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应该立足于突破我国现有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困境,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引领者。现今,高师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困境集中体现在师范生从教志趣不高、大班教学效率低、优秀教师短缺、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性质界定不清,以及教师教育类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上。在此背景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需要明晰卓越教师的标准,做好"卓越教师计划"项目中学生的选拔、严控班级规模;再次,在培养方案设计上明确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性质、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增强实践课程的比例;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学校优势资源,创建最佳培养模式,同时,与中小学密切合作,搭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教师教育改革转为以卓越为取向的发展趋势。我国台湾地区的"少子化"问题引发了该区域师资供需失调的矛盾,同时多元化的师资培育模式又导致教师素质不断下降。在此背景下,2006年我国台湾地区推行"卓越师资培育奖学金计划"。该计划旨在提升师资培育过程质量、加强绩效管理、建立完善的奖励与竞争机制,通过实现优胜劣汰来保障实施该计划的各院校取得成效。经过试行与正式实施,该计划的成效整体良好。"卓越师资培育奖学金计划"对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以奖励与竞争的方式优化卓越师资结构、建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退场机制、改革高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基础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始终是高师院校最根本的使命。从剖析卓越教师的内涵着手,结合省属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构建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并从确立师范院校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落实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完善"国培计划"与顶岗实习的衔接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方院校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肇庆学院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进行积极探索。从生源择优选拔到课程叠加设置,从教育信念的多途径培养到反思性实践的实施,从协同平台的建立到各方合作关系的真正开展,学院不断探索卓越教师培养的优化路径。分析表明:自主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教育信念;知识拓展与实践强化要依托于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源于反思性实践;U-G-S共同体合作平台可以实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5.
地方师范院校因其地域和专业的特殊性,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培养卓越教师是促使其实现成功转型的一条有效路径.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盐城师范学院的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提出卓越教师培养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为地方师范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要成为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须修足40学分,完成教育实习,并通过特殊教育类教师资格检定考试。目前台湾有13个特殊教育学系,是特教师资的主要来源。大陆经济起飞、教育普及,为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在特殊教育建设上加强投资,正当其时。岭南师院以"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平台为依托,全面开展特殊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师聘任、教师培训、协同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符应当地社会的需要,扣紧世界的脉动,发挥高起点、高动力、高视野的三高特色,建立"现代人—大学生—特教人"三连贯卓越师培制度,培养多元专长、理论与实务兼顾的中小学特教教师。  相似文献   

7.
传统乡村代课教师在“两基”目标实现过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并随着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实施而逐渐减少。近年来,由于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失衡,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僵化,教师补充计划的实施效果不理想,我国出现了大量的新生代乡村代课教师。新生代乡村代课教师与学校在合同签订中的地位不对等、工资待遇低、同工不同酬以及权益申诉路径模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生代乡村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为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新生代乡村代课教师的合法利益,应建立健全新生代乡村代课教师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程序;完善新生代乡村代课教师的工资拨付和福利保障机制,确保同工同酬制度的实施效果;建立动态透明的区域性代课教师资源库,创建代课教师任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卓越教师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自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在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了师德培树效果不理想,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第二课堂利用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志愿服务由于其特有的育人功能,以及在道德、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优势,必然成为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美国UTR计划的成功实践培养了诸多优秀教师,作为本研究重要历史逻辑起点,A大学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了少数民族 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G-U-K”融园培养新模式。5年教育实践所构建起来的“G-U-K”融园管理体制、融园式卓越幼儿园教师成长 共同体、“校内+校外”个性项目化师资培育机制,将为少数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计划提供有益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卓越取向”是我国新时期教师教育的目标追求,而乡村卓越教师培养是其中内含的基本之义。乡村卓越教师需要进行精准培养,这是由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顶层设计政策构想等多元逻辑所决定的。但现实中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却存在一定困境,表现为概念认知的模糊性影响了培育对象瞄准的精准,以城市化教育为模板影响了培育目标选择的精准,一线培训和研修较弱影响了培育措施的精准,施展平台不足影响了培育成效的精准等。为了促进乡村卓越教师精准培养,提出以下基本方略: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制度;乡村特色职业能力提升教育;国培省培“乡村教师专项”倾斜计划以及“乡村卓越教师成长”系列培训;城乡学校教师双向交流互动;教研指导下乡村学校自主培育;荣誉制度保障与物质待遇激励。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提出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是具有复合化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新型法律人才。在法学教学改革中,应采取分类指导、加强合作、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毕业机制、融入理念教育的综合措施。优秀师资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基础,采取分类培养,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实施公费定向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政策,是现实的诉求,也是历史的复归,是对当下教师培养体系体制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但在实施中,存在部分教师培养机构认识不到位,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对全科教师"全面素质"培养不足,措施不多;生源素质尚有差距等问题。为保证该项政策理想的实现,必须深化认识,提高政策实施的责任感使命感;研究教师核心素养,强化乡村教育情怀养成和自主发展能力培养;重建校园师范文化,落实师范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持续提高乡村教师定位,吸引优质生源。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但高校法学教师队伍存在实务能力不够强,实务经验相对缺乏的问题制约着法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难以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固守传统教学模式,高校法学教师与实务部门的交流渠道有限,提高法律实务能力的保障措施不到位是其主因。增强法学教师的实务能力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畅通法学教师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渠道,完善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从事实践工作的激励机制。以高校与法律实践部门人员互聘的"双千计划"为契机,鼓励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法律实务活动,如兼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仲裁员、律师等,以提升其实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师范院校逐渐开始实行卓越教师计划以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和定位,自2015年起开设“卓越幼儿园教师实验班”,以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鲜明的“乐幼”专业文化及其独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实施卓越教师计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卓越教师计划作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随着当前卓越教师计划有序推进,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卓越教师领域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基于此,研究以CNKI为数据源,借助Bicomb、SPSS等分析软件,采用共词分析方法(Co-word analysis)对我国卓越教师领域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当前卓越教师相关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后发现:我国卓越教师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探索、“卓越教师”内在意蕴与专业素养的界定、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总结等方面;我国卓越教师研究前沿主要关注多元培育主体的深度协作机制研究、“人工智能+卓越教师”创新型培养研究、循证路径下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研究等。基于以上分析和讨论,建议今后我国卓越教师研究可以从自觉性、科学性、前沿性及协同性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对学生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理应对教师的资质提出严格的要求,吸引天赋较高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然而,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着忽视教师天赋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对教师职业认识的表面化、教师资格考试评价制度不完善以及教师培训对教师天赋的埋没等方面。重视教师天赋是对国家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积极响应,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注重前期人才选拔环节、中期教学实施环节和后期教师培训环节,从源头上挑选有特长的学生,对有教师天赋的学生加以专业引导和实践锻炼,为教师天赋提供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目前,汉语教学规模的快速拓展,使海内外对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急剧增加。以往的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研究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培养对外汉语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另一种是"应用型"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和实施"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来培养汉语教学师资。这两种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培养效能,但它们的培养周期较长,课程设置面面俱到,特色不鲜明,没有体现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由于国际汉语教育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应构建以案例库为主,兼顾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实践型"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亟需提升教师教育质量。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卓越幼儿园教师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职业技能作为教师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主要包括由合格走向卓越、由部分走向整体、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等。同时,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也面临着逻辑起点走向迷失、机制体制流于形式、课程教学热衷于形式、师资队伍各自为政等诸多问题。为了突破困境,应当做到:重建卓越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标准;全力保障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机制运行;构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以卓越为价值导向的师资队伍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呼唤一批能教善研的卓越英语教师。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应该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契机,准确把握卓越英语教师内涵,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加强人文教育和思辨能力训练、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整合优质资源等途径,着力探索卓越英语准教师的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输送高质量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振兴计划(2018-2022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近年来各省市高专院校推动学前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选取四个不同省份的六所学校,其推行“卓越计划”的措施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以“卓越”为导向,优化培养目标;以“改革”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以“创新”为动力,协同整合资源;以“质量”为保障,加强师资建设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切实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