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是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主要目标。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园艺疗法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综述了园艺疗法和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相关研究,提出可以对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运用园艺疗法进行干预,并简要地分析其可行性与有效性,旨在为进一步的矫治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阐述了园艺疗法在自闭症儿童干预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要以自闭症儿童为本、注意安全、坚持整体异同、耐心负责及矫治发展等5项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2.
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回声性言语进行干预有利于促进其社交技能发展,促进社会融合。梳理Springer Link、EBSCO、ProQuest和中国知网四个数据库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回声性言语干预研究的有关文献发现,研究对象年龄主要为3-15岁的男性;研究内容包括延迟性和及时性回声言语的干预,干预环境集中在家庭、专业治疗室和学校教室;干预策略以行为干预为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单一受试研究和随机控制组实验。  相似文献   

3.
自闭症谱系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最新的诊断标准增加了感知觉症状的描述。多数自闭症谱系障碍者有感觉及感觉整合方面的障碍,其中视听感觉的障碍最为典型。目前,感觉障碍的症状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价值有限,有必要结合行为及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令其成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以及早期识别的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自闭症谱系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最新的诊断标准增加了感知觉症状的描述。多数自闭症谱系障碍者有感觉及感觉整合方面的障碍,其中视听感觉的障碍最为典型。目前,感觉障碍的症状对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价值有限,有必要结合行为及认知神经科学等方法、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令其成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以及早期识别的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教育康复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自闭症儿童主要集中在社交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限制性重复行为模式、多重障碍几个方面。其中,主要通过可视音乐疗法和面孔加工阶段模型来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运用回声性语言及手势语言开展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的教育康复。在限制性重复行为模式的教育康复方面无突破性进展。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单一干预方法的效果不如综合干预,建议采用循证实践法来评估当前干预方法的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及技术,结合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走教育与康复结合路径将是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2):91-95
本研究选取了14名存在情绪困扰的自闭症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选取7名家长作为实验组进行团体咨询,另外7名家长则组成对照组不进行团体咨询。干预前后使用情绪弹性问卷、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和简单应对方式问卷对全体实验对象进行测量,以探讨团体咨询对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在干预后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和积极应对得分较前测存在显著差异;(2)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在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情绪弹性、焦虑、抑郁、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上有显著差异。团体咨询是提高自闭症儿童家长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家庭治疗作为一种新疗法,对解决因自闭症儿童带来的家庭功能失衡有显著作用,家庭治疗不仅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的障碍程度,还能改善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当前研究发现,家庭治疗中家庭参与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方式是最符合自闭症儿童个别化教育要求的,也在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安全型依恋关系建立的过程及成效进行探讨。行动方案从干预自闭症儿童 相关功能领域和提高养育者抚养敏感性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相结合的干预方法有助于安全型依 恋关系的建立。同时,依恋关系的建立也有助于儿童功能领域的发展及养育者敏感性的提高。在未来依恋干预方案实施中需 要关注自闭症儿童自身发展特点,还需要养育者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语言障碍作为自闭症儿童临床表现中最为突出的症状之一,为其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由于缺乏可靠的理论,康复几率极小。笔者针对汉语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特征,从语音、形态-句法、语义和语用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康复提供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推动语言病理学以及语言康复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真实语料,结合语用学视角对汉语自闭症儿童在亲子互动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语用障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亲子互动中,汉语自闭症儿童的语用障碍在人称代词、言语行为、话题管理、话轮转换、意图识别等语用范畴内有所体现。笔者进一步对语料中体现出来的语用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汉语自闭症儿童语用障碍的评估诊断及教育治疗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方针,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的数量逐年增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家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多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家庭中,除承受着十分沉重的经济压力外,精神上的压力则更为巨大。为此,笔者立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孤独症谱系障碍群体的整体生活质量为出发点,提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及其家庭的精神压力能够通过干预进行缓解,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是能够被教导的,认为社会各方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群体的人文关怀必不可少,并从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的视角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行为分析(ABA)是公认的干预自闭症儿童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以应用行为分析为基础的干预模式有传统的回合教学法((Discrete Trial Teaching,缩写DTT)和关键技能训练法(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缩写PRT )。本文系统地分析自闭症儿童DTT与PRT干预模式的共同之处,以及PRT的理论特色以及操作技巧,从而明确PRT与DTT关系,为自闭症儿童教学者及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低功能自闭症儿童教育是特殊教育界的一个难题。本研究针对一名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沟通障碍,综合运用应用行为分析(ABA)中语言行为的训练方法和公认比较行之有效的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个案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训练能有效提高低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阿斯珀格氏综合征作为儿童弥漫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与孤独症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但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类儿童智力正常或超常,甚至表现出一定的天才特质,应引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阿斯珀格氏综合征儿童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交往问题、言语和非言语的双向沟通困难、狭隘的兴趣爱好以及刻板重复固执的行为方式等,阿斯珀格氏综合征与孤独症和天才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研究和探讨这些区别和联系并关注他们在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前景,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将自闭症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n=4)和对照组(n=4),两组均接受特殊儿童机构的整合治疗,实验过程是采用箱庭治疗对4名实验组儿童进行干预。实验干预前、后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社交性、感觉/认知的认识得分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语言沟通和行为改变两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对自闭症儿童的综合干预中,箱庭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性、感觉反应/认知的认识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摘 要:本研究选取78名4岁儿童,通过儿童与新颖物体进行自由游戏作为测试情境,探讨社会经济地位是否会影响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自由游戏总时间、与主试的眼神接触得分以及与物体作用的潜伏期显著高于高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产生新颖行为的总分以及在游戏过程中口语表达得分显著低于高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表现,需要相应的早期教育干预改善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者借助PRT(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关键反应训练技术,对三例自闭症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干预训练。干预训练包括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三个阶段。研究者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对三例个案在不同阶段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三例个案在基线期与介入期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介入期和维持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个别案例在基线期与维持期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案例一和案例三在维持期之后都有显著的退步现象,案例二则在维持期之后表现了较为稳定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PRT技术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干预是有效的,但是个别案例还需要进行持续性的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儿童视角审视社区游戏空间的适宜性从而优化有助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采用田野调查以及马赛克方法研究城市社区活动空间优化问题,主要发现:儿童的社区游戏空间情感体现为联结与反抗;空间行为表现为模仿、重复与自主;空间生产方式为组合、转换与创造。基于儿童视角的游戏空间优化策略包括:第一,原有空间改善方面,重视建设儿童与成人共享的公共空间、本地微型生态空间、激活想象的自由空间;第二,新游戏空间开发方面,重视理解儿童对生态网络式游戏空间的需求和满足儿童的空间参与。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主要是指在儿童作品文本中体现出的、通过人物游戏所传递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旨趣,并实现儿童内心愿望的精神。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幻想精神""愉悦精神"和"自由精神"。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具有快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的三性特征"。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作品的主要呈现形式为:通过"顽童""小大人""、反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游戏精神;通过故事情节蕴涵的笨拙与聪明、嬉笑与吵闹、虚拟与真实凸显游戏精神;通过语言夸张凸显荒诞美、语言颠倒凸显逆向思维、语言突转凸显惊奇,从而凸显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编创的意义在于: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所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游戏精神。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作品编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