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有些人认为,当一个语文教师整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备课,讲课,批改作文,那有什么意思?而我则以为,能使我乐此不疲,孜孜以求的,却正是那种极其平凡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下面就让我以二十六年的实践体会来谈谈自己的乐趣。一、备课使我不断充实。中国古代有一篇谈教育的文章《学记》,其中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话,意思是强调在学和教一对矛盾中,怎样处理好吸收与运用输入和输出的关系。而这对矛盾的两个侧面,通过教师的备课,都能够  相似文献   

2.
对教学相长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教学相长,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相激励、相辅相成,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一原则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出来的。现在,我国教育界虽然从理论上对这一原则是肯定的,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强调不多。笔者认为,为了培养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等学校中,进一步强调教学相长原则是十分必要的。_明确提出教学相长原则的是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专门论述大学教育的文章《学记》,门D它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放…  相似文献   

3.
《学记》是《礼记》中有关教育的一篇专论,它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揭示了教与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著名论断。《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学半’,其此之谓乎!”  相似文献   

4.
反思实践与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性认识论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关注的是教学领地中如何提高教学效能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教学专长,其内容应以实用知识和高层次才能为核心,教师专业成长应以反思实践为基本路径。反思实践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反思实践功能的全面实现有赖于教师对反思实践学习方式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5.
反思教学是外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反思教学方法发展过程和教学理论的分析,提出了英语反思教学模式,并以新闻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为例,验证英语反思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在新闻英语听力教学中具有促进和激发作用,反思外语教学对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以及对外语教师的创新能力具有助推作用,使反思外语听力教学成为外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实现一个理想的教学活动,必须得到教学机构、教师以及学生的全面合作才能得以实现。设计理想的课程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促使教师和学生转变思想和方法,在共同构建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通过不断反思,真正地获得知识。运用布鲁纳等教育学家的理论,分析并反思了现实中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改变观念适应教改现状,又要有自的看法,不要被课堂的一些流行语和一些表面热闹的教学方式左右,只有加强教学反思,才能根本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知才能自控,自控才能自励,自励才能自强,自强才能最终战胜对手.《敲诈》中伯爵夫人与勒索者之间的斗智斗勇的过程和结果生动阐释了这四种人格品质的内在关系.本文结合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方式论述了这一观点,揭示了公爵夫人转败为胜的秘诀.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语教育改革和教学科研的深入发展,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已经成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怎样成为反思型教师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探讨反思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同时,综述了中外学者的反思观,总结了反思型教学的过程,并提出了如何成为反思型教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生物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过去生物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考和评价的过程,它贯穿于生物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包括教师对自身生物教学的反思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反恩两个方面内容,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以其自主的学习模式和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在网络教育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创新能力以及通过创新的‘表演’促进个性的发扬”这一客观事实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自立型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自立型日语人才"的培养重点是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PDCA能力。在现有的JBA教学模式下,采用渗透策略,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引入PDCA循环原理,培养学生自我PDCA能力。  相似文献   

13.
瑶人历史上的迁徙在瑶族史诗《盘王大歌》中有较详细的记载,相关的官修史籍也可旁证。瑶人的迁徙在文化意识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迁徙的被迫性和始终伴随着伤感与辛酸.瑶人每一次迁徙都是走入更遥远的山林.走入莽荒.离中原文明愈来愈远。另一方面,他们迁徙时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苦难中体现出一个民族坚忍、自强、奋斗、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注意处理了三个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建设方针的适宜;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经过三年努力,取得了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即就业前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所做的估计和评价,以及为解决问题而建立某种思想观念和强化某些心理品质的心理活动过程。良好的心理准备是一种平衡器,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心理准备是:增强自信心、增进职业适应性;乐于拼搏、勇于竞争;坚持不懈、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勇于冒险,尝试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8—2013年间以90后大学生为报道主题的1893则网络新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倾向均以中性报道为主,正面报道次之,负面报道最少;90后大学生正面媒体形象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热心公益、创新创造、自立自强、见义勇为、感恩孝顺和爱党爱国,负面媒体形象主要表现为违法犯罪、柔弱娇气、道德失范和铺张浪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领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为此,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应从培养和凝聚优秀人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合国家创新资源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和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发展模式上,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自主”,重点在企业,关键在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是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心消解、主体消失之后,昔日作为媒介和工具的语言一跃成为本体和中心。后现代主义者试图通过语言自治的方式使作品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身指涉"和完全自足的语言体系,文学创作因而成为话语试验或语言游戏,而这种创作本身又是以自己的独创手法来否定语言,否定形式,否定艺术。  相似文献   

20.
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前提.要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三个教育观念的转变,即:转变目标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教法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转变师生关系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性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