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中,加注是一种常见的辅助翻译方法.以人人影视翻译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网络字幕翻译中的译者加注现象有三种:语言注释、文化注释和术语注释.网络字幕翻译加注的三个原则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确定加注对象、确保译者的客观立场、保持注释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术语的翻译现状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术语有科技术语和社会科学术语之分。科技术语具有严密性、简明性、新颖性以及名词化等特点,语义单一,定义相对精确而固定,翻译时相对歧义较少。社会科学术语则具有深厚的语言和文化内涵,以及时代性与学科局限性等特点,翻译时容易产生歧义。社会科学术语的翻译可采用意译或直译加注的方法,以利于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其术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根据术语构词法进行翻译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治术语是指党和政府在处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概念.它们对内传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国家的政治生态文化,对外宣示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政治立场,为中国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政治文献、大会讲话、领导文选中,具有很强的政治严肃性、思想导向性、行政权威性和舆论工具性.外事无小事,政治术语的翻译一定要“讲政治”,并注意译名的统一规范.通过分析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权威性”“时代性”“通俗性”“概括性”“覆盖性”和“美学性”等语言特征,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加注释义”“省译”“创译”等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英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宗教在他国的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间性”的生产过程,禅宗在中国的诞生正是如此,《坛经》作为五家七宗的根源,是禅宗的奠基之作。禅宗是融合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间性”产物,加之国内外译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禅宗术语翻译带有明显的“文化间性”特征。研究发现,《坛经》英译呈现出异质性与融合性的“文化间性”特点,使禅宗在异国的传播与接受效果产生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揭示和比较《坛经》术语英译中的“文化间性”特点,发掘禅宗术语英译中“文化间性”的不同形态,以促进学界对禅宗术语英译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导致科技术语变体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生态环境中地域和时域的改变,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之间的差别,以及以译者为代表的翻译群落在行业属性、文化群体及翻译理念上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同,都有可能造成术语译名的变异.这些变异永远存在,无法杜绝.规范术语翻译和减少译名变异的最佳办法是运用“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在竞争中经过翻译生态系统的层层淘汰和筛选,形成“整合选择适应度”最高的译名.  相似文献   

6.
对“metaverse”的精准翻译既要做到术语译文和原文的对应性,又要避免术语体系上的错位,具有典型的术语翻译体系妥当性研究价值。“metaverse”作为混合词译为“元宇宙”面临术语翻译体系妥当性质疑,“meta-”与“元-”在术语翻译体系中也具有非直接对应性风险。文章建议将“universe”译为“本宇宙”以提升术语翻译体系妥当性,而网络时代的语义异化消解了“meta-”与“元-”非直接对应性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建议构建“-宇宙”系列混合词术语的“X-Y-Z”命名规则,X是特征限定,Y是基本维度,Z是词根概念。“X-Y-Z”命名规则具有演绎性与规范化特点,并具有可扩展性,能够确保术语翻译体系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   

7.
术语及其翻译是同一个所指的不同能指,多个能指出现会导致学术研究基础不牢、精密性缺失、术语污染和理解堵车现象,这不仅关乎哲学术语界的纯净,也是所有术语工作者会遇到的难题。论文以美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蒯因提出的术语“radical translation”为例,基于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回归原文,查阅并总结前人译法,一并考虑其派生术语“radical interpretation”,再运用术语使用的“广泛”、“约定俗成性”和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经济性”,分析“radical translation”已有部分译名,指出其优劣,综合考虑后得出“radical translation”应译为“彻底翻译”的结论。术语是学术的基础,其翻译及使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深度翻译”通过添加阐释性文本如译者序、评注、术语注解、注释等手段,有助于译入语读者了解异质的语言与文化。第四届“傅雷杯”大学生翻译赛所选的英语源文本中出现了诸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点和知识点,可灵活采用“深度翻译法”。结合参赛译文,针对性地探讨了“文化背景、专有名词、专业术语”三种注释类型在英译汉中的使用,实证分析了深度翻译法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案本而传冶“义理明析、文字允正冶的零度翻译是科技文献术语汉译的基本准则.以颇具代表性的农机具日源术语为例,通过分析其汉译适应化发展过程、特点及理据,提出“译者与文本对话冶的解释学对等翻译观、注重“整体性冶与“共时性冶规范之美的结构论对等翻译原则,尊重源语文化特征的“文化再现冶翻译观等零度翻译理据,阐明了农科术语汉译必须遵循零度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孙大雨的《屈原诗选英译》具有学者气度和学院派风格,译评结合、注释丰盈、弹性押韵是其主要的翻译特色。孙大雨运用“历史透视”与“价值判断”的方法对某些中外学者关于屈原其人其文的偏颇观点进行批评,并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提出翻译依据;音译加注、直译加注以及意译加注的结合有效弥补了翻译中的文化缺失,这种研究型翻译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息;普遍性和灵活性协调的押韵原则体现了严谨与自由相统一的译诗观念。  相似文献   

11.
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也是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符号的转变,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信息传递的缺陷与困惑,如语言负载信息的传递缺陷、词汇的内涵差异与空缺现象、翻译是以源语文化还是以译语文化为标准等,要解决这些困惑,必须把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定为“在目的语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文化意义或者说在文化上信于原文”,并在“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意译”这四种翻译方法中贯彻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习语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为了再现原语风貌,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忠实”和“功能对等”作为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进行翻译,确保原语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量和有效性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性"在中外文化中一直是忌讳现象,《红楼梦》中的性话题描写,大量采用委婉语。从文化翻译视角,性委婉语的翻译要根据两种语言文本读者文化背景异同,综合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注、显化等手段,实现文化功能等值。  相似文献   

14.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文本移植。以K. L. Thern《说文解字叙》译本为语料,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探索了汉字结构类术语和汉字形体类术语的英译。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部分译名并不能实现文本的成功移植,对此采用“十化”译法进行改译,研究发现:翻译汉字结构类术语采用“原生化”和“补生化”等译法,对语音、语义等进行适应性选择;翻译汉字形体类术语采用“译生化”和“补生化”等译法,易于为读者接受;同时基于“综衡化”原则,提出术语通名的翻译方法,期望译文更好地在译语生态环境中“生存”甚至“长存”。  相似文献   

15.
理雅各视中国文化为传教士在中国阐释基督教信仰必不可少的资源,为有效促成自己及同事们的传教事业的顺利进行,理雅各翻译了《太上感应篇》这部道教典籍。受制于该典籍本身的哲学文本性质,翻译时理雅各遵循了语义翻译的原则,兼顾了译本的"学术性"和"通俗性"。"直译加注"成了他英译该经籍的主流翻译方法,较好地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传播。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术语(主要是语言学术语)的翻译,提出:翻译时要有术语学眼光,要考虑术语的科学性、系统性并兼顾学科之间的联系,还应重视善用汉语本土资源创造最确切的译名。文中以“言语”、“拟象性”及符号学和哲学等的一些术语为例详细阐明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术语翻译是将原语术语的语言符号转变为译语术语语言符号的思维过程,故而术语翻译必然会受到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和不变性的制约。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和不变性视角,对术语翻译的“现有译法”和“找译译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论断是“现有译法”的理论基础;索绪尔语言符号不变性论断是“找译译法”的理论基础;“找译译法”适用于有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翻译;“现有译法”适用于无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翻译;将“现有译法”误用到有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翻译是造成目前术语翻译难,术语误译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翻译已成为与对外开放同步前行的社会文化热点之一.民政术语的翻译是民政文本翻译中的难点.通过介绍民政术目前翻译的状况,指出了民政术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民政术语的特征,提出了民政术语汉译英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法律术语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法律术语翻译不是一种代码转换的简单工作;由于其受法律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所影响,不同国家的法律术语并不简单等同,故在法律术语的翻译上应该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法律术语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语词空缺、语意不对以及语词的选择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政治和外事上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反映我国政治内涵和导向的政治术语在国际交流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政治术语的英译对于在国际上宣传我国的正面形象十分关键。在顺应理论的框架下,提出在政治术语英译时译者应顺应的几个方面,通过研究《邓小平文选》中政治术语的英译,总结出直译、直译加注、意译和意译加注四种顺应翻译方法,以期对其他政治术语的英译能起普适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