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势在必行,其基本思路是:改革"思政课"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把"思政课"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知识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思政课"教学内容,把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教育培养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思政课"课程设置方案;改革"思政课"教学环节,把理论讲解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风格;改革"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发扬传统与方法创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课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社会环境、学习内容等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忽视了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应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确立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思政课教学评价标准,着重考核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学模式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全面、有序实施的教学活动框架。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优化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教学是国家厚植爱国情怀的主要载体,是高校思政内容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主要场域。在国家“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已经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仍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认识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优化为主体,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队伍四个维度,有针对地提出建议,以期为“四维一体”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优化提供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将成为常态,势必要求教学理念应"因势而新",教学内容应整合深化,课堂形式应抓住"云"机遇,考核评价体系应与时俱进,教师应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重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加快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步伐,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思政"是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工作体系立体,教学内容涵盖面广,重视大学生全面政治素质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思政课宏观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如何构建适应思政发展的教学策略,是当下高校思政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基于"大思政"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课程构建缺乏"大思政"思维等问题,提出重视思政课教学、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搭建思政实践教育平台、完善课程评价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为推进思政课创新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应该立足于思政课之“大”,从“大”的站位上阐释“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分析“大思政课”的目标和条件以及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找准“大思政课”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现代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增加制度保障等途径推动“大思政课善用之”目标实现,对深化思政课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要多管齐下,从教、学、管等方面着手,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力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教学与高校社团建设融合发展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两者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将思政课教学融入社团建设具有缓解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压力、为社团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等显著优势。因此,应创新以思政课教学为主、社团发展为辅的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增设思政理论类社团、鼓励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倡导思政教师走进社团,开设专题讲座、鼓励大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宣讲理论知识等路径,加强思政课教学与高校社团建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9.
网络热点问题具有时代性、大众性、复杂性等特征.将网络热点问题融入"基础"课教学有利于丰富"基础"课教学内容、实现"基础"课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水平.同时,共同的传播媒介和教育目标又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为更好地将网络热点问题融入"基础"课教学,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注重对网络热点问题的收集与整理、拓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基础"课教师要提高自身对网络热点问题的认识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改革,是近些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目前,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形式的改革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人们讨论的较多,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创新重视不够.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适应新形势和处于变化中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思修课"的内容进行调整,是"思修课"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尝试运用新媒体手段提升教学实效.文章以"人在常工"微博为例探讨了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与教学管理创新等,认为思政课教学在微博平台的拓展,有益于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新型的互动交流关系,有益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一项铸魂育人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需要以协同方式推进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既要明晰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深入探究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协同创新的目标指向、本质意蕴和总体要求;又要深入思政课教学运行过程,从主体协同、内容协同、课程协同、方法协同、载体协同等方面观照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的推进重点。在厘定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是一种课程观、方法论和运行态的基础上,聚合教学理论研究、统筹课程体系建设、整合优化教学团队、协同教学方式方法、拓展教学运行载体,以"五协同"的聚合效应、系统效能、集成效果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培养大学生鉴别社会思潮的能力是有效应对社会思潮冲击的关键,也是顺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了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准评析社会思潮的切合点,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理论剖析,围绕认识与评价社会思潮开展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做充分的准备,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社会思潮进行教学的目的,教学中对社会思潮的评析要客观、公正、全面,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对社会思潮展开评析,以此来应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阐释的必然选择,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为支撑,以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要求为行动指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在实践层面要关注供需匹配的平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需要融入教学内容;坚持知行合一,立体化全方位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善用技术载体,多维度融入教法改革;还要坚持教研结合,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转型大背景下,西安思源学院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创新求变,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了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为主渠道,以加强大一新生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红色文化育人为思政课延伸的"一主两延伸"思政教学创新发展模式,对于同类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提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现状出发 ,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以专题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 ;要改革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既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又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要依托专职辅导员和德育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加强队伍建设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班级大"的困境及其历史原因;认为将传统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从问题出发,学会思考、理解认同,实现大班教学条件下全员参与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与途径;提出并进行了"以教材为主导,专题讲授为引领,辅之以小班讨论"的"引领型互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推进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文化强国、使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需要。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将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转化输出能力,要在思政课程的互相支撑、综合发力上努力,要将文化自信培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实践相结合、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思想理论政治课“三维五融”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体系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时代价值,有助于高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认同。地方高校思政课“三维五融”实践教学模式结构,纵向依托课堂实践操作、校园基地素质拓展、社会实践深度体验三个维度深耕,横向融入课程思政、学生党团组织、校园文化、新媒体和日常管理。通过高校党委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构建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实践教学方法和优化考核考评方法五条路径具体推进教学改实践,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命题正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学界主要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的关系、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纵观学界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供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