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返乡农民工培训,其内容主要集中于培训主体、培训主体间关系以及返乡农民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个方面。当前返乡农民工培训存在着主体残缺(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等弊端。应该通过吸收非政府组织参与,强调主体间互动协商等方式来完善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治理结构,从而提升培训绩效。  相似文献   

2.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进程,不仅可以使新生代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还可以带回发达地区新的市场经营理念和经营管理模式。多中心治理模式试图从政府、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机构培训、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关联性入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并且从政策扶持机制、人力资本投入机制、立体化培训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制度设计角度等方面提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的具体政策建议框架。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权益的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公共政策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工会、非政府组织等的共同努力。文章通过对农民工非政府组织——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的考察,发现非政府组织主要通过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促进农民工的文化发展与休闲娱乐活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式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职能的不足。非政府组织不仅可以协助政府解决类似农民工等公共问题,而且也为我国的公共治理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困境与出路:返乡农民工就业社会支持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家庭生活、就业情况堪忧,而来自自然支持体系(社会关系网)、正式支持体系(政府等正式部门)以及非正式支持体系(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福利机构)的支持仍处于贫乏和缺失的境地。应整合与利用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关系网等主体的力量与资源,为返乡农民工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社会支持网络,为其提供物质、行为、精神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创新研究——来自苏北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苏北地区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民工培训的相关研究的回顾,总结出了现有研究当中对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探究较少。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提炼出苏北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存在着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到位、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返乡农民工参与率偏低、企业缺乏积极性和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内容不符合社会需要等主要问题,并且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然后在现有农民工培训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探寻出由政府主导、培训对象多层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和具有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新模式,最后从政府、农民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四个方面给出了实现农民工培训模式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就业在经历危机后被动返乡,如何有效地促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甘肃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劳务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严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就更为严峻。对甘肃省返乡农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系统分析了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经历、返乡原因、职业教育的认知程度等,得出劳动技能不高是制约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是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的结论。并指出甘肃省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内容滞后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发展农民工职业教育,要在形成培训合力、强化培训保障、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探讨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及产量明显下降、农民工就业难、农产品出口受阻、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加大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实施财税支持政策,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有效化解金融危机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量农民工返乡,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也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象。首先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加大财政支持、完善金融体系、保障土地供给、协调组织建设、强化产业指导、优化公共服务、注重创业培训等方面构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许多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选择。针对保定市278名返乡青年农民工的调查显示,缺乏政府政策扶持、相关手续繁琐、创业资金不足、缺乏社会资本、信心不足、缺乏理性选择创业项目、创业综合素质较低等主客观因素是制约返乡青年农民工创业的主要障碍。解决返乡青年农民工创业难应从多元化社会支持政策入手,即政府应该提供财税优惠及培训服务,金融机构应进行资金服务创新,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与监督,社会团体发挥合作与补充作用,社会工作者提升其综合素质来共同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从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缺失和资源匮乏的现实出发,讨论了承担乡村治理主体应是知识型有朝气有眼界的农民,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责任主体与义务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须基于统筹城乡背景下,加强乡村治理的主体体制与制度建设,通过体制重构与制度创新,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进一步的户籍制度改革与保障制度建立,实现对农民工的留城或返乡分流的激励与保障制度。研究结合江苏的实际状况,探讨了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了苏南治理模式与苏北治理模式的构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治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存在着质与量的差别。不同的乡村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民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农民工自身主动参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动力不足,职业能力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工作用的充分发挥。综合各方面因素,户籍制度和现代土地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参与职业能力培养动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对待。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民工承担不起培训费用、政府投入不到位、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农民工培训的发展,必须认真分析影响农民工培训的各种因素,提高认识,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大政府对劳动力培训的力度,以促进农民工的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9年春节前河南省提前返乡农民工的调查资料,分析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河南省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年龄增加,农民工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加重,男性农民工受影响程度略大于女性,农民工务工行业多集中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及机械制造业。将这些特征与河南省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相结合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培训专业设置不合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主流群体的培训缺乏针对性,以及没有充分考虑就地转移的需要等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江西省1 145个返乡农民工微观调查资料,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政策支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就越强;而各项具体支持政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是否提供创业技能培训"、"是否提供税收减免"和"是否提供创业信贷扶持"影响显著。因此,当前政府应优先提供税收减免、创业技能培训及创业信贷扶持以积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不仅对自身有利,更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和素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制约其就业培训的因素,提出促进就业培训的若干建议,以期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为主导的时代,农村籍大学生与进城农民工两大农村社会精英基于“家国情怀”折回农村,本身彰显相当勇气,走向创业之路,更是勇气与智慧结合下的主动驱使,他们展现了鲜明的创业者主体性特征及其差异。解构大学生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性构成,指明他们的创业是一种主动性、意向性与能动性行为;就两大群体在创业动机发生、角色融入、瓶颈突破等三大最能体现创业者主体性特性层面进行差异化比较;为了充分发挥两类群体返乡创业主体积极性,提出了通过角色定位以适应并融入乡村社会、不断学习提升素能与创业能力、怀抱激情坚定目标不动摇、形成合力给予系统支持等四个层面的建议,以期为两大群体在创业中主动性突破各种瓶颈提供一个主体性思维视野。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或泛家族社会关系网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的完整与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败.笔者在对社会资本、社会网络与返乡农民工创业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网络的创业价值构成要素分析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网络价值,得到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网络条件,最后给出了基于自致和帮扶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社会网络重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从2008年9月开始,大量农民工因失业而提前返乡,形成了约2000万农民工需要再就业的严峻形势。通过查阅文献和访谈等方式,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总结了返乡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分析了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现实意义及困难所在,提出要妥善解决农民工再就业的问题应消除影响农民工就业的体制障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通过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转变农民工就业观念等来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民工面临的排斥有劳动排斥、社会网络资源排斥和社会地位排斥等.通过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工的收入回报率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其社会地位,避免其边缘化.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消除社会排斥需要一定的条件:农民工要被授予获得教育培训的权利,所获得的补助金额要足够满足培训支出,农民工能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教育培训信息,积极申请并利用教育培训.在此基础上,应建立新发展观,重视农民工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培训的福利性和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帮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建立国家补贴机制和分担机制,运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农民工教育培训费用,并形成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农民工教育培训与子女教育,以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