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类对颜色本身的视觉感受是一样的,但由于中德文化背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其各自文化所赋予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就有所不同。文章对德语中的几个基本颜色词汇予以举例分析,探究中德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简单分析汉德两种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跨文化问题,从而提高译者在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每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化,语言受化的影响和制约。德语教学必须改变把语言与化截然分开的传统教学法,采用交际法教学是提高跨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具体诗是一种反传统语法的、主要以语言单位的视觉和听觉维度为创作对象的诗歌,通过对陌生化的或被陌生化的文字、语法或句法的否定和换位、解构和建构,来突出语言的物质性和可实验性。通过介绍具体诗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从具体诗的受众角色出发,结合其在德语诗坛20世纪中叶以来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具体诗创作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及其对现代德语诗坛和德语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汉德语言在其语言发展历史中都曾借用和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它们都各具特色.从对比的角度分析属于不同语系的汉德语言借用外来词的现象,探究两种语言中外来词构成的异同和特点及其与本民族语言融合的情况,总结其发展趋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语强化教学的学员由于受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许多理解了或想说的东西不能用得体的德语表达出来,分析其原因有三方面:词汇量不足;语言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准确.本文提出了从增加语言材料、提高交际能力及优化思维建构等方面来改进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不同的培养模式会否导致培养对象的语言能力差异的问题,以同济大学德语专业学生和以德语作为第一公共外语的强化班两组学生作为受试,就其词汇能力、形态和句法能力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 德语专业的学生在词汇使用上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略胜一筹; 两组受试对形态变化的掌握均不错,其中德语专业的学生略占优势; 在句法能力方面,专业组对句子结构多样性的掌握和避免句法错误方面均好于公外组。因此认为: 精雕细琢的专业培养模式比公外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在漫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语言产生了很深‘的亲缘关系,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德语初学者均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那么,在对比语言学指导下,把英德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教学,可以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德语诗歌的一个重要表现主题,也是德国人的民族性格特征.在德国,森林文化十分盛行,森林诗歌广泛传播.从德意志民族发展史,德国的森林文化,以及德语诗歌中森林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森林在德语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强化输出是提高中国学生德语应用能力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介绍、分析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中语言输入、吸收、输出三者的概念和关系入手 ,阐述语言输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和强化输出对提高中国学生德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菩提树是神圣与爱情的象征,外形美丽,同时又具有深厚的文化与艺术内涵,在德语诗歌中被广泛运用。本文从菩提树的文化底蕴、德国人对菩提树的情感、德国的森林文化以及德语诗歌中菩提树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菩提树在德语诗歌中表达爱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英汉古典诗歌中人称指示词的差异,指出汉语诗歌中人称指示词常常被省略、隐匿或淡化,而在英语诗歌中则相对彰显;从英汉语言差异、英汉诗歌美学差异、中西文化中个体地位的差异三方面入手,探讨造成两者之间迥然不同的显隐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诗歌中的象似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英汉诗歌的语音、词汇、句法乃至语篇,且同中有异。如果从象似性的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分析英汉诗歌中象似性,对于诗歌分析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语言文化互动交融而形成的外来词现象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现象进行研究,就是追溯中德文化交流的过程并探求其发展趋势。在当代德语外来词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中文外来词至今在国内外学界仍未得到完整的梳理和分析,运用计量语言学方法对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现象这一文化互动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早期进入德语的中文外来词发音多源自粤方言,主要通过英语进入德语和其他欧洲语言;当代德语中的中文外来词则呈现数量持续上升、拼写方式向拼音化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文本语言结构是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的一个对象。作者在文中指明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文本语言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 ,并对其历史演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形式的转换,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文化意象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沉积的文化环境中重新构建,而这一构建完全受到译语、译者及读者的认知语境的制约.本文旨在对认知语境理论及其操作紧扣汉语古诗英译这一焦点进行阐述,并着重以此理论来探讨汉语古诗英译实属认知过程,从中发现极难克服的认知障碍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诗的汉语形式本体意识的确立,旨在汉语诗性智慧的开发,激活和拓展汉语表现的崭新空间,达到现代生命诗意的本真实现.联系优秀的诗歌文本,发掘汉诗的形音义一体的特点及独特表现力,新诗具有找回汉语诗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其诗词中大量运用口语体战斗性语言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及文化背景,该语体寄身于中国古典诗词体,二者近乎完美的嵌合增添了诗词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现有的英译本对此语言特色的处理亦各有千秋,基于风格翻译论对比分析战斗性语言特色英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歧有利于毛泽东诗词的内核更好地展现给英语读者。  相似文献   

18.
唐诗之所以繁荣,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是诗歌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趋势。如何读诗,如何理解诗,是探讨唐诗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诗并不神秘,要更好地理解唐诗,必须从文化传统和汉语言特点这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荒野"精神是美国现代诗人加里.斯奈德思想的核心,它类似于"道"。斯奈德的语言观与诗学观与其"荒野"精神一致,主张用自然的语言来表现自然。他认为中国古诗语言与其理想中的自然语言接近,而且中国古诗中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非常完美。因此,他对中国古诗的翻译可视为一种创造更为完善的诗性语言的努力,其翻译也成为其创作的先锋与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