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思政作用。通过介绍课程思政产生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再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以及建设服务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素材/教材两方面论述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最后介绍了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的四个关键要素,即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素养、界定核心概念、结合具体教学语境确定研究选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脱节、思政教育没有贯穿教学全过程和教师思政水平不高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理想。运用POA教学法,可以提升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专业与思政内容的融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POA教学法的三步骤——驱动、促成、评价,设立思政教学主题,聚焦思政观点,巩固思政教学效果,可以提升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于课堂中思政教育的理解,推进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三全育人"的重任.大学英语课程受众广、历时长、教学内容特殊,这使大学英语进行课程思政具有必要性.为了更好地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并依托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思政育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讲好中国故事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必然选择。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推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基于地方特色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故事呈现不足、师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动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尝试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探索一套符合学情的大学英语课程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以期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是高校道德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高校各类课程的设置都要以立德树人为本,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化立德树人理念,提升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有效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进程,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举措,既是课程教育理念,也是课程教学方法。尽管“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理工类研究生“课程思政”仍是当前“课程思政”整体布局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相较于本科“课程思政”,理工类研究生“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仍存在教育主体“二元悖论”突出、群体性工具理性张扬、停留在课堂思政、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内容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加强质量评价等途径,才能实现“课程思政”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认为大学所有课程都应兼具知识传授和思政德育双重功能,但现状是由于高校英语教师思政意识的缺乏、英语教材编写导向的偏离以及教学目的的功利化导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思政教育缺失。因此,提升教师思政意识,编写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的教材,弘扬正能量,抵制西方不良腐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大学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针对工学类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工学类专业课程特点,在打造高水平团队、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探索了课程思政育人具体实施途径.在课程建设全过程,通过营造课程学习氛围与环境、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特色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科学设计课程思政体系、健全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等举措,提高工学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激励教师投入精力,增强学生获得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外语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入探索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内容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的原则,将国家战略政策、中国传统文化等思政元素融入学术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推进学术英语思政教学,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新农科建设为涉农高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涉农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以此为契机,认真履职尽责,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普通植物病理学”和“菌物学”课程为例,从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开展综合评价等方面对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职责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专业课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使命与担当。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与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一脉相承,具有国家教育战略意义。“课程思政”要求大学英语课程须肩负起英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使命,因此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以实现这一育人目标。本文在社会文化理论的理论指导下,通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和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教师的显性教学引导和隐性价值熏陶塑造,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建设要发挥所有课程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功能,将教育教学统一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上来.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品牌课程和典型经验,但对于课程思政的定位、育人元素的挖掘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局限和实践困惑.随着课程思政进入全面性建设的新阶段,其所面对的新情况和新任务也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从课程思政的整体建构入手,抓住课程多样性与育人一致性的特点,构建各门课程相互协同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梳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从内生动力和外部助力两个方面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有利于激发教师育人积极性,提高教师育人实效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当前上海高校国防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团队教育水平和综合素养待提升,教育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良莠不齐,国防教育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经费投入有待加强等现象,基于此,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上海高校国防教育的路径应当着力于:强化全员育人,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主体;完善组织架构,着力搭建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组织;优化激励制度,激励育人力量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4.
厘清育人目标、着力落实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研究生英语教材开发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将爱国精神、探究精神、协作精神、学术道德和国际学术交流意识等融入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并将其隐性融入到教材编写中。《硕博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的编写实践表明,研究生英语教材可以:(1)通过导向性选材,培养爱国精神和国际视野;(2)通过探究式教材设计,培养探究精神和协作精神;(3)通过强化学术写作规范,培养学术道德;(4)通过任务式产出训练,培养国际学术交流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实际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课教师本身的素养和教学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课程融合程度不高、团队合作欠缺、师生互动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集中于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做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职“三教”改革的应有之义。“三教”改革从育人主体、育人载体及育人方式等方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路径与方式,使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全面推进中职学校教师、教材、教法、评价等四方面立体化改革,以期探寻适合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大思政"是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工作体系立体,教学内容涵盖面广,重视大学生全面政治素质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思政课宏观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如何构建适应思政发展的教学策略,是当下高校思政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基于"大思政"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课程构建缺乏"大思政"思维等问题,提出重视思政课教学、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搭建思政实践教育平台、完善课程评价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是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借鉴CIPP模式,采用文献调查法研究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建设情况,发现课程思政评价过多关注结果而忽略课程实施过程或环境因素影响。因此,从课程思政教育环境、课程思政资源配置、课程思政实施环节、课程思政实施效果4个部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旨在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目前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已引起学界关注。通过对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基于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对三年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进行综述,梳理了相关论文数量与主题发展趋势,对立德树人内涵、外语课程思政元素来源与挖掘方式、外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外语课程思政评价等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与联系.语言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遵循"三实、三化、三结合"的理念,构建"依托教材内容、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采取多维度教学评价"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