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当举国上下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中,今年7月25日,迎来了朱锫基同志"管理科学、兴国之道"文章发表10周年,今天对这篇文章进行回忆和研讨具有现实的意义。十年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时刻,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当时朱镕基同志认为:"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是全面理解和贯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改善企业管理,实行管理科学。他并提出在当时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至今我国一大批企业已经建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科学体系已初步形成。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研究所通过对100家案例企业研究,提出了向成功企业学管理的八大品质。潘承烈教授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为我国企业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冯成略同志最近又研究完成对共产党成功经验进行管理研究的"红色管理"。张建伟又完成了总结解放军学管理经验的成果。建设创新型国家。光有强大科技,没有强大的管理是不能实现的。当前在我国重硬轻软,重生产轻经营现象还十分普遍,我们一定要从新的角度来认识管理科学重要作用,真正的把管理兴企兴教强国这篇大文章做好。  相似文献   

2.
出路与展望:直面中国管理实践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这是一篇倡议性文章,旨在呼吁中国管理科学的研究要直面管理实践.从读者、研究者、学生、主管机构、社会评论者的困惑出发,反思了管理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主张管理科学研究要重新思考管理的本质,使之从异化中走出来,强化对实践问题的研究,从中提炼真正的科学理论问题,既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也可以服务于中国管理科学体系的创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科学未来发展的10项倡议和10个方面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从对当前我国管理学名词术语的一些疑惑,提出管理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对我国管理科学基础研究主渠道研究经费使用的指导思想的解读,明确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终级目标是"创建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通过对世界级的管理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分析,支持了"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制订的管理科学的战略目标;从学术期刊的视角道出了《管理学报》对这一战略目标的憧憬和努力,并期待着管理学者、专家对《管理学报》的关注、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新型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与特征 我国为工业化已奋斗了近半个世纪,虽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我国仍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向我们表明一个严峻的现实,即占全国劳动力总额一半的农民,仅创造15.23%的商品性财富,却要供养着占全国人口63.9%的农村人口.这就是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出路何在?还要从工业化和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中找出路,就是靠发展制造、基础产业、服务业以及其它非农产业,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出来. 所以,我国二重经济结构的现实,决定了推行工业化乃是我国通往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13~15日,由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学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管理科学学报编辑部、管理学报编辑部、管理学家编辑部共同协办的第3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兰州雷迪森大酒店成功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会议同时召开,其全体成员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必然要经历实物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三个阶段.中国目前正处在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过渡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发达阶段必然对信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主要问题的分析,揭示了在我国加入"WTO"环境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障碍--"诚信危机",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只有踏踏实实地建立全社会的信用基础,才能使我国电子商务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当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甚至交叉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对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中国管理科学应继续围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复杂关联、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要素-信息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律、区域基础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配置与协同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其路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就,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日益缩小.但当前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甚至交叉等诸多领域.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复杂,对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中国管理科学应继续围绕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复杂关联、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与冲突解决机制、产业-要素-信息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律、区域基础公共资源和服务的配置与协同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其路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科学探索.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不仅是"科技硬件"的创新,它更是和管理科学等软科学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在以往的创新研究中,我们常常忽略了科学计量学对科研评估的重要意义,但好在"我国的科技管理部门,尤其是大学的科研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越来越多的采用计量学指标来进行科研绩效的量化评价",这种方法对我国的科技创新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管理科学是一个交叉学科,而ERP软件是集企业各种流程于一体的管理软件,ERP系统软件实验教学水平与实践效果在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管理科学专业ERP实验教学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管理科学专业特点的ERP四阶段实验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个包含污染治理和能源替代的两阶段经济增长模型,首先利用动态最优化方法,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给出了分别由传统能源支撑和新能源支撑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速度、污染变化速度以及最优的污染治理投资占总产出的比例。然后借助两阶段最优化理论,得到了最优替代节点所满足的方程,发现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等因素都会对最优替代节点产生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经济最优增长路径以及相关参数对最优替代节点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最优的能源替代节点处经济增长不连续,新能源支撑的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传统能源支持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传统能源支撑的经济系统污染的产出弹性较大,则在能源替代发生以后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治理已经产生的污染;另外提高污染治理效率会延缓能源替代,而提高技术对污染的控制效率可以促进能源替代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动态CGE模型,以化石和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为对象,模拟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改革对经济发展、资源效率、碳排放及雾霾治理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能源补贴政策对宏观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能源消费强度;不同类型的能源补贴政策方案影响的差异性较大,化石能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改善和碳排放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煤炭补贴能有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极大促进产业总产出和经济增长,但会不利于环境改善,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人均资源盈余改善,降低污染物和雾霾排放增速;因此,必须注重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协调性和差异性,短期内以化石能源补贴为主,长期而言,应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补贴,更加有利于低碳转型和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3.
崔连标  孙欣  宋马林 《管理科学》2016,29(1):147-160
新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实施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战略,而贸易畅通是中国推进该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已经宣布将积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区域合作潜力。 为探讨贸易自由化视角下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经济影响,采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新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中国和中亚五国)为分析对象,从实际GDP、居民福利、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①新丝绸之路推进会给沿线国家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改善效果,是一个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战略。受益于关税减免,中国和中亚五国总GDP增长0.011%,总的福利水平改善671.065百万美元。②新丝绸之路会显著提升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改变参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向中亚五国出口增长31.402%,中亚五国向中国出口增长14.143%。③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会带来复杂的行业分布效果,中国纺织业受益较大,但农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均会遭受一定的损失。与之不同,哈萨克斯坦钢铁金属业产出增幅最高,吉尔吉斯斯坦受益最大的是农业。 从贸易畅通视角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符合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中国应该全面客观地了解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影响,针对那些受损严重的行业可能需要出台一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60-2009年间9国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及改进的算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间的关系。实证结果不仅支持了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之间倒U型关系的存在,而且表明在一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连续平滑转换机制,机制转换效应使经济变量以阈值为界从一个机制转为另一个机制;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阶段,当人均GDP达13208.48美元时,能源强度的拐点或将出现,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或将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市场发展和满足自身利益诉求,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并购IBMPC业务,作为中国海外并购最大"赢家"的联想赢得了全球的关注和中国企业的殷殷期待。相比TCL、京东方、明基等海外并购的经济后果集体失语而言,联想能否逃出并购的赢家诅咒?本文将分别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联想并购产生的经济后果。其一,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实证检验联想并购和整合的经济后果;其二,对比分析联想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及市场份额变动趋势研究并购的经济后果。本文研究发现,联想目前仍然没有逃出"赢家诅咒"的宿命,成败目前尚无最终定论。尽管整合面临很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中国企业仍不会停止海外并购的尝试,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对的不争事实,为规避并购负面经济后果,本文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Disruptive events such as natural disasters, loss or reduction of resources, work stoppages, and emergent conditions have potential to propagate economic losses across trade networks. In particular, disruptions to the operation of container port activity can be detrimental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merce. Risk assessment should anticipate the impact of port operation disruptions with consideration of how priorities change due to uncertain scenarios and guide investments that a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implementation. Priorities for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continuity of operations planning must consider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uch disruptions across a variety of scenario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new performance metrics to characterize resiliency in interdependency modeling and also integrates scenario‐based methods to measure economic sensitivity to sudden‐onset disruptions. The methods will be demonstrated on a U.S. port responsible for handling $36.1 billion of cargo annually. The methods will be useful to port management, private industry supply chain plann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7.
经济周期态势与条件波动性的非对称性关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的经济周期形态已经出现了新的态势 ,在经济周期分界模糊和波动性降低的同时 ,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性的关联和反应方式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 ,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市场规模和体制转变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经济周期形态和波动性模式的改变 ,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已经从经济“软着陆”阶段逐渐转变为经济“软扩张”阶段 ,方向性、规则性和阶段性更为明确的宏观经济政策将促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快速增长 ,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构筑和形成我国经济的第一轮增长型长波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possible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demographic movements expected to emerge in the OECD area over the next 30 years. It is argued that the labour and product market implications of the changing population size and ageing are not as worrying as conventional wisdom believes, especially if counterbalancing economic policies are implemented. The most negative effect will probably concern a potential productivity slowdown, but ageing might also have some positive side-effects; implying, for example, declining youth un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9.
It is trite to say health care is experiencing an era of unprecedented change. However, with the preoccupation with reimburse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it is easy to focus on this single dimension and lose sight of the pervasiveness of the need for continuous change throughout the entire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that will emerge as leaders within the industry will have incorporated not only radical changes to deal with new patterns of reimbursement, but also simultaneous changes in core medical services--changes that not only incorporate new technology, but also push down costs. They will also have to cope with radical changes in information and quality systems. Physical facilities will look less like citadels, and new flexible architectures will emerge. Coping with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and remote site service provision will be part of the new industry. Patients will become full partners in ?health,? requiring very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atient educ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revention, not simply treatment. Indeed, without belaboring the almost endless list, it is impossible to think of a single dimension of health care that will be untouched.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扩大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回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然后,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运用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东、西部地区的政府公共资本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响应关系,并对东、西部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增长效应大大好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政府财力给定的情况下,旨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财政政策须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