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借助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及协整理论,对大连商品交易所豆一与豆粕期货合约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并最终得出上述两交易品种期货合约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田军  周卫东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Z1):212-216
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是金融衍生市场两个非常重要的衍生工具.它们是签约双方之间达成的要求在以后某一日期采取某种行动的合约.本文阐明了金融期货与金融远期的基本概念和风险特性,研究了它们的价格特征,建立了它们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套期保值压力效应的视角主要从商品期货合约本身的套期保值压力和交叉套期保值压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能源化工和金属商品期货的风险溢价进行测度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当控制系统风险后,商品期货本身的套期保值压力与存在于组内的交叉套期保值压力均显著地影响期货的风险溢价.最后,本文引入价格压力变量以检验期货风险溢价模型的稳健性,当控制价格压力后,这两种套期保值压力效应仍然显著地存在.  相似文献   

4.
刘海龙  黄伟 《管理科学》2007,10(3):52-57
在考虑交易费用、存贮费用、交割费用和保证金的情况下,研究了上海期铜市场的定价问题.根据期货与现货的关系,运用无套利基本原理,给出了期货资产的定价公式.这个公式与使用经典无套利定价方法确定的无摩擦市场期货价格本质上不同的是:这个价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而是一个区间.最后,运用这个公式对上海期铜9601至0206共78个合约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上海期铜的实际价格落在定价区间的频率约为7.83%,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落在定价区间内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标志着上海期铜市场在逐步走向成熟,市场的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针对投资者行为与期货市场波动性关系的研究,首先将宏观经济学中的世代交叠模型(OLG)引入期货市场,建立了基于期货合约价格的投资者交易行为模型,以及将模型扩展到完全信息和部分信息的情况并求解出均衡解,在推导命题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假说并使用铜期货合约日内每笔交易数据对其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建立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显示,期货合约价格的波动与债券的无风险利率,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合约供给的状态以及风险溢价的波动有关;(2)期货市场上富有信息的投资者(如机构投资者),通常采用反转交易模式;(3)期货市场上缺乏信息的投资者(例如散户),则通常采用动量交易模式。而这一结论显示,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与股票市场投资者在交易行为上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骏  张宗成 《管理学报》2005,2(6):680-684,753
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以两个商品交易所的黄豆和硬麦期货品种为例,研究了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定量地刻画出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作用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黄豆和硬麦期货价格与其现货价格都存在相互引导关系,而且两种价格之间也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黄豆期货来说,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对硬麦期货来说,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价格非线性均值回复特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ESTAR 模型对香港恒生指数期货933、9312、943 合约及S&P 500 指数期货933、9312、 943 合约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恒生指数期货933、9312 合约实际价格呈现非线性均值回 复,而其他各合约实际价格呈现线性均值回复. 结论:由于股票现货没有卖空机制使套利成本 较大,抑制了套利行为,导致期货合约实际价格呈现非线性. 在股票现货没有卖空机制的市场 条件下,单向套利的机会要比成熟的市场更多.  相似文献   

8.
沪深 300 股指期货日内避险模型及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宇  赖晓东  余江 《管理科学》2013,16(3):29-40
以沪深 300 股指期货 4 种合约连续价格序列的高频数据为对象,检验了在日内高频环境下 OLS、VAR、VECM 和 MVGARCH 等传统避险模型在我国市场中的避险效率,并运用各种静态和动态 Copula 函数导出的非线性相依( nonlinear dependence) 结构,研究了现、期货收益在“尖峰胖尾”和“有偏”分布条件下的避险方法及效率.实证结果表明: 在各类静态和动态避险模型中,MVGARCH 模型具有较高的日内避险效率.但是我国股指期货的避险效率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市场的指数期货,而且也低于周边新兴市场的期指水平.另外,与传统期货市场理论相悖的是,沪深 300 股指期货的远期合约反而具有比近期合约更高的日内避险效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 Hasbrouck,以及 Gonzalo 和 Granger 的价格发现模型,研究了新加坡衍生产品交易所和台湾期货交易所共同上市的台湾股票指数期货在两家交易所的信息传递效率,分析了上市相似指数期货合约的各个交易所间信息传递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台湾股票指数期货和它们的标的资产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因子,而且新加坡交易所的摩根台指期货合约在价格发现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究其根本,新加坡相对宽松的监管制度决定了它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市场交易制度改革,从而占据价格发现的主体地位.对于存在竞争的交易所来讲,监管环境是决定其价格功能发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一、研究股指期货的目的和意义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衍生金融产品,它是以股票指数作为买卖对象的期货。股指期货合约按最后交易日的收盘价用现金结算,这就保证了期货价格收敛于现货价格。对股票指数期货进行理论上的定价,是投资者做买入或卖出合约决策的重要依据。股指期货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证券的价格,而这种证券就是这种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所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