况.结果表明:(1)8种植物株高呈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芦竹生长最好,其次是芦苇、白茅、美人蕉、菩提子、千屈菜,而合萌生长缓慢、矮小;(2)植物冠幅也呈极显著差异(p<0.01),菩提子、芦竹的冠幅显>千屈菜、白茅、美人蕉、芦苇>合萌和杭子梢(p<0.05);(3)叶绿素测定表明,芦苇的叶绿素含量为最高,合萌和杭子梢的叶绿素含量为最低;(4)植物对氮含量的吸收表明,美人蕉、杭子梢、千屈菜和芦竹对氮吸收量较多,其次为芦苇与合萌,白茅和菩提子的营养吸收相对较少,文章认为,在氨含量较多的湿地环境植物配置中,芦竹、芦苇、美人蕉、千屈菜、菩提子、白茅6种植物均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近几年调查闽北地区植物资源的基础上,并参考《福建植物志》,编写成《福建攀援植物名录》.以此作为原始资料,经初步统计,福建攀援植物共有564种,隶属于195属、60科.基本特点是: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而大科属较少.通过属地理成分分析可知,泛热带成分比例较大,占福建攀援植物总属数76.3%.通过与邻近地区比较分析,福建与广东的共有种数最多,有437种.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定数量的汉语植物名中的取象名素进行分类考察与统计,得出较为准确的量化结果。并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汉语植物命名取象的优选选择规律,进一步分析了这一规律与人们的感知、心理、思维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语自古以来吸收了许多不同民族的语言词汇,这充分体现了维吾尔语旺盛的生命力.简单介绍了维语中英语借词的来源、存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大量的例证证明英语借词在维语中存在的特点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力图为维吾尔语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族学生在学习维吾尔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错误的语法的、语义的、心里认知等方面的成因,为汉族学生学习维吾尔语以及维吾尔语教学提供了一定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从汉语语词的词汇意义的角度分析,汉语植物命名义是一种特殊的词义成分。命名义是事物得名之义,即某一具体事物所以命名的由来,表现在词义上就是音义结合的缘由。命名义的内在意义表现方式是指示义素与特征义素合成的义素组,它是没有交际价值的非使用义。命名义具有隐含性、具体性、复合性三个意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