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节点局域特征的复杂网络上相继故障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探讨复杂网络抵制相继故障的全局鲁棒性,基于节点的局域特征,并紧紧围绕负荷这一影响连锁故障发生和传播最重要的物理量以及节点崩溃后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了带有可调参数的相继故障模型.数值模拟获得了复杂网络抵制相继故障的鲁棒性与模型中参数的关系以及网络的平均度对相继故障的影响.此外,基于不同网络图的分析以及理论解析的推导,数值模拟结论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复杂关联供应链网络在遭遇干扰事件时的鲁棒性,研究关联网络层内和层间级联失效机理.通过随机规则生成供应链无向信息层网络和有向物理层网络,描述并分析由α、β、σ等参数表征的节点负荷、容量等网络结构特性.针对存在边流量约束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失效负荷分流策略;通过构建极大簇函数,判断关联供应链网络中经分流策略后仍具运作功能的有效节点,并依据供应链信息层网络和物理层网络间一对一匹配的关联关系,构建时变失效迭代状态方程,从而有效描述关联网络间的动态失效传递.最后,在不同参数控制下,对初始单个节点故障和多个节点故障两种情况下的关联供应链网络综合鲁棒性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按节点度从大到小、从小到大、随机3种方式去除多个节点,结果表明在β=0.5, 1, 1.5, 2 4种参数下,按度从小到大方式去除多节点,其引发的关联网络级联失效规模较之其它两种方式大;同时发现关联供应链网络在多节点去除情况下,其级联失效较之单层网络具有明显的一级相变特性,即少量的节点移除就会导致整个关联供应链网络崩溃.  相似文献   

3.
基于袭击的复杂网络上的全局相继故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杂网络遭遇随机故障和蓄意攻击引发的相继故障问题,采用一种新的节点初始负荷的定义方法,并基于崩溃节点负荷的局域择优重新分配的原则,提出一个带有可调参数的相继故障模型.通过度量网络鲁棒性的一个新的指标,对比了两种袭击策略下复杂网络上的全局相继故障现象,并探讨不同袭击策略的有效性.数值模拟表明,在模型中可调参数的一定取值内,袭击网络中度最小的节点比袭击网络中度最大的节点更易于导致相继故障.此外,对数值模拟结果给出理论的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现实网络中由于一些保护措施的存在,使得一些超负荷的边并不会立即从网络中移除,提出了超负荷边崩溃概率的机制,并构建了一个超负荷边带有崩溃概率的相继故障模型.对比了BA无标度网络和WS小世界网络上遭遇两种边袭击策略导致的全局相继故障现象,探讨了崩溃概率以及网络拓扑结构对边袭击策略的影响,并分析了网络有效预防相继故障发生的应对策略.数值模拟和理论解析的一致性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面向相继故障的复杂网络上袭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复杂网络遭遇随机故障和蓄意攻击引发的相继故障问题,采用网络中节点j上的初始负荷为Lj=βkjα(这里kj表示为节点j的度,α和β是可调参数),并基于崩溃节点负荷局域择优重新分配的原则,提出了一个带有可调参数的相继故障模型.通过度量网络鲁棒性的一个新的指标,即:关键阈值Tc,对比了两种袭击策略下网络上的全局相继故障现象.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趣而又违背直觉的结论:一方面,当模型中的可调参数α<1时,袭击网络中度最小的节点比袭击度最大的节点更易导致相继故障;而另一方面,当α=1时,两种袭击对网络的破坏几乎是相同的.此外,数值模拟结果也得到了理论解析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复杂问题求解:和谐管理的大脑耦合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思想,借鉴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脑功能原理与和谐的耦合机制,在规则系统的层面上初步描述和提出了和谐管理在复杂问题求解上的大脑耦合模式.该模式指出:和谐的耦合过程是一个和则与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组织网络不同层级间相互作用的动态适应和演化的过程,而组织整体一致性的达成也正是"诱导演化"和"理性设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现象难以完全用"工业决定论"来解释,服务业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流通业和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集聚功能和就业吸纳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城市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成为城镇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首先对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建立P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从全国、区域及行业层面对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归纳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以流通业、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稳定均衡关系,能够推动城镇化发展;早期由工业化推动的城镇化水平高于流通业和旅游业,后期两者逐渐缩减与城镇化的差距,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存在区域差异;耦合协调发展模式归纳为演化趋同型和发展同步型,发展同步型组合内各系统发展水平相对一致,有助于快速提升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用户抵制是信息系统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12家企业266份信息系统终端用户及其直接主管配对样本,运用SPSS 19.0和AMOS 17.0等软件以及多元层级回归等方法,以压力-情绪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为基础,探讨工作不安全感对用户抵制信息系统实施的影响,重点分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不确定性规避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对用户抵制有显著正向影响,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工作不安全感与用户抵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负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积极情绪之间的关系,用户不确定性规避越高,工作不安全感与积极情绪的负向关联越强;不确定性规避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用户抵制的关系,用户不确定性规避越高,工作不安全感与用户抵制的正向关联越强;不确定性规避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通过积极情绪对用户抵制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为用户抵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物理网络中,当设施(边的容量等)建立后,由于需求增加,需要调整网络的容量来提高服务水平。调整优化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扩张成本,同时也要考虑需要调整的总边数,以尽可能小的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研究对于一个给定的网络G,已知边ei的初始容量和单位容量扩张成本,在预算成本和扩张总边数的约束下,如何有效地扩张边的容量至xi,使得系统的容量最大,即max{mineiT xi,T是网络G中的生成树。首先求解两个与之相关的模型,然后通过分析两个相关模型与原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原问题的多项式时间算法。最后,通过算例说明算法的步骤,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值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鲜有学者从银企间主体关联业务的多元性角度分析银企系统性风险,本文则基于银企间不同贷款期限的借贷关系以及不同投资周期的共同资产关系,通过构建多层网络模型研究银企系统性风险。在多层网络模型基础上,分别从多层网络结构和银企主体行为两个方面深入探究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层网络结构方面,多层网络共同冲击下的系统性风险显著大于任意两层网络的共同作用,多层网络节点异质性对于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在银企主体行为方面,较长贷款期限和投资周期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增大系统性风险而投资周期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更高灵敏性,长期投资占比减少以及外部资产选择比例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而拆借对象选择比例变化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研究深入挖掘银企多层网络结构以及银企主体行为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这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项目工期风险管理领域,大多基于活动工期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对由组织失效引起的工期风险问题较少关注。在对研发项目组织网络和任务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发项目的组织-任务网络模型。借鉴相继故障理论中的耦合映象格子,构建了以组织失效为风险因素的研发项目工期风险分析模型,并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施加给组织节点的外部扰动达到某一数值即关键扰动阈值时可显著导致项目工期延误,该关键扰动阈值与组织间的耦合度呈负相关,与组织网络的平均度呈正相关,度大袭击比随机袭击和度小袭击更易于导致项目工期风险的发生,且造成工期延误的程度随着组织间耦合度的减小而愈加显著。研究结论为网络化背景下研发项目工期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Gonzalez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经理自主权变量研究企业在R&D投入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模型不但能够解释企业R&D投入水平高低的决策,还可以解释企业R&D活动启动与否的决策.理论分析与实证数据表明,由于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偏好和利益存在差异,经理自主权水平的不同对企业R&D投入决策结果将产生显著影响,对于经理自主权越大的企业,启动R&D活动的概率越低,且R&D投入水平越低.就R&D投入现状而言,中国企业的经理自主权普遍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企业治理结构中内部制衡的弱有效性,导致以经理为代表的内部人过度控制企业.因而适度控制经理自主权、合理安排经理与股东之间的权力配置是保证有效R&D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联盟网络可以划分为企业、联盟关系以及联盟网络整体3个层次。本文针对当前网络与创新关系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个层次要素分析的现状,从跨层次视角分析联盟网络3个不同层次的要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本文首先从资源基础观、关系嵌入和网络嵌入视角回顾企业创新理论的已有研究,分析企业属性、联盟关系属性以及联盟网络整体属性等3个不同层次的要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这3个不同层次的要素间的跨层次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构建企业基于联盟网络的跨层次创新机制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考虑同一企业内不同项目间关联关系的情况下,基于研发项目的数量将研发网络分为不同子网络。借鉴SIS模型构建了R&D网络风险传播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理解析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R&D网络风险传播阈值是由不同子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企业内不同项目间的关联程度共同决定的;考虑项目关联的研发网络风险传播阈值小于不考虑关联关系的研发网络风险传播阈值;项目间关联关系的企业个数及项目间的关联程度对风险在不同子网络上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均具有影响。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研发网络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组织知识系统的知识超网络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网络模型研究知识系统,是当前知识管理研究者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的单一要素模式的知识网络不能反映组织知识系统的复杂构成和整体结构.采用超网络的思想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组织知识系统的知识超网络模型.该模型由三种节点、六种边构成,可用于表示组织知识系统中的知识、人、存储载体等三类要素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可反映组织知识系统的复杂构成及结构形态.文中对模型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包括:知识组织、知识表示、知识结构分析、知识定位搜索、分析组织知识管理活动等.该模型为组织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电信产业申请并授权的合作专利为数据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企业、大学和研究院所间协同创新网络,并识别影响组织间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的内生网络构型,以及外生节点属性两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实证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协同创新网络形成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网络是组织协同关系社会化特征的体现,其形成受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的共同作用;协同创新网络中,边结构表现出显著的稀疏效应,网络多涌现易于形成资源共享与交换的星型结构和三角结构;网络中组织的合作开放度和区域同配性,能够增加网络节点间的连接概率,而组织的协同创新能力与组织类型同配对网络中新合作关系的形成,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用风险转移(Credit Risk Transfer,CRT)网络中信用风险传染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熵空间交互理论,将CRT网络中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空间距离与非线性耦合、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能力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结合,建立了CRT网络信用风险传染的熵空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与非线性耦合、银行的信用风险转移能力、信用风险在投资者节点上的集中程度、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对CRT网络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同时发现:CRT网络信用风险传染具有"本地效应"和"关联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李莉  吕一博 《管理评论》2023,(3):116-124
多变的技术环境下,技术群作为产业创新网络内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已备受关注。学者们指出技术群间交互与创新网络平稳运行的关系存在分歧,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明晰技术群间的关系耦合对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及结构同质性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以新能源产业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USPTO数据库获得的专利数据,构建2005—2018年的138个专利引用网络,通过执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来验证假设。结果发现,技术群间的关系耦合强度与网络抗毁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结构同质性显著负向影响网络抗毁性,且结构同质性在技术群间关系耦合与网络抗毁性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揭示结构同质性的部分中介传导效应,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创新网络平稳运行内在机理的理解,而且对抗毁性视角下调控技术群间耦合活动、网络趋同连接倾向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仿真方法模拟技术在网络组织间扩散过程,分析了加权局域世界网络组织的网络结构、演化、结点、局域世界特征对技术扩散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结点加入和旧结点退出概率越小、网络平均邻结点数越大、结点学习能力越强,技术扩散速率越快;静态网络中,局域世界内的联系比在不同局域世界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整个网络组织技术扩散,而在动态演化网络中,这种效果主要集中在技术扩散初期;静态网络中,技术扩散初期局域世界内以结点强度偏好性作为连边原则比随机连边原则更有利于技术扩散,但在动态演化网络中,这种效果持续整个技术扩散过程;动态网络中,“结点度偏好性选择连接原则”比“适应度偏好性选择连接原则”更有利于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复杂网络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应用研究的发展,信息扩散或谣言传播及相应的传播控制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定义了边赋权网络中的控制行为--弱化免疫,即通过降低免疫节点所关联的边的权值,同时保持免疫后网络节点间的连接畅通,可使整个网络保持一定效率下的正常运行的免疫策略;其次,建立基于病毒传播SI模型上的弱化免疫模型,给出加权网络中弱化免疫下的谣言密度演化规律. 最后研究加权网络中基于弱化免疫下的目标免疫策略,并分析弱化免疫网络同步性能, 对加权网络中谣言传播和免疫策略等相关参数进行数值模拟,表明理论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免疫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