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问题。而农村小城镇中的社区是小城镇的细胞,小城镇社区“两个文明”的建设成果是农村小城镇建设成功的基础,因而在抓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小城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小城镇社区的精神生活水平,把小城镇社区建设成为农村中的文明小区,以之为“点”去带动“面”,推动整个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一、农村小城镇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现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农村应大力发展小城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成都市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提出我市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是以城带乡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并从小城镇所具有的推进成都市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三个功能论述了成都市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小城镇建设,保证农民充分就业,有效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要着力推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应着力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取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制度,为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目前我国在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规模盲目扩大所带来的“小城镇综合症”展开讨论 ,指出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应当遵循“择优发展、重点突出、辐射带动”的方针来发展小城镇 ,以求实现工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的规模效应 ,从而达到农村城市化的“量”和“质”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过程中 ,农村小城镇化代替不了农村城市化。对农村小城镇应该正确定位 :它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 ,是为农业和农村居民提供商品和劳务服务的中心地。将农村小城镇定位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农村工业化的中心地的观点 ,都是对农村小城镇在农村现代化中作用和功能的错误定位。  相似文献   

6.
小城镇建设既是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又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牵动力很强的结合部,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本文着重从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发展小城镇的政策措施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已经延误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而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进行转移,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或城市进行空间流动。我国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主要持三种观点:强调农村现代化;建设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强调农村功能的转变。时下,我国农村城镇化主要面临:发展整体水平低,速度滞后,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大,空间布局不合理,小城镇建设短板阻滞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困境。因此,为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国家可从四条路径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夯实农业基础、依托第二产业支柱、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小城镇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村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小城镇建设具有靠近广东沿海地区小城镇逐步形成群落、边防小城镇异军突起、民族自治政策给小城镇增强吸引力和农民集资建镇积极性空前高涨等特点。但广西的小城镇建设与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先进地区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广西要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要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并且要在转变旧观念、加强宏观管理、小城镇工业化和区域优势的利用四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对于培育农村市场意义重大。文章从分析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市场的现状入手 ,简要阐述了建设小城镇对农村市场培育所起的作用 ,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小城镇建设 ,培育农村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体制的原因,我国城乡差距逐年拉大,并且这种趋势在继续发展且日益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我国城乡居民差距的现状、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以及缩小差距的对策和建议提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质疑。目前,我们必须直面正视制肘农村经济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规模偏小、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落后;常住人口小于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唯有充分认识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均迫切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我们才能在建设规划、结合乡镇企业、结合农业产业化、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深化户藉与土地制度改革诸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背景下,要发展小城镇就必须解决好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等一系列问题。就新形势下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分析小城镇的发展障碍,提出新背景下更快更好建设小城镇的相关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发展小城镇是西部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现实选择。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规模小、速度慢、数量少、布局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提高认识 ,加强规划 ,选择模式 ,改革相关政策 ,走富有西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独具"城尾乡首"特质的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交融的平台或基本点,将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小城镇紧密结合起来是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取向,必将加速农村生产方式的非农化转型与生活方式的城镇化跨越。  相似文献   

17.
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动力与实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而探讨以合作社为载体的农村内生性产业融合模式,对于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合作社带动产业融合相关政策的梳理发现,合作社依次经历了初期起步及产业破壁阶段、快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阶段、发展壮大与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阶段。在具体实践中,农业多功能开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经济良性循环、跨界经营等需求都对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现实动力,合作社也展现出了资源整合、社会服务和公信力增强等优势,并探索形成了农业内部技术融合、纵向一体化经营融合、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针对目前合作社所面临的规模小、资金少、创意不足等问题,建议从鼓励合作社向综合和联合方向发展、改善合作社融资渠道、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临日益突出的资源性约束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融合有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引导技术进入生产过程、促进社会分工、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比较低,反映出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是推进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农村的社会经济基本上还处于贫困落后态势,寻找适合西部农村自身发展的开发路子,应该是把村镇区域开发作为实践农业现代化的起始步骤,同时促进村镇区域开发与开发公司作用的结合,带动广大农户的自身转变,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抓紧建设小城镇是加速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它有利于弥合省内的城乡发展差距 ,安排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湖南省小城镇的建设必须择优发展 ,重点突破。要注重城镇的发展品位和地方特色 ,讲求规模效益和区位优势 ,强调中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反对低水平的产业结构雷同化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