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生英语写作存在前后句逻辑不严密、语义不连贯等语篇问题。目前大部分写作课教学忽视对语篇推进能力的培养。学者普遍认为修辞结构理论(RST)对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有帮助,但是对RST在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效果鲜有讨论。本文依据教学实验,评估RST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效果,采用RSTTool3.45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得出数据和结论:在采用文体分类法介绍修辞结构关系后,(1)学生正确使用修辞结构关系的频数与授课前存在显著差异(P=0.01),即正确使用关系的频数显著增加;(2)使用了更多带有意图或表达前后句逻辑关系的具体的修辞结构关系;(3)可以根据作文的观点选取恰当的修辞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英语长句往往修饰成分多,结构复杂,因而翻译比较困难。对英语长句翻译方法的探讨发表很多,但从主、述住理论的角度探讨语篇中长句翻译原则的论述却甚少。本文将从主、述位理论的角度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探讨语篇中的长句翻译。结论认为,长句的翻译不应随意颠倒顺序,否则往往会影响语篇的连贯,必要时则采取语篇推进模式重构的方法实现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3.
国外研究者以修辞结构理论为支撑对大批量的英语语篇结构进行标注,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这为汉语语篇标注带来很多启示。鉴于英汉语篇之间的差异,提出以汉语的句群理论为支撑对汉语语篇结构进行标注。首先,汉语的句群理论与RST理论的根本假设、主要性质是一致的;其次,RST理论的分析基于从句和小句,这顺应了英语重形合的特征。然而,对于汉语重意合的特征RST理论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清华的多层级中文树库中已经涉及到篇章层面句群的识别,为以句群理论为支撑的汉语篇章结构标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逻辑语义结构视阈下的英汉语篇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逻辑语义关系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数篇英汉样本语篇的组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掘英汉语篇潜在的逻辑语义结构特征,归纳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结构模式的差异。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结构存在异同:英汉语篇是语义上的统一体。英语语篇偏向于更多地使用形式词语来体现语义关系,而汉语语篇则相对地偏向于依赖语义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5.
语篇翻译中的重构现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文化的各种语言往往有着不同的组句成篇方式,翻译就是由原语语篇引发的译语语篇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涉及符号的转换,同时也涉及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就语篇连贯而言,译者须首先认清原文的语义层次和逻辑脉络,因为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和连贯结构重构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思维转换过程;作为翻译工作者,在考虑两种语言的转换之前,应首先考虑的是目的语民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译者应有用目的语写作的能力,能建构出符合译文受者思维方式及表达习惯的语篇结构,使译文受者与原文受者做出一致的反应;英语修辞中常用句法形式来显示语义层次,因此对英语句子进行宏观上的分析,分析它意义层次表达的方式等修辞问题,对语篇建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结构语义学中的上下义关系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现状,对该理论在中国学生英文写作中的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作者强调:上下义关系理论在写作中具有很强的语篇组织功能,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认知语篇中各成分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还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构建语篇的逻辑语义关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翻译西方学术文献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差异,学术语篇中的长句,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以学术语篇中由于逻辑差异而导致翻译误差的长句为例,对学术语篇中长句汉译从翻译策略角度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归纳总结出学术语篇中长句的英汉逻辑差异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长句提出具体的翻译办法,以期促进翻译的实践与教学。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特征的异同是当前国内语言学界讨论较多并有争议的一个话题。以H alliday提出的逻辑语义关系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英汉样本语篇的组构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语篇逻辑语义特征存在以下两点异同:英汉语篇逻辑语义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相对而言的;英语语篇的语义联系更多地依赖逻辑联系语,而汉语语篇的语义逻辑联系更多地依赖语境。  相似文献   

9.
语篇分析对阅读与写作十分重要,因为两者具有共同的认知基础,都包含对长期记忆中的语篇结构知识的提取和重新组织。Hoey的语义单位关系理论打破小句层面的限制,立足于文章的宏观结构,为语篇分析注入新思维,可以从阅读理解贯穿到写作应用。注重两者间的互动,有利于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表达的有效性,开拓英语写作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科技英语中名词化隐喻及其语篇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名词化隐喻是科技英语语篇的重要特征,在科技语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名词化隐喻具有多种语篇功能,它能使语篇更加简洁、浓缩、正式、客观,并且能增强整个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性。掌握好名词化隐喻在科技语篇中的这些功能,可以加深对科技语篇深层语义的理解,为准确理解科技语篇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科技英语的翻译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简议科技英语翻译长句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科技英语中长句的结构特征,利用实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科技英语翻译中长句的一般翻译步骤和常用的翻译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译者主体性和决策科学的相关知识,本文采用综合的认知理论分析模式,对科技英语长难句的翻译过程进行探讨,以全新的视角提出科技翻译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译者为中心,以实现决策效应最大化,即实现译文质量最优化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大量论文摘要翻译的阅读,发现一些比较严重的翻译错误。其根本原因是译者没有突破句子或者更小语言单位的禁锢,从而难以从话语分析理论角度,通过字面分析、评判分析和情感分析,创造出贴切达意符合目的语思维和文化的译文。探讨了话语分析理论与翻译的关系,通过一则汉英摘要翻译,阐述了如何以话语分析理论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以《论语》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基础,将《论语》五个英译本在文化特色词与句子等层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比较和探讨五译本在语言风格与翻译策略的异同。通过多层面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五译本的显化策略运用非常普遍,影响策略的主要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与社会语境;翻译风格各具特色,如森舸斓译文多使用各种长句与段落解释,辜鸿铭译文明显趋向英语地道的叙事与篇章手段,理雅各、刘殿爵、安乐哲的译文更强调原文形式传达,但阅读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本间的语际转换,传统上的翻译被视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枝。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学派的兴起,这种语言学的翻译观发生了巨大改变。翻译被看作是对原文的改写,翻译研究开始了文化转向。许多翻译理论家开始采用描写的方法,关注影响整个翻译过程的各种权力关系。通过描述、分析中国历史上的翻译活动,文章试图从翻译主体的转换、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采用这三个方面来揭示翻译的政治——影响翻译的各种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结合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的探讨,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译英的旅游资料翻译的实践活动,对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译者在把旅游资料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英汉两种语言有娴熟的驾驭能力,而且要有认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删减、改译、补充说明等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论文本的互文性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文性可分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宏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立意、艺术手法等方面曾受到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影响,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或相关之处。微观互文性指一部作品在词句上与另一部或多部作品具有相关性。仿拟和暗引是微观互文性常见的具体表现。对互文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