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缺省即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它具有普遍性和鲜明的文化特性。文章着重从起因、研究目的和翻译重构三个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缺省现象,并就如何在翻译中处理文化缺省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的关联文化补偿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译者的任务是寻找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上的最佳关联.文化缺省是任何跨文化翻译必须面对的问题,原语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交互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信息意图或交际意图的文化亏损.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依据翻译中文化缺省时再传递的可行性特性以及根据关联原则采取的具体补偿策略,可有效解决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省略的文化背景知识,翻译不可避免要面对如何跨越文化缺省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缺省是译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原文作者在写作时不可能为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着想。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角度来讲,翻译就是跨越文化缺省的过程。杨宪益夫妇对《阿Q正传》中文化缺省的处理方法展现了他们翻译的审慎态度及高超的技艺,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保护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转换。由于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缺省是翻译实践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缺省,就必须要进行补偿。显性补偿和隐形补偿方法各有利弊。合格的译者应具有双文化能力,充分认识文化缺省的存在并采用适当的补偿策略,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交际中架起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省略是一种普遍的言语现象。“经验省略”是指交际双方在享有共同文化知识和语用前提的基础上,对受话者的文化经验以缺省的形式进行预设,从而提高交际效率的现象。认知语境是经验省略得以存在的心理前提,在研究语际转换的文本缺失或增生等问题时,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语境意义。在翻译研究中,经验省略,尤其是译文中的经验省略,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过程中源语文化信息在译语中的流失,形成了文化缺省的现象。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各有利弊,研究这些策略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保持语篇解读的连贯性,并最终实现翻译的信息再现功能。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过程就是对文献的一种重新建构的过程,也就是需要对原文、译文和译文的解读进行重新建构。用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来探讨文化缺省,可以重新认识文化缺省现象,以此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找到合理、有效的翻译重构策略,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其连贯重构的关联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中文化缺省问题干扰了跨文化信息传递.文化缺省不仅是两种语言、相关文化表面所呈现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推理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连贯重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把握语用翻译的实质,提高对文化缺省的识别能力,找出合理有效的重构策略,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和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缺省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由于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影视人物的口型因素及文化习俗的多样性等原因,字幕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极其普遍。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可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和释义法,补偿原作的文化缺省,以帮助非母语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它给翻译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框架,奠定了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但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缺省"的解释却力不从心.本文解释了关联理论的指导作用,探讨了文化缺省导致的翻译问题,提供并分析了关联一移植模式对文化缺省翻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预设的认知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语学习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文化因素为其文化成员所共有,并以图式化的知识结构固化在文化成员的头脑中,交际时经常可以预设。文化预设是指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因素进行省略。在很多情况下,文化预设理解与否成为意义推导的关键,因为它能在读者茫然无觉的情况下系统地影响其对原文信息的连贯理解。文化预设的这种作用是在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得到解读的;文化预设话语含义推理的记忆图式及其在认知推理中的逻辑形式,使文化预设成为语用推理的先决条件和连贯理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认知与汉英文化专有词目等值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双语词典中文化专有词目的等值释义,应当从文化认知出发,分析词目民族文化信息特征,全面揭示文化专有词所隐含的文化信息,采用适当的词语结构和词义表达方式;并因词而异地采取借用和仿造手段,解决目的语中因文化缺项所造成的词语缺项问题,从而促进词语的创新和文化的交流,提高双语词典的释义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古文《聊斋志异》行文简练,由于英汉两种语言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因此含有大量默认值图式.这些默认值图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语法默认值、语义默认值、语气默认值和文化默认值图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还原原文的生活体验,并默认值图式显化处理.默认值图式显化原则包括语法填充原则、语义填充原则、语气词填充原则以及文化填充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照应下的英汉姓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关联理论,文章探讨了英汉姓名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传递时出现的文化缺省现象,总结了英汉姓名翻译中导致文化缺省的因素。文化缺省应该补偿,补偿方式应灵活选择,以寻找最佳关联,传达原文意图,尽力使译文受体欣赏到原语所特有的异国情调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两汉经学具有丰富的解释学意义。今古文经学的争论始于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字、文本的歧出。个人利益在争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经典解释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争论的焦点在于政治哲学的依据。经典解释需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过度的解释会导致解释本身的落空。从根本上说,经典解释是文化转型的温床。  相似文献   

16.
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图式理论分析了认知文化图式对翻译的影响 ,指出作者和读者的沟通是以共享的文化图式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读者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缺省或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相异 ,就会导致理解失败和偏差。因此 ,只有清除认知文化图式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 ,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化缺省的成分对于异族文化的读者会产生关系的断裂和意义的空白。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译者的任务便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化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化内容,尤其是对出现了文化缺省的情况进行翻译补偿。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关联理论的内涵,介绍了文化缺省及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关联理论可以为文化缺省及文化缺省的翻译提供较强的解释力。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可以采取文化缺省翻译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