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外套膜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酚氧化酶(PO)进行了定性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外套膜的所有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部分血细胞呈POD强阳性.高电子密度的POD阳性颗粒多为圆形,直径150—220 nm;少数为长椭圆形,大小约为200 nm×600 nm.次级溶酶体内有不同数目和大小的POD强阳性颗粒.外套膜的少数上皮细胞和血细胞中,有直径分别为150—220,350—450 nm的2种颗粒,呈PO强阳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褶纹冠蚌外套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外套膜主要由内、外表皮和中间的结缔组织构成。内、外表皮主要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内表皮中夹生着不同类型的腺细胞:粘液细胞和小分泌颗粒细胞,结缔组织较丰富,由多种形态的细胞组成。边缘膜腹缘有三个突起,分别为生壳突起、感觉突起、缘膜突起,其结缔组织中有两条粗大的肌肉纤维束纵贯其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栉孔扇贝蛋白质的碱法提取工艺,优化提取条件。本研究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pH值、温度、料液比及反应时间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蛋白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复溶、硫酸铵沉淀、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栉孔扇贝蛋白质干品。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蛋白质的最优碱提工艺参数为pH值12、温度40℃、料液比1∶30(W/W)、时间6 h。在最优碱提条件下提取,蛋白质的提取率高达74.33%。用50%~60%饱和区间的硫酸铵溶液进行碱溶蛋白回收时,蛋白质沉淀率达到90.19%,栉孔扇贝中蛋白质的总体回收率可达到67.04%。该研究为栉孔扇贝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提供了借鉴,为后续栉孔扇贝蛋白质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紫彩血蛤的外套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彩血蛤外套膜的边缘膜横切面呈三角形,除了腹缘的三个突起外,边缘膜内侧又形成了一个大的隆起.边缘膜内有三条粗大的环走肌,在靠近外套痕处有一粗两细的纵肌束;多数细胞的核中有细小而分散的Feulgen阳性颗粒;内、外表皮及腺细胞内有丰富的RNA颗粒;外表皮细胞、肌细胞及角质膜呈强的PAS阳性;吞噬细胞呈极强的ANAE阳性;ACP,AKP和MPOD在表皮细胞中呈较强的阳性  相似文献   

5.
用电镜细胞化学和分光光度技术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中的酸性磷酸酶 (ACP)和碱性磷酸酶 (AKP)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溶酶体呈强的 ACP阳性 ;AKP阳性颗粒常沿细胞膜分布 ;部分细胞 AKP阳性颗粒较多 ,且靠近细胞膜 ,胞浆中也有 AKP分布 .生化测定结果表明 ,血细胞和血清中均存在具有活性的 ACP和 AKP,且血清中两种酶的活力均高于血细胞中的活力 ,血清中 ACP和 AKP的最适 p H分别为 4.4和 1 0 .3,最适温度分别为 35℃和 55℃ .  相似文献   

6.
用电镜细胞化学和分光光度技术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中的酚氧化酶 ( PO)和髓过氧物酶 ( MPO)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细胞质中直径分别为 30 0— 430 nm和 1 30— 2 0 0 nm的大、小两种颗粒呈 PO强阳性 ;次级溶酶体和小颗粒呈 MPO强阳性 .生化测定结果表明 ,血清中存在 PO和 MPO活性 ,血细胞仅有MPO活性 .以 TMB为底物测得血清中不依赖卤素的 MPO活力为 1 0 7.2 U,以二乙醇胺为底物测得血清中依赖卤素的 MPO活力为 53.6U.血清中 PO和 MPO的最适 p H分别为 6.0和 6.5,最适温度分别为45℃和 35℃ .  相似文献   

7.
不同年龄兔膝关节半月板扫描电镜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年龄兔膝关节半月板结构差异 ,为治疗半月板损伤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 1月龄、1年龄和 3 .5年龄兔膝关节半月板的超微形态结构 .结果 :1月龄兔半月板表面可见圆形或星形细胞样突起 ;1年龄兔半月板条状隆起和沟明显 ,且基本平行排列 ,细胞样突起不明显 .3 .5年龄兔半月板条状隆起逐渐变细且短小 ,有细胞样突起 .同时在各年龄组半月板表面可见微细的小孔或空隙区 ,在兔增龄过程中孔径逐渐减小 (p <0 .0 1 ) .半月板切面上软骨细胞呈椭圆形 ,位于软骨隐窝内 ,以 1月龄多见 ,随着兔龄增加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使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处理鱼腥草幼苗,结果表明,二者均能使鱼腥草中槲皮素含量提高.从长期效应来看,以低浓度(50 μg/mL)的水杨酸或高浓度(20 μg/m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鱼腥草幼苗槲皮素含量有较明显的增加.对鱼腥草幼苗给予机械伤害处理,处理组与对照组中槲皮素含量的差异显著.用UV-B每天照射鱼腥草幼苗不同的时间并连续照射不同的天数,结果表明,每天照射4 h连续照射8 d,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含量增高最明显;对鱼腥草给予UV-B照射后,油细胞和分泌细胞的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表皮细胞层增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紧密,鱼腥草叶片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指标都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是其对辐射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株大肠杆菌BL 21(DE 3)[pBLMVL 2EGF]生产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其中hEGF表达由PL启动子控制并通过phoA信号肽分泌到胞外。实验结果表明:诱导阶段以恒定比供应速率流加葡萄糖时,流加速率对hEGF的表达和分泌有很大影响。当葡萄糖比供应速率为0.122g/(g.h)时,hEGF表达水平最低,分泌效率最差,只有37.5%;随着葡萄糖比供应速率的增加,胞外和胞内hEGF比生产速率明显增加,当葡萄糖比供应速率为0.196 g/(g.h)时,单位菌体产生的hEGF水平最高(121.6 m g/g),其中分泌至胞外的hEGF占42%。此外,诱导前补充有机氮源有利于提高诱导初始hEGF的生产速率。  相似文献   

10.
加工制作豆腐的魔芋,应选择表面光滑细嫩、顶芽短、无虫孔、无霉烂的鲜魔芋。选好的鲜魔芋,要除去表面泥土、须根、茎、顶芽,并用竹刷将魔芋周身的杂质清洗干净。将清洗后的魔芋用铁皮或刮刀去除表皮,要轻削,以现出白嫩的肉质为宜。1.选魔芋2.清洗3.去皮4.备磨浆水5.磨浆因鲜魔芋球茎中含有毒素,只有用碱水才能去除,所以在磨浆之前,要备好含碱的磨浆水。磨浆水可用1%的食用碱(1千克食用碱对100千克水),或用5%的石灰水也可用10%的纯草木灰水。可用铁皮制成的铁皮擦子,将刮去皮的魔芋在铁皮擦子上来回磨擦,边磨擦边加磨将水,磨浆水是魔芋的1一…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