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观学重在胜义实相学说,如何安立世俗,成为中观学的一大问题,后世中观师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清辨以为胜义中虽无自相可得,但世俗中可以有自相,借此世俗自相成立性空二比量,因之悟入性空;月称认为世俗中亦不许自相,原因在于世人无明力熏染的原故,随遇何法,无不取执。  相似文献   

2.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最有实力的一个教派。其哲学思想的基石是宗喀巴的“缘起性空”说。“缘起性空”说的最大特点是在强调客观世界“自性空”的同时,强调“缘起有”。这种空有结合的思想,反映到认识上,就是强调“世俗谛”与“胜义谛”并重。格鲁派“缘起性空”说对“有”的重视,完备了藏传佛教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思想的记录。以《坛经》为基点,可以清楚的呈现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对中观学的继承,即在“性”上联接了中观学的“性空”与禅宗的“见性”,而慧能的改革之所以在中观学的框架中更为清晰,因为他在继承性空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内在“心”的转向。  相似文献   

4.
对"空"与"有"范畴的把握,是正确理解般若经教及龙树菩萨中观学的要点和难点。中观学对于般若经教之诠释,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部派对于般若空义极端化的误解。因此,在考察"四谛"这一佛法基本义理的第廿四品之首,龙树菩萨即针对有部对空义的误解及其推论,提出著名的"二谛"说,为以中观理诠释四谛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展现有部、犊子部等部派佛教之四谛说的"人空法有"的"问题意识"中,去探索接受般若中观学空性观之际,所遭遇的与文殊法门类似的困难,从而明确了诸法以二谛圆融,即世俗因缘中的存在性与胜义实相中的空之间无碍、无冲突。  相似文献   

5.
“缘起性空”说述评吴根友本文就大乘佛教中观派创造人力树的新命题“缘起性空”说作了哲学评析。“缘起性空”说的提出,对佛教哲学发展中的“有执”和“空执”观点的批判,是重建佛教哲学的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新思想,是从新的角度达到对此岸世界价值的否定,对佛教哲学的...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各派无不有自己的中观见,而萨迦派的中观见建立在"成境为心"的基础上,属于如来藏"大中观"的范畴,主张的是本心体性空之空见和明空双运的"离边"之中道见,从而凸显出其中观见自身的特色。萨迦派强力回击其他教派对本派中观见的尖锐批评,以此挺立自己的中观见是最为优胜的究竟之义。  相似文献   

7.
宗喀巴在继承龙树、提婆、佛护、月称等中观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各种思想流弊和面临的各种挑战,对中观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尤其是对自性空理论和名言有思想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阐发。在精到地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了空有统一的中道观,而且名言有的思想亦被他凸显了出来,从而将应成中观论推向了高峰。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宗喀巴应成中观理论有着独创之贡献,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欧阳竟无与法尊围绕《辨法法性论》展开的争论,是近现代佛学研究最重要的争论之一,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价值。首先,近代佛学研究中,唯识学的兴盛与藏传中观学的传入,都是基于典籍的传入与义学的兴起这两个条件。欧阳竟无与法尊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者致力于唯识学研究,后者则弘传藏传中观学,《辨法法性论》的争论就是依托这样的思想背景而展开的;其次,争论虽然涉及翻译等内容,但讨论的关键是就"虚妄分别"展开的。欧阳竟无与法尊对于"虚妄分别"的理解差异导致了两人对《辨》定位不同,欧阳竟无批判"虚妄分别""详无略有"偏谈空无,法尊则坚持说"虚妄分别""实无而现"已合中道。抛开对名言理解的不同可以发现,欧阳竟无依循唯识学以依他起性非有非无来诠释"虚妄分别",以此批判坚持藏传中观学"自性空"的法尊偏空、断灭,这样的争论正是"空有之争"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9.
宗喀巴提倡并修戒、定、慧三学,其理论观点主要来自中观应成派,为了摘清楚中观学派的发展线索,这里首先介绍一下中观学派在印度的产生发展和宗喀巴之前在西藏的传播过程。中观学派,亦称大乘空宗,约3世纪时(相当于中国东汉中叶)由龙树和提婆(圣天)师徒二人创立。当时佛教“正倾向于从分化而进入交流与综合的新机运,于是(龙树、提婆)综合南北、空有、性相、大小的佛教,再建佛教的中道”,根据《般若经》性空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大乘佛教中观派创造人龙树的新命题“缘起性空”说作了哲学评析。“缘起性空”说的提出,对佛教哲学发展中的“有执”和“空执”观点的批判,是重建佛教哲学的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新思想,是从新的角度达到对此岸世界价值的否定,对佛教哲学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此说本身虽有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但其中也含有辩证法思想。对此,本文作了尝试性的评析。  相似文献   

11.
唯识学有着丰富的体用思想,所涉及到的层次和角度众多。依据体用必须一致的原则,有对于外道、小乘佛教体用之执的辨破。依据相对的体用不二原则,有对于世俗谛之内体用之间关系的辨析。依据绝对的体用不二原则,有胜义谛、世俗谛之间的体用关系辨证。在具体的思想论述中,"体"、"用"的具体意涵丰富多样,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一以贯之的不一不异:"体用不二"。  相似文献   

12.
僧肇的著名论文《不真空论》,运用印度中观般若学的中道遮诠方法,阐述了“空”的真义.通过对般若学三宗的批判,就“有”说“无”,强调“立处即真”,在非“有”非“无”中显中道真谛,阐释了“不真故空”,“不真即空”的“不真空”道理,揭示了般若性空的根本意旨.僧肇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厚养料,对魏晋玄学“有”、“无”等问题加以总结,适应了当时玄佛合流的实际并把它进一步推向深入,标志着玄学的终结和中国化佛学的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心性论有其自身的理论演化脉络,大致经历了中观性空论、佛性恒有论和真常唯心论三大阶段。中国佛教对心性的理解表现出不断向内在深入,向本心提升的趋向,并由此形成了佛教独具特色的万法唯心、心境不二、体相圆融的本体论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4.
果然巴·索南桑格是15世纪萨迦派一位注重学理的人物。他曾经对宗喀巴的佛学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影响深远。在他的名著《辨别正见·胜乘要义月光》中,他从七个方面驳斥了宗喀巴的学说:(1)"胜义空性"的论述超出了中观思想;(2)对"世俗名言"的定义错误;(3)"灭是实有"的说法有严重过失;(4)有情所见外境不同的解释自相矛盾;(5)大小乘同证"二无我"的"创见"经不起分析;(6)大小乘断证境界的阐释有误;(7)对不承认阿赖耶识自证分而主张外境实有的批判。这些批判,从诠释学的角度看,反映了中国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在佛道交涉的视域中论述了隋唐重玄学对其道本论的建构 ,并且指出 :作为道家思想的第三期发展 ,在历经了原始道家的本源说到魏晋玄学的本体论的嬗变、并同时导入了与道家的道本论相反的佛教中观以后 ,隋唐重玄学以其区别于前期道家的“本源 -本体”论坚守住了道家“崇本论”的基本立场 ,而这一立场 ,恰恰是与佛教中观缘起性空的反本质主义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对道安般若学思想是"本无"还是"性空",学界一直存有疑义。本文认为"本无"与"性空"思想是道安般若学思想的两个向度。从本体论而言,道安的"本无"思想受魏晋玄学贵无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发挥"以无为本"的玄学学说;从认识论而言,道安"性空"思想主张以般若智慧洞见"本末等尔"、"有无均净"来体证"诸法实相",不同于魏晋玄学贵无论"得意忘象"的认识思路,属般若学正解。道安般若学思想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不一致性,是玄佛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相互融摄的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通过对敦煌本道教《升玄内教经》中南朝道教渊源的辨析,揭示这部经典在承袭魏晋以降南方道教各派教法的基础上,受到当时玄学风尚的影响,借鉴大乘佛教般若性空思想和中观学说,对中国固有的道教传统教义的哲理化改造。作者指出这种改造实际上反映了中古道教在道家精神和佛学智慧的交互启迪下消除巫术,追求理性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8.
牟宗三和许多学者都将中观学的实相思想视为抽象的哲学概念,牟先生甚至看不到<大智度论>具有完整的系统.本文从布施波罗蜜人手证明中观学的实相思想是佛教中的觉悟者所觉悟到的境智如如的境界,它既是中观学的菩萨行得以建立的根本依据,也是其追求的最终目的;<大智度论>不但有系统,而且具有一个以觉悟实相为归宿的大乘菩萨行的博大系统.  相似文献   

19.
般若思想传入中国之初,僧肇大师曾被罗什大师称为中土解空第一。然僧肇大师在接受中观思想后,在其论著《肇论》的表述中并没有完全遵循《中论》中探讨空性时所用的方式。这里可以看到,般若中观学传到中土后,并未偏向纯粹、繁琐论辩分析这条路来表达、理解空性,而是有其特有方式。《肇论》里更多是从体空观契入,而且《肇论》解空天然蕴含有如来藏、心性思想的倾向,这也是后世非常自然地用禅、华严去联系《肇论》的原因。所以中土对空性的理解最初起就有如来藏、心性思想之中道空性的天然趋向,而没有止步于大乘佛教纯粹中观之境。这是般若空性思想传入中土后中国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浅谈藏传因明的应成推论式祁顺来应成推论式是大乘佛教中观应成派用来驳斥他人主张、维护自身义理的一种特殊推理格式。所谓中观应成派,是指以佛护、月称等论师为首的中观派大师以应成推理格式解说龙树菩萨之《中观根本颂》而得名的一种大乘佛教流派。我们在探讨“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