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论十大关系》就是阐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矛盾.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是《论十大关系》中蕴含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两条主线;"以苏联为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处理好"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发展关系蕴含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雏形.  相似文献   

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 ,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 ,是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时代的呼唤。因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加强人权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而两次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两次巨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现阶段,理清两大理论的逻辑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和主体的差异性,准确定位两者的关系必须消除"抑此扬彼"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社会革命思想包括阶级斗争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所有制理论、主体理论、道路理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包括历史使命理论、斗争性理论、先进性纯洁性理论、人民立场理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引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保证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两者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共同统一于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种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有两种转变。第一种转变是马克思恩格斯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这次转变开始于《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完成于1845—1846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种转变是指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转变。本文考察和叙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序列中的地位的思想的历史演变,关于对资本主义寿命看法的历史演变,关于俄国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正确理解它们之间是“一脉相传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不仅对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指导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也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时提出了"跨越论"设想,并在分析东方落后国家实现跨越的条件中提出了吸收资本主义一切积极成果的思想.中国社会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体现出了"跨越论"的"吸收"思想,而且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毛泽东和邓小平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吸收资本主义积极成果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论《共同富裕》的目标陈太福“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和本质特征,而且也揭示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内在逻辑联系,指引着我们党坚定不移地坚持社...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现实国情出发,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构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推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举措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新闻"喉舌论"产生的社会根源,比较马克思和中国改良派两种"喉舌论"的差异,探讨西方产生自由论、中国产生"喉舌论"的必然性,认为自由论和喉舌论都是人们对新闻实践和新闻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今天,我们所提倡和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喉舌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3.
"两山论"是建设美丽中国,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两山论"包括三个层面的科学内涵:强调了生态环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地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揭示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将"两山论"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三重意蕴相对照,可以看出,"两山论"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中,自觉遵循了自然物质变换的一般规律,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物质变换两极的统一,并以时代问题为导向,发展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理论.除此之外,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消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统一调整管控,促进环保与发展协同共进,在践行"两山论"的同时也是对"物质变换裂缝"的弥合.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回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 2 1世纪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笔者从创新的根本、目标、核心、关键、基础、基本方针、保障体系、持续性诸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是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进而提出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速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块新的里程碑.它的创立,再一次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在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要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要求,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孟子"恒产论"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子"恒产论"思想的核心是"予民恒产"、"制民之产",土地的长期拥有与其效用的合理利用成为孟子"恒产"论思想实现的关键,也是其"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孟子所谓的恒产包括"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具备着"事父母"、"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的功效,在一定意义上基本涵盖了小农经济发展初期对农村建设内容的基本定义,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人们善良之心的必要条件。立足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色,从孟子"恒产论"的思想出发,发挥土地的恒产效用,协调好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解决好失地和少地农民的补偿问题,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实践论"与张岱年的"致知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两大典范。其基本内容包括:《实践论》与"致知论"中的实践观;《实践论》与"致知论"中的辩证法思想;《实践论》与"致知论"中的真理观。这两大体系形貌不同、神髓相似,恰如双峰并峙,二水分流,颇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珍视和继承。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语言传播和思维发展的角度,这一表述显得不够简练,在逻辑上也不统一.因此,应建构"马列毛邓理论"和"江泽民思想"两个新范畴来表述党的指导思想.这两个新范畴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三个文明”论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境界,是对两个文明理论的新发展,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理论的新贡献,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新成果,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