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施莱尔马赫认为宇宙是宗教的对象,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直观和情感.这就使宗教不再属于形而上学和道德学的领域,从而提出了不能用判断真理的标准判断宗教的合法性问题.同时这也开创了近代德国哲学-宗教哲学非理性主义的传统.用直观和情感界定宗教,实际上是从人的角度界定宗教,施莱尔马赫也就成了宗教人本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施莱尔马赫认为宇宙是宗教的对象,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直观和情感,这就使宗教不再属于形而上学和道德学的领域,从而提出了不能用判断真理的标准判断宗教的合法性问题,同时这也开创了近代德国哲学-宗教哲学非理性主义的传统。用直观和情感界定宗教,实际上是从人的角度界定宗教,施莱尔马赫也就成了宗教人本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3.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社会混乱、局势动荡、灾荒不断的大背景下,有利于产生新的宗教形式,道教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但是由于早期道教尚处于始建阶段,不可能有完善的理论作为宗教的基础,而且早期道教形成在比较复杂的背景下,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借用当时流行的思想元素进行融合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宗教进行完善和发展。这样产生的思想就形成了一种看似新颖,但剖其内核仍然是当时社会根深蒂固的思想,这也就是"气化"的思想。这也是各种宗教在形成时期都无法避免的。本文以气化思想为主线探讨早期道教政治思想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4.
北宋至明中叶,"主一"概念受到了较多关注,程颐、朱熹主要阐明了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修养工夫论意义。阳明则将"主一"释为心"专主于天理",使得这一概念具有了本体工夫合一的意义。湛若水综合程朱与阳明观点,提出"随处体认天理"说,但其说在本质上表现出二元倾向。王栋对"意"的阐发则推动心学往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基于各自的思想背景对"主一"概念展开种种诠释,从而极大丰富了这一概念的意涵。  相似文献   

5.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整合吸纳古今中外科学与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自成体系的关于自然的看法。严复通过对宇宙本体、宇宙万物的起源与演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三方面的探究,深化了国人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中国自然观的发展。同时,严复的自然观中又表现出复杂性的一面,即观点之间的看似不一致,较为突出的有:一方面对宇宙本体作出了物质性解释,一方面又认为"大抵宇宙究竟与其元始,同于不可思议;"一方面在宇宙万物起源上否定创世论,一方面又认为宗教迷信不可一概否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严复自然观中的"看似不一致"实统一于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史载述着中华民族特质的认识论.儒家的认识论思想主体地支持了中国哲学大系.儒家的认识思想着落在人的主体性的发见和培养上,"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其哲学认识论的早期使命预设.后来的思想发展,其倾重点投注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知与践行上.这就建立起了人文特性的认识论.这一民族哲学特色,与古希腊哲学以自然宇宙为认知对象、宗教哲学以上帝、神、佛为认知对象的特征相参较,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天人之辨"的理性精神、知识与道德并进的价值意识、心性与义理同臻的主体资质,是儒家认识论的基本视域.  相似文献   

7.
尽管叔本华的教育思想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他对教育目的、方法,以及人格塑造等有许多独到见解,并由此提出直观知识、直观认识、直观教学,这些构成了叔本华的独特的"直观"教育思想.本文试图从"直观"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逐步理清叔本华是如何运用哲学上的"直观"概念来阐述教育以及其"直观"教育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永恒轮回"思想是尼采思想的一个制高点,但这一思想本身却像是一道晦涩艰深、隐喻复杂的难题。要想找到打开这一思想暗室的钥匙,必须把这一思想诉求置入尼采那氤氲着浓得化不开的生命感觉的心理场去考量。尼采之宣讲的永恒轮回思想,与人类以往关于轮回的觉知有着某种实质性差异,这一差异乃在于道说者在道说这一思想时背后所折射的态度。"永恒轮回"的真正内涵意指以体验本身为鹄的、存在者自我沉醉地出神地去存在的存在状态,这一内涵的根本体现载体是"瞬间"。这一思想的精神内核完全是宗教性的,而它所氤氲的是一种新的宗教诉求:一种以狄奥尼索斯精神为存在理念的宇宙宗教和生命宗教。  相似文献   

9.
"道"是老子哲学的思想基础,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命脉.文章从考察老子的"道"出发,对老子思想中的超越性进行了探究.老子的"道"有好几重涵义:"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是规律、规则或者规范;"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是"无为";最后,"道"归根结底还体现了对宇宙、对万物、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老子思想的"外在超越"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领域中领导学术发展潮流的开创者 ,其思想深度、道德意境和审美情怀都必然超凡脱俗。爱因斯坦就是其中一例。他注重思想的自由创造 ,关注科学的原创性 ,并提出超越个人自我、追求对全人类终极关怀的宇宙宗教情怀 ,并将这种宇宙宗教情怀融入他的科学信念之中。他对宗教、哲学和科学的理解为我们研究科学精神、研究宗教道德情怀以及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在以下的三个方面对早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为早期海德格尔显示了一种前理论的体验生活世界的可能性;其次,为早期海德格尔前理论地探讨"存在"问题指出了方向;另外,为早期海德格尔显明了一种"流动的存在"和言说它的方式.然而,1927年<存在与时间>的问世,却从根本上表征着海德格尔的思想与胡塞尔的思想已经开始分道扬镳.对于这一颇具震撼力的"哲学事件",西方学界当时的大多数看法是海德格尔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哲学革命",在我国的"海学研究"领域,很多学者也大致持有同样的观点,故而胡塞尔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影响变得晦暗不明了.应该重提和重视胡塞尔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重要影响,以期明晓一种学术思想的"知识谱系"是如何相互关联而又各自保留其"自足性"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宗教对美国的意识形态、对外政策和战略思维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早期的白种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思想使美国人具有了民族优越感、"天命论"的思想等.美国在"9·11"事件后,对伊斯兰世界推行"民主改造"的战略,这是美国宗教极端主义同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对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分析学的方法,通过对胡适宗教思想的考察,认为他是位无神论者.他以无神论思想为基础,对东西方宗教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借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并结合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提出了社会化意义的新型"宗教"观,在晚年又强调了"宗教宽容"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物质变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概念。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的层次和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却又没有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说明,这就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甚至有人企图否定这一概念。本文针对这一概念歧见纷呈的情况分析指出,"物质变换"是马克思在生理学概念"新陈代谢"(德文为Stoffwechsel)的基础上创造性应用的结果,其内涵已远远大于"新陈代谢",不仅不能轻易否定,而且,要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意义上综合、全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古宗教是由天子、诸侯、宗子垄断祭祀权力的身份性宗教。处在这一宗教体系圈子中的人不可能发展宗教思想学说。而无缘进入这种宗教体系圈子中的人也不愿冒着"僭越"的巨大风险,去发展与其相关的宗教思想学说。为此,孔子及先秦诸子另辟蹊径倡导"圣人崇拜"。在先秦文献中,"圣人"概念包括掌握国家政治、军事权力的君王和大臣(如武王、周公),也包括那种以其思想学说救世的布衣之士。出现这种将"圣人"范围扩大到民间无身份人士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绕开了那些垄断宗教资源的天子、诸侯、宗子们,而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方向寻求突破,来实现他们"救世"的宏伟目标。始于春秋末期的"圣人崇拜"思潮正是中国经学孕育的温床。  相似文献   

16.
青年黑格尔从神学的论域出发批判实证宗教对现实主体精神自由的侵犯。通过对卢梭等启蒙思想家与康德、费希特、谢林等德国古典哲学家思想精髓的批判继承,青年黑格尔构建了带有强烈启蒙色彩的"实证性"批判体系。他认为,"实证性"是神秘主义与宗教神权相互拱卫的精神产物,并藉由宗教、国家等现实形式反过来压制主体的意识自由。在黑格尔的整个思想历程中,对于"实证性"概念的批判构成了其"异化"思想的重要来源,为其精神哲学体系构建了初步的理论雏形,明确了其历史与政治经济学阐释的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17.
当代民族主义的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主义是贯穿整个90年代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在我国大量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由于缺乏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进行类别分析,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陷入了严重的概念混乱之中.本文结合近年来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部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等6种民族主义的类别判断.以期引起对科学使用"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论《太平经》的“寿—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经典之一,它的宗教思想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也包含了丰富的美学观点。以生命为美、以“寿”为美,是它的美学思想的最核心内容之一。“守道”可得长寿,是其美学判断标准极为主观化、生之美可以向“内”追求的独特的宗教思想依据。这一思想,与西方的(包括西方宗教的)生命美学观区别明显,对中国美学思想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Utilitarianism"即汉语表达中的"功利主义"。近代学者梁启超、胡适等将这一概念引入墨家思想的研究和阐释之初,始以"实利主义"或"乐利主义"的形式出现。直到严复、吴虞试图打破"功利"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贬义"色彩,以及冯友兰的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影响,"功利主义"这一提法在墨家的思想研究中才被正式确立,而对墨家"功利主义"思想的研究也在学术界中成为习惯,鲜有异见。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通过对宗教经验发展历程的分析 ,批判了旧宗教的“拟人化的上帝观” ,提出了自己对宗教的一种新的看法与理解———宇宙宗教感情 ,并指出这种新宗教有着旧宗教所没有的职能与作用。爱因斯坦的这份宗教感情、人文关怀与他的科学精神并不相悖。他从独特的宇宙宗教感情出发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双重文化价值观。这种双重文化价值观在科技异化现象盛行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