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倩 《人力资源管理》2012,(10):149-150
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选用典型的英语广告双关实例,展开分析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特点。一方面丰富了英语广告双关语的研究,同时拓宽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从而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双关作为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在广告语中。近年来,对广告双关语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其结构形式、修辞特征、语用功能和美学功能的讨论。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借助概念整合网络图表,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合成空间以及层创结构等认知过程中的核心元素及其运作过程能得到清晰的阐释。同时,在阐释过程中结合双关语的必要条件——双重语境的内涵,广告双关语的真实含义得以探索与呈现。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广告双关语的认知结构与认知解读的动态过程,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并且,以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为指导,广告双关语的翻译策略得以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3.
幽默是一种普遍的艺术手段,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在语言运用的范围内,语言幽默会通过隐喻、双关、委婉、反语等修辞手段来表现,并在特定的语境中制造出一种字面语义与深层语义“错位”的效果。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解读幽默修辞。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的解读是一个包含了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和空间核实的过程。概念整合网络能帮助我们清楚地分析幽默话语接受者在解读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语用效果时的心理机制以及幽默话语接受者在揣测幽默修辞所产生的话语意义时的心理过程,揭示出幽默修辞下语言运用背后的在线心理认知机制,证明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修辞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4.
广告英语中的双关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达到广而告之的预期效果,广告语言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双关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文章从谐音双关、语义双关、习语双关等几方面阐述双关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并对广告英语中双关的翻译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认知活动。借助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的概念整合理论,运用概念整合网络,从认知角度探讨读者或观众理解广告双关语、领会广告意图的相关心理机制。研究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对广告双关语的解读过程进行较为细致的描述和阐释,再次验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阐释力。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对广告双关语进行认知解读是广告双关语研究的新视角,不失为广告双关语认知研究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来阐明广告及其用途,着重从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分析双关在广告中的广泛运用,以及它所起的说服作用和幽默、深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主要有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成语、俗语双关等.从双关语的双重含义及广告语体风格考虑,双关语的汉译可采用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等译法.  相似文献   

8.
双关语是广告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的运用可以使广告语充满趣味,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引起受众的兴趣,促使受众更快更信服地接收广告所要表达的信息。本文从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和歧解双关三方面例证了双关语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并分析了其达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英文广告双关语的运用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商品经济时代,广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双关语为广告又增添了不少色彩.探讨了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和翻译,把双关语按照谐育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成语和欲语双关归类.介绍了双关语的几种翻译方法,诸如契合译法、分别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补偿译法,旨在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而广告是研究语言的一种载体。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透视广告文体,本文主要通过隐喻模式、空间映射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广告。  相似文献   

11.
英语双关可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类。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着重探讨英语双关的认知解读机制,认为:认知语境在双关"显"、"隐"意义的甄别中起促进和引导作用;双关"显"、"隐"意义的确定受制于意义的关联性。英语双关的理解是一个分两步、第二步经历"显"、"隐"双重解读的序列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语意模糊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无处不在,可以存在于各语言层面,表现在语音、语义等方面。因为在不同语境下会有多种理解,语意模糊会造成语意表达的不确定。在对汉英双关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语意模糊的角度将汉英双关的分类分别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英汉双关可分为三类:透明型、半透明型和不透明型。通过对这三类双关理解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双关理解的初始阶段主要受等级显著度原则的支配,而双关理解的语境整合阶段主要受关联原则的制约。换言之,双关意义的激活取决于各个意义的显性程度,而双关意义的选择则受制于各个意义的语境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双关语的言内意义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语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但不可译性中又包含有相对的可译性.在双关语的翻译中,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其言内意义的保留,保留言内意义就是保留双关形式.其次可以在保留原文修辞效果和语篇完整的条件下,对原文双关语的所指意义和语用意义进行取舍,甚至创造一个全新的双关语来取代它.如果言内意义无法保留,则要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对其进行补偿,常见的有音韵、比喻、仿拟及多种修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趣译双关     
趣味是双关语的精神。双关语的功用在于使文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翻译中对双关语的处理应注意突出其两层含义中的深层含义,以双关译双关是理想目标,前后对照法译双关可作为常用处理方法,对照包括形式上的呈现和语义上的契合。但也可降低难度系数,采用其他方式。首次提出“对照法译双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关联理论从交际与认知的角度,为英汉双关的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而最佳关联性的获得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原文的双关语进行识别、推理,而且在实施语码转移时要充分考虑交际语境,处理好双关语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双关语一直被视作一种修辞手段或文字游戏,学者们以往多从结构、语用、美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几乎很少有人关注其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随着对非字面语言如隐喻、幽默、习语、反语等加工机制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对双关语这个“古老”的话题产生了新的研究兴趣。他们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眼动追踪等技术,开创了双关语认知的脑机制研究先河。尽管当前双关语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然而从当前有限的研究中仍可看出,成功理解双关语并体会其幽默效果的关键在于双关语两种词义的成功通达和维持,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语境和词义使用频率;在此过程中,左脑的语言加工优势在前期起到了语言加工的主导作用,但在后期的语义—语境整合以及幽默体会等环节中,右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关语是英语较常见的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段,它或妙趣横生,或寓意深刻,了解和掌握双关语的构成及其修辞功能对英语学习者大有裨益,运用得当可使语言生动含蓄,使读者产生联想。就双关语的构成和作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双关语的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语言、文化及表达习惯的差异,使双关语翻译难以兼顾其双重含义。"功能对等"理论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为双关语的翻译另辟蹊径。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来说,译文只要能产生与原文相似的广告效应,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乎相同的感受就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