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同历史时期的绵竹年画研究,均有其时代意义。5·12大地震后的绵竹,进一步加强了对年画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在传统的题材、表现手法、构成形式、艺术特色、材料革新以及衍生品研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这有利于让世人更多地了解和认知绵竹年画的艺术价值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2.
胡剑明 《金陵瞭望》2009,(12):20-21
绵竹是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县级市,距成都83公里。1993年,绵竹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木版年画)之乡”。绵竹年画因其历史悠久,技法细腻,色彩鲜明,内容丰富,装饰性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当地几乎家家必贴。去年“5·12大地震”,绵竹是重灾区,这让我非常心痛。我与绵竹年画有一段缘,她是我最喜爱的艺术收藏品。这次我们在倒塌废墟的墙上,也可看到很多被地震破坏了的年画。  相似文献   

3.
贾德裕 《金陵瞭望》2008,(13):21-22
6月24日.南京市援川抗震救灾建设大队780名建设者,经过35天日夜奋战,提前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在6月25日前完成绵竹中学、绵竹人民医院、第四幼儿园以及居住房和商业用房共7360套115235平方米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任务。不但建设总量全省第一,而且安装质量也是全省最好的。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称赞南京的工程是“江苏援建板房的样板工程”。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翻阅四川地区地震历史资料过程中.读到德阳县志的沿革,书中谈到德阳县的建置,是“高帝六年(公元前200)分蜀益州地置广汉郡领县十三,绵竹与焉.绵竹城在今德阳城北三十里”.“汉太初(公元前104—101)称苌阳”.据此知汉代建县而不称德阳,最早是称绵竹或苌阳.又说“永嘉(公元307—312)德阳一名旌阳,太康(公元280—289)初许逊为旌阳令,旌阳属汉川,真君飞升(许逊逝世)后诏改德阳,以真君之德及人也”.这说明了德阳的名称是西晋怀帝永嘉年间才改称谓德阳,是因为许逊为族阳令,有功德于旌阳人民,许逊死后,当地人民为纪念许逊便将旌阳改称德阳了.自后南朝齐、梁又复改为苌阳,梁天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绵竹义务教育发展的特点出发,在体制、师资队伍建设、常规管理、科研先导,评估等多方面开展了目导体系的分级管理,形成了一整套目导体系分级管理模式及常规体系。  相似文献   

6.
雨文 《金陵瞭望》2010,(3):56-56
去年12月22日,雨润集团在四川对口帮扶投资的生猪屠宰项目——绵竹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据悉,该项目位于绵竹江苏工业园内,总投资2.5亿元,年屠宰生猪能力达到150万头,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5亿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目标导学在绵竹中学的开展的研究概况,说明了目导体系在重点中学开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一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天孙,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享年九十三岁。张岱祖籍原属四川绵竹,故岱每自称“蜀人”、“古剑老人”(绵竹古属剑州)。远祖张浚,字德远,宋代抗金名将,后为宰相,封魏国公。浚六世孙远猷于南宋末年任绍兴太  相似文献   

9.
国内近几年发生的医院感染管理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在地震灾害后的板房中开展医疗活动,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更加刻不容缓。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我随江苏对口支援绵竹医疗卫生总队参加了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国家灾后重建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德阳市具体情况,以什邡和绵竹地震带乡镇为例,得出生态重建区的大致范围。同时认为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能够缓解环境承载压力。最后对生态区重点的旅游产业的定位、发展方式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年画艺术是民间美术的宝贵财富,体现出传统农耕文明的意象造型特点.以东昌府年画为例,解析年画图形的内涵,从形制、色彩和技艺等方面分析了年画艺术的造型特点;阐释东昌府年画的神灵附会、图形象征、移花接木等意象造型方法;论述东昌府年画造型的尚吉思想、乐生精神和向往自由的民俗审美取向,为年画艺术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湖南滩头木版年画和其它民间艺术一样,在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理想愿望和生活信念的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宗教情怀。在滩头木版年画中,传统的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滩头木版年画中还可以窥见湘中独特的梅山教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邳州农民画的语言样式具有中华民族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内涵,可贵地为我们展示和阐释了民间的造型艺术及其象征审美空间,把传统民情风俗和内涵以图形的方式凝固为视觉形态.既有美化生活、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又有表现精神需要、情感需要的审美意义.以“审美”为核心,论述了邳州农民画的象征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4.
美轮美奂的汉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在特定时代发挥了多重民俗功能,为研究早期艺术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日常行为的关注与表现和对于艺术实践与世俗生活之间壁垒的融通,使得汉画内容的演化跟时代民俗的流变之间具有一种很强的联动关系。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表达方式,汉画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既是它发挥历史存储和民俗引领效用的条件,也是它全部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对此进行梳理和考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海洋民间艺术主要包括渔民画、渔民号子和海洋剪纸等。这些经过数百年以各种方式进行历史传承的海洋民间艺术,都包含有丰富的产业因素。文章通过对这些海洋民间艺术产业内涵和传承途径的考察,提出政府有意识引导,精心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品牌,结合文化旅游拉长渔民画产业链,建设产业基地,引导渔民画产业集聚,进一步挖掘文化产业内涵,改善传承路径,使之形成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舟山渔民画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绘画形式,运用平面构成、散点透视、夸张造型、色彩艳丽等手法,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渔民画是渔民自己具有特殊审美特质的艺术,故能广为流传,并具有难能可贵的文化价值,而永远置身于我国灿烂的民间美术之林,成为中国民间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17.
道教美术拥有雅俗双重品格,"雅"是指其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需求,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皇室、贵族崇奉道教的见证者,构成皇室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性、文人性、庙堂性与贵族性之特质;"俗"是指它常常侵入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相胶着,充当普通民众的精神安慰剂。它又处于民间庆典祭祀的中心地位,与民众最欢乐、最庄严的时光共在共融,其内容贴近民众的生活,为世俗民众所喜爱,具有民间性、世俗性、大众性以及草根性之特质。道教美术双重品格的形成是由道教及道教美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王宗良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1):53-54,58
传统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抽象美学性质,它并没有象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那样走向极端的抽象,而是与具象性互相溶合,共生共存,在本民族的传统人文思想、书法、文人画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下,构成了中国画“半抽象性”的美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就佛山市博物馆藏的百余幅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水陆画,对佛山水陆画内容进行分类考证,可以发现佛山水陆画具有以下特征:(1)宗教色彩明显,(2)具有精工细作的门画风格,(3)戏剧化、脸谱化风格初现。通过对佛山水陆画研究可以探寻佛山宗教思想的传播轨迹,并考察当时的工商业发展情况及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20.
探析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审美及创构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绘画在美学上有它的独特性。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语言,从立意、为象、到格局长期探索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逐步丰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它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意境美,彰显了中国文化鲜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画境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并提出了形式美的法则。本文从传统山水画的意境及美感形式中探寻古人的美学思想、创作方法、审美意象、审美情趣,试析意境审美的创构理念,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前人的审美思想及高深的境界,传承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