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制约上海大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是由于人口的单中心聚集,空间形态"摊大饼"式的发展,交通设施配套滞后于产业布局,郊区的交通格局不完善以及城镇体系的非均衡发展等原因.提出要从两个层次来优化上海城市空间结构,一是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二是上海市辖范围内城镇空间系列的构成;提出要构建一个以轴向发展模式为出发点的"多圈、多级、多轴、多核、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西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业是西安的重要支柱产业 ,西安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区域旅游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发展、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支持。从旅游节点、通道要素、域面要素、城市旅游客源地市场四个要素着手 ,划分西安旅游节点 ,并对西安旅游交通现状 ,区域发展实力及旅游客源地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之上 ,给出西安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规划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大量调研并给出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西安城区交通现状 ,分析了交通拥挤的存在根源 ,从多视角和多方位探讨了解决困扰西安交通主、次问题 ;从系统工程优化的研究出发 ,提出解决交通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建和工程问题 ,它将涉及到观念意识、人文经济、道德准则、持续发展等问题 ,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成果为基础,系统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测度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以西安作为实证分析对象,综合评价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竞争力,进而提出了优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网络化发展对北京职住分离的改善及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功能层级缺失,尚未适应现有职住空间格局;覆盖范围有限、空间形态不合理,无法有效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市郊线路规划为非贯穿式放射形态,远期将加剧职住空间失配;融资结构单一,无法支撑未来大规模网络化建设。因此,应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功能层级、基于远景规划审慎扩大网络范围、优化市郊线路空间布局、加强新城局域级网络及综合枢纽建设、实现多层次融资体系构建及物业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城市管理中遇到的同一地点共享单车数量过多、集中无序摆放妨碍正常的交通空间的现象和问题,对共享单车在深圳、杭州等地出现的爆棚现象进行分析,以中国的城市空间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等为中心进行了研究,并同日本、美国等进行了比较论证。研究认为,中国城市空间功能分区的产生发展主要由行政部门规划和设计,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城市的公园、医院等功能点单个规模大且总数少,空间分布稀疏,这样分布的功能点需要人们付出较多的空间移动来满足多种需求,容易导致短时期内人口与交通集聚,增加了交通运输量,造成交通爆棚现象;中国城市建成区的平均人口密度远大于日本和美国,但居住用地和交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比重远低于日本和美国,中国城市中的人均交通空间严重不足,共享单车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原本紧张的城市交通空间;解决共享单车爆棚问题,不仅需要经营者改进技术,提高运营与维护能力,而且需要在城市空间规划时,扩大居住和交通用地比重,缩小医院、商场、公园等单个功能点的规模,增加总体数量,避免同样需求的人过度汇集于同一场所,均衡布置城市土地、人口、生产生活空间的结构,并适时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7.
产业园区建设是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衡阳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城市产业在调整升级,城市空间正转型重构。衡阳城市空间发展轨迹大致分为内向发展——轴向扩张——圈层扩张三个阶段,新时期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载体规划构建“一轴、三核”的产业总体布局。在产业促动下衡阳城市空间由单中心多组团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内部方格网外部圈层生长的“十字”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城市功能,文章从建立多中心体系与功能组团,采取轴向生长的空间发展模式,强化结构性生态要素的控制,完善产业区功能、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对接区域、融入区域空间结构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衡阳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规划视角的城市低碳交通建设,要通过低碳交通理念引导交通规划思路,构建低碳交通空间结构,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优势互补;通过低碳交通路网结构,建设合理的道路网密度、道路等级结构、分区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出行;通过低碳交通道路设计建设绿色出行环境,发展碳汇林业.最终实现低碳交通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低碳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优化和完善,制定以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国土资源优化开发为目标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对策,运用区域经济学、运输流等理论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主体功能区形成的互动机理,并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其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提出了宏观管理对策和基于运输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结构布局和运输需求优化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占据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商业的发展对长沙的城市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长沙市商业业态的分化历程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长沙市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基本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城市发展历史、交通、城市规划政策、商业自身规律共同构成了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变,长沙商业业态分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中心区商业空间逐渐向外疏解,传统商业中心面临升级与转型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82~2006年义乌市的批发业发展水平和代表城市空间结构指标的年度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模型,以此作为定量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对批发业发展影响的基础;并对批发业发展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定量分析,从而验证义乌市批发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及都市圈逐渐演变为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和重要动力。基于改进的空间引力模型,对黄河流域三大中心城市都市圈经济联系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2010—2020年间济南、郑州、西安三大中心城市对都市圈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对都市圈内城市辐射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排序情况基本不变。选取2010、2013、2017、2020四个时间截面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发现三大都市圈经济联系网络日趋复杂,大体上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高值辐射中心的空间集聚结构。济南都市圈逐渐形成以高层级经济联系为骨架的蛛网状空间结构;郑州都市圈逐步形成辐射带动全域的锥状经济联系高值网络;西安都市圈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为基础,逐步与渭南、铜川建立起放射状的网络空间结构。各地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呈跨圈衰减特征,济南、郑州、西安都市圈之间经济联系相对较弱,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未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地城市空间资源紧缺、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以泸州市为例,基于2O12年泸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交通流量调查数据,从交通量车种构成、时空分布特性及路网特征等角度分析山地城市的交通特性,据此提出了完善道路网络系统、构建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与交通协调发展等山地城市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交通拥堵是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焦点和难题。拥堵仅是深层次矛盾的表象反映,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方式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不协调。从市场潜力和集聚经济效应的视角讨论北京市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的可能性,结合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理论,探寻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集聚经济背景下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问题。可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关键在于实现城市的空间结构、人口分布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协调,对城市功能进行分类整合,树立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构建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5.
纽约、东京、伦敦是公认的三大顶级世界城市,本文在分析其功能区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它们空间演替模式和轨迹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功能区空间结构、人Lq集散与居住区变迁、CBD的形成演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空间结构是集聚区域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采用县级层面数据,从城市规模分布、空间形态分布和联系网络分布多个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的规模分布存在着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特征,相比常住总人口,城镇人口、高技能人口以及主要经济活动的集聚趋势更加明显。在空间上,长三角地区呈现出多层次复合式"中心-外围"分布的形态,由核心城市和周边毗邻县市构成的都市圈成为小尺度空间上的主要单元。此外,基于辐射模型,长三角区域基本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向外辐射的较为密切的联系网络,高速铁路、行政等级和行政区划是影响网络分布的重要因素。未来长三角要实现更高水平的一体化,需进一步加强都市圈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弱化行政壁垒和户籍制度等对资源配置的扭曲。  相似文献   

17.
交通经济带是一种依托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的带状经济区域,它是融合了人口、产业、城镇、物流、信息的空间地域综合体。通过对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分析,结合交通经济带发展机理,指出随着交通一体化和区域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交通经济带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加快构筑京津、京石(京广)、京秦(京沈)、京衡(京九)、石(家庄)衡(水)沧(州)等城镇发展轴,培育沿海经济产业带,建立起以北京、天津国家中心城市,石家庄、唐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其它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形成若干条交通经济带,使其发展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国内外城市扩展与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和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演化规律,对无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与分布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无锡城乡空间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力图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构筑一个科学合理的无锡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以及统筹无锡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结构与布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GIS与VR技术为基础,从宏观的群体空间结构、中观的外部空间形态、微观的内部空间形态3个层面入手对以天津为首的环渤海开埠城市进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该分析方法便于研究者全面深入了解和把握开埠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而为开埠城市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铁背景下京津冀旅游交通可达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的全国性建设与运营,各地可达性格局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对城市群选择旅游发展战略、实现旅游系统联动、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为对象,研究分析了高铁开通前后各地旅游交通可达性的变化量和变化程度,并探讨了变化差异的原因和影响,为京津冀地区选择旅游开发重点领域、制定符合各地特点的战略目标以及开拓旅游协同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