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汉卿与关羽蒋星煜一、关汉卿是最负盛名的关羽戏作者元代与元末明初,用北曲作杂剧歌颂或哀悼关云长的作品有《关大王单刀会》(一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大王月下斩貂蝉》、《关大王三捉红衣怪》、《关张双赴西蜀梦》(一作《关云长张翼德双赴梦》)、《关云长...  相似文献   

2.
渔洋以诗享盛名於当世,“主持风雅近五十年”。晚岁肆力于笔记之作。自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五十六岁开始,至康熙四十八年(已丑)七十六岁,二十年间,成书五部,即《池北偶谈》、《居易录》、《香祖笔记》、《古夫于亭杂录》、《公甘余话》。这些著作是他一生阅历、学问的结晶。 渔洋的这五种笔记,《四库全书》皆采入“子部·杂家类”中的“杂说” 一类。  相似文献   

3.
《夜航余话》是日本江户时代涌现的一部角度独特、话题多样、视野广阔的诗话。它展示了日本人体味、消化、移用中国诗歌意象理论的过程,对我们了解两方相通与同质的因素,相异相背的差异,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通假字拾诂     
1.翼通(翼辶) 《论语·乡党》:“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翼如”,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端好。”邢昺疏云:“谓疾趋而进,张拱端好,如鸟之张翼也。”朱熹集注用邢昺说。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当快走的时候,姿态的端整美好好象鸟儿舒展翅膀一般。”邢昺说增“张拱”二字来解释“翼如”,说是如鸟张翼,于义未安。“翼”应通“(翼辶)”。《说文·走部》:“(走翼):趋进,(走翼)如也。”《广韵·职韵》“(走翼)”字注同,足见《论  相似文献   

5.
北大学人     
正张翼星湖南平江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马克思主义。曾主持"七五"规划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主要成果《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先后获北京市、全国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项自优秀成果奖。出版专著有《读懂列宁》、《为卢卡奇申辩》、《理论视角的重大转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主编)等,出版译著《辩证法内部对话》、《苏联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一种新解说》等。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中关于张翼德鞭笞督邮的描写,可谓是活龙活现、哙炙人口,然而,它终归是历史的演义。事实上,作为郡守佐吏的督邮,在汉代地方政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田利害条约》是王安石进行变法而制定的,其目的是大力提倡水利兴修,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农田利害条约》的实施引起了农田水利的建设高潮,不仅修复和新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而且在北方开展了大规模放淤活动,使农业生产获得巨大成效。《条约》还引起了该时期水利学术的大发展,《水利书》、《吴中水利史》等著作陆续出现。《农田利害条约》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的由来及其实质 《思想战线》今年第3期上王叔武《<南诏德化碑>作者问题答疑》(以下简称《答疑》)一文,是对我上年发表在《云南社会科学》第4、5两期上《<南诏德化碑>碑文作者为王蛮盛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的答辩。我的《质疑》文章,是在读了王叔武发表在《思想战线》1978年第2期上《(南诏德化碑>作者考》(以下简称《作者考》)之后,就其全文论证《南诏德化碑》(以下简称《德化碑》)的作者应为王蛮盛而  相似文献   

9.
唐前器乐赋中,《长笛赋》作者、《角赋》作者谷俭的朝代、江淹《横吹赋》的吟咏主题以及傅毅、蔡邕"琴赋"的篇名存在争议。经考辩,《长笛赋》"赋序"作者当属伏滔,残句部分应存疑;《角赋》作者谷俭为晋人,不处唐世;江淹《横吹赋》所咏乃"横吹笛",非"横吹曲";傅毅赋作应称《琴赋》,又或为二篇;蔡邕赋作应称《琴赋》,其《弹琴赋》一名似由明人所误。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内部对话》翻译、出版的缘由张翼星近些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中,特别是在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中,为了了解国际研究动态和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对照,我努力将教学、科研和翻译结合起来,在推进教学、开展科研的同时,陆续翻译了西方学者的...  相似文献   

11.
弹词<天雨花>的思想内容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但也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作者站在大官僚地主阶级的立场歪曲历史和打击农民起义,作者编织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发泄对农民起义,特别是对农民领袖张献忠、李自成、王好贤的仇恨,以此表达其强烈的政治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光绪二十四年 (公元 1898年 )的湖南新政运动 ,主要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经学思想为根据的。苏舆则编辑《翼教丛编》 ,用以作为反对康、梁的理论基础。指出《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根本就是承袭康有为《长兴学记》而来 ,是康学而非儒学 ;经典的真伪 ,并不如康有为所想那样武断简单 ;诠释经典 ,也应重视乾嘉主流的文字训诂知识 ;中国所需要的是西方的工艺 ,而非西方的文化及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先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阶段,诸子百家的原创思想基本奠定了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格局。《庄子·天下篇》撰成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问世于东汉前期,是现今所见总结评述先秦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但因二者的历史背景与学术话语的不同,评论诸子的学术视野与思想宗旨不同,故《天下篇》立足于“道术”以品骘诸子,而《艺文志》以“方术”胪列百家,以致形成二者迥然不同的学术分野,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户时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第一部汉语词谱,即田能村孝宪的《填词图谱》。该书参考了中国明清时期诸家所著图谱,共编订了116种词调的图谱:从其谱式符号以及标明各句次序来看,近于中国张綖的《诗余图谱》;详注韵法则从万树《词律》而来,词末补充说明字声规则,亦学《词律》体例,而内容则多袭取《词律》附注;但其例词不是从《词律》中来,而多选择香艳游戏之作,带有明显的词选痕迹。由于田能村孝宪《填词图谱》的示范,使得词在日本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述而不作”与“辞达而已”均出自《论语》,且都是富含诠释学精诣的命题,前人多分别进行过论述。今将两者放在同一个诠释学理论的平台上,以求更好地揭示出这两个命题间的内在关系。我们今人对“述而不作”的理解是建立在“辞达而已”的基础之上的,“述而不作”对元典或经典的诠释态度最终凝结于语言得以表现,“辞达而已”恰好囊括了我们对“述而不作”诠释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时期词选对词人词作的选择都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文人对不同词人词作的态度.文章通过对宋代四部词选《乐府雅词》、《草堂诗馀》、《花庵词选》及《阳春白雪》对晏殊词作收录情况的分析,得出晏殊词在宋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其词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地位与同时期的词人相较为低.而这与晏殊词所描写的内容、艳情的风格有关.  相似文献   

17.
元人李好古所作的《张生煮海》是对唐传奇《柳毅传》的重新演绎与翻案。在儒释道思想的交织中,书生、龙女等人物形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张生煮海》既表现了元杂剧独特的风格,又将深刻的思想蕴乎其中,其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先秦文献中“尚书”的表达仅两处。一处在传世文献《墨子·明鬼下》中,此处的“尚书”并非经书名,也非讹误,而是《夏书》的修饰语;“尚”是表尊崇的程度副词,反映了墨子对大禹以及《夏书》的极度推崇。另一处在出土文献帛书《要》中,此处的“尚书”也并非经书名,而是指所有“上古的典籍”;“尚”是表时间语词,为了突出《周易》的特殊地位。因此,“尚书”在先秦文献中均与经书名《尚书》无关。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与禹、益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自古托为夏代之王禹及其臣下益所作。本文依据《尚书》中“禹平水土、主名山川”之说,结合《山海经》全书鲜明的命名类物倾向,考索禹、益神话中言灵信仰和法术思维的诸种表现,在治水行为之外归结出巫术性符号行为的重要母题,从而说明作为“巫书”的《山海经》和作为“巫师王”的禹相互依托联类的神话思维背景,并兼论巫咒、禹步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数为纪"是用数字分别语句,然后再用数字将分别的语句概括起来。邓小平经常运用"以数为纪"的思维方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其典型代表。"以数为纪"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产生。邓小平"以数为纪"的思维方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