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位知觉和空间定向是语言空间认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民族或族群对空间关系的认知因对事物的审美和环境能动认知的视角差异而不同。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彝语东部方言纳苏彝语空间方位认知为例,讨论和分析彝族的天地观和空间方位,并进一步剖析空间方位观与五行、属相、颜色支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空间,更是关系空间。幼儿园教育空间的生命和意义在于儿童实际参与幼儿园教育空间生产的状况。因此,幼儿园教育空间的生产应该把空间生产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还给儿童,同时把握好儿童在幼儿园教育空间生产中的生产域和自由度。儿童作为幼儿园教育空间生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程度是测度和评估幼儿园教育空间的生命和意义的依据,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空间生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儿童音乐能力的较早培养对音乐才能长远的发展非常重要。儿童识谱学习与儿童空间知觉、数学、语言、思维等能力的不断发展变化相关。从儿童兴趣、年龄特点入手,为儿童创设识谱环境,在合乎其能力发展规律的条件下学习识谱,运用整体发展的观点,长远设计,让儿童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体验音乐,促进儿童更早完成识谱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学龄前儿童处于智力、创造力、语言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优秀的幼儿园景观设计应该能促进学龄前儿童关于自然、人文以及色彩和空间认知的发展、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以及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及莱文森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能够进一步弄清人类是如何将自身对空间方位的体验逐渐形成概念后又投射到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上,尤其是对抽象事物或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上。同其他民族一样,傣族在其认知活动中,首先通过感知觉的感知能力学会了空间定位,使用方位词,对空间概念化,随后又将大脑中业已概念化的空间方位隐喻投射到其他事物上,使它适合其他语义域。具体说来,就是将空间方位隐喻中的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中心、远近、高低等具体空间方位投射于情绪、行为、数量、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  相似文献   

6.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化理论为背景探讨英语介词IN的语义生成、延伸过程及其认知理据。研究结果表明介词IN的空间意义产生于在生活体验中形成的意象图示,方位隐喻为其向非空间语义的延伸提供理据性。IN的多个语义项则构成一个以其空间语义为原型的原型范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的调查发现:农村学龄前典型留守儿童的语音能力最弱,非典型留守儿童次之,非留守儿童最强。儿童语音能力的发展会受儿童生理、心理、认知能力和家庭语言环境的综合影响。提高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语音能力需要家长、幼儿园教师、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共同重视,合力创建普通话语境。  相似文献   

8.
采用马赛克方法,目的性抽样选取山西省级示范幼儿园X幼儿园22名大班儿童参与研究,并运用儿童拍照、幼儿园之旅、魔毯等方式收集资料,结合参与式观察与儿童共同对资料进行回顾与讨论。主要发现:儿童在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中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构建与表达自我,关注户外游戏空间中的自然事物、自然事物的变化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身心和合的想象生产个人意义,与他人情感联结生产集体意义,同时体验到被围困的“樊篱”;儿童理想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形态是多样性与动态性、亲生命性的,是能够建构自我与建立情感归属的社会空间,具有主体性存在的精神空间。今后需要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户外游戏空间认识论,应以儿童游戏空间实践的多样性为基点淡化户外游戏空间边界,其时空配置应充分体现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参与式观察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从物质空间维度和意义生产维度出发,实地考察乡村幼儿园户外空间生产状况。结果发现,乡村幼儿园物质层面存在“无教育者参与”的空间设计和“无系统规划”的空间改造,意义层面存在“少有效利用”的教师运用和“缺教育支持”的儿童体验等问题。研究建议教师、家长与幼儿应当共同参与到幼儿园户外物质空间生产过程,借助乡村自然资源的优势,发挥户外空间场域的育人功能;教师应重视儿童的空间体验,提供及时的教育支持,赋予乡村幼儿园户外空间多彩的意义生产。  相似文献   

10.
空间智能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儿童的空间智能有利于发展观察能力,促进儿童对事物观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使儿童能更加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去欣赏美、创造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布置视觉化的有利于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开展欣赏性美术教学,开设实践性、体验式美术活动以及延伸艺术学习项目,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经典儿童绘本为例,结合皮亚杰空间认知发展理论和视觉语法理论,描述空间隐喻图像在绘本故事中的呈现和表达,探讨空间隐喻图像对儿童读者的意义。同时,运用空间隐喻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旨在促进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和抽象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儿童游戏空间集主体性、物质性、社会性、教育性、游戏性和关系性于一体,是儿童成长的意义空间。空间的完整性缺失、空间的自主性剥夺、空间的生产性沦丧、空间的生命力衰败和空间的支持系统欠缺是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主要表现。对空间意义的忽视、空间主体的缺失和空间的限制是导致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确立游戏空间的儿童主体地位,以“空间公平”为导向、“关系均衡”为核心建立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支持系统是儿童游戏空间走向“空间均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加工信息、发展认知和生成意义的过程,并充分注重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自我图式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这一学习理论对于提高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指导,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儿童早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开发,合理地制定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情境式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儿童对口语交际的自我效能感和动机,并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评价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是儿童首次接触的学校教育环境,其校园景观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沃姆斯利和刘易斯认为,所有人均以类似的方式体验环境,且对环境的反应可由社会和文化进行传输(D.J.Walmsley&G.J.Lewis,HumanGeography:Behavioral Approaches,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1984.p.159.)。幼儿园校园环境是儿童获得心理体验的重要场所,为使之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正向引导性,校园景观设计需要突出文化性,从而使景观环境的教育含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儿童空间认知的一些著名研究,这些研究包括Piaget的关于儿童认识图形、物体间的拓扑位置关系及图像空间的研究。Karmiloff-Smith的关于儿童符号系统、元程序的研究。G.Axia等关于欧洲儿童画欧洲地图来了解欧洲各国儿童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研究。通过介绍这些研究总结了儿童空间认知的特点和儿童空间认知的年龄特征,并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察其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对15位幼儿园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和6位专家的三轮筛选评估,笔者编制了《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对重庆市79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检验发现问卷的信效度均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由观察意识、观察知识和观察能力三个维度构成;幼儿园教师对自身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评价较高,其中观察意识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知识与观察能力;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及各个维度在教龄、学历、幼儿园性质和等级等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通过完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体系,开展反思性实践和构建专业共同体,营造良好观察环境与氛围等途径,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行为观察素养。  相似文献   

17.
归属感关注儿童个体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群体或环境中,并认知到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一种特殊的角色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经历。儿童期的归属感主要成分是儿童生活在其中并与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环境和群体。儿童期归属感的获得具有由熟悉到陌生、由近及远的特点,教师及成人应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鼓励儿童在交往中培养相互接纳的意识,而且,应吸引和鼓励儿童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培养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进而创造出适宜儿童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方位隐喻在英汉语言中都被大量使用.以"上"、"下"两个方位词为例,从认知角度比较分析发现,英汉方位隐喻存在一定的共性,这源于人类相同的生存条件和对世界体验的共识.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方位隐喻帮助人们实现了对时间、数量、状态和社会等级等抽象概念的认知.但由于受到文化的浸染,英汉之间对方位隐喻的运用也存在认知上的差异.通过这种差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位隐喻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视空间表象能力是儿童空间能力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在对表象实质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就目前已有关于儿童视空间表象能力发生、发展的一般趋势、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以及视空间表象能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此为进一步研究儿童视空间表象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角色区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和社会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采用马赛克研究范式,并结合观察和访谈教师以探究“儿童的视角”下幼儿园班级角色区环境特征。研究揭示了“儿童的视角”下班级角色区环境的图景:材料应漂亮、丰富、可互动且有幼儿元素,主题应能体验社会情感并符合幼儿兴趣、贴近幼儿生活,空间布局应兼顾封闭与开放,环境布置应整洁、情境化、可互动,规则生活化、直观化。因此,应注重材料的互动性、美感和数量,增加环境中的幼儿元素;重视角色区的社会情感体验和幼儿主体性彰显,关注幼儿经验和思维特点;空间布局要兼顾封闭和开放,注重环境布置的整洁、情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