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其要旨是解决“回到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是针对整个哲学史的前提所做的追问,又是为了克服现代人日常生活的无根感受而发,因此是一个俯古察今的大问题。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通过对存在问题和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和世界问题、世界问题和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和真实超越问题的逐层考察,展示了一条“回到形而上学基础”的路。  相似文献   

2.
梁海艳 《理论界》2007,(5):187-18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最喜爱的小说联播”问卷调查中,《平凡的世界》名列榜首,在《出版广角》杂志社的“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评选中,它也成为3部有幸进榜的“新时期”小说之一。《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具有较为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作家在创作中注重凸显身处底层的平凡人物与苦难的顽强抗争,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奋起的不屈精神与挑战意识。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阐述了《平凡的世界》所展示出的“不平凡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阐述了生存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之单面的特点,这样的人丧失了真正的需求和自由,在科学技术横行的现代工业社会中迷失了自我。这正是电影《楚门的世界》中主角全部生活的写照。社会控制的新形式、大众文化、全面管理的语言促成了单向度人的形成。虚假中的真实激发了单向度人的另一种潜质。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楚门最终拥有了否定的向度,逃离了虚拟的世界。单向度的人之逃离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消除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4.
物与物化及其批判是解读《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视角。《宣言》中蕴含着丰富的物化批判思想,值得深入挖掘和剖析。当前,交换价值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倾向使价值观建设面临拜金化、虚无化等诸多困局。对《共产党宣言》物化批判思想进行剖析,就是要努力冲破物化境遇的束缚,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构建真实共同体,在思想领域凝心聚力,回归真实生活世界,由此矫正存在的价值观偏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只是对《一个心造的幻影》所提的批评作一点申辩,无非是想说明以“幻影”一词,轻轻盖过高于说的问题是不妥当的。刘波同志既断言于“心造”,本文不得不在《再谈》之外,再补充引证一些材料,这次具体材料仅限于刘波同志自己的两篇文章,除《幻影》外,还有他批评吕正操的文章:《如何正确认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简称《关系》,载《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这两篇文章是作者为同一问题进行争鸣的,其中《关系》一文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材料,以此回答刘波同志固然相宜,而大家借此亦可略见一斑。为避免文字方面的纠缠,本文重点将放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龙协涛 《文史哲》2002,9(1):76-81
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主题、社会价值和艺术手法,学术界存在种种争论,聚讼纷纭。如果运用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就能获得一个新的读解视角。在不断开掘这两部书的美学意蕴方面,应提倡认同而不求同,存异而不逐异;或者说,毋须共同理解,但求各有卓见。罗贯中、施耐庵加工整理创作这两部书,只是做了从民间流传到文人创作的文本赋形工作,而被称为作品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则应理解为从民间流传、到文人创作、到接受传播这样一个动态的、完整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民主问题日益社会化,民主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剖析民主及其实践,将民主从各种思想迷雾和学术幻影中廓清出来,还其本来面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这是王子杰在他的专著《民主论》中所作的努力。揭示民主的阶级实质是《民主论》一书的重要内容。《民主论》认为,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8.
伟大作家曹雪芹的不朽巨作《红楼梦》所展开的艺术世界,就象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一样丰富多彩,特别是书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比现实生活本身还显得纷繁复杂。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和分析书中一个个典型人物形象,弄清楚作者的真正创作意图,是我们今天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戈德曼的名著《隐蔽的上帝》一书中 ,最著名的一个观点是赌共产主义在未来可能实现。社会主义从现实的实践变成内心道德律令式的打赌 ,这反映了资本世界历史全球化中的悲观情绪 ,但也生发出另一种不甘随波逐流的观念抗争。  相似文献   

10.
《型世言》与明代商品货币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型世言》是明代后期一部重要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其刊刻时间略晚于冯梦龙的“三言”,而与凌(?)初的“二拍”差不多同时。此书面世之后,未及再版就适逢战乱频仍,朝代鼎革,而流传于国外。其中部分故事虽被《三刻拍案惊奇》(又称《幻影》)及《二刻拍案惊奇别本》等清初书坊所编印的书收录,但既非原书全帙,亦多有残缺改动处;加之对该书作者竟系何人无从考定,故给人们  相似文献   

11.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我国催生乡村城市化道路以来 ,学术界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定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乡村城市化”的众多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 ,这对正确认识、辩证理解和深化推进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双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75-76,88
本文试从《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的反语讽刺来分析小说的人物塑造,以及在深化犯罪主题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是源于传统网络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MOOC用户的准确建模是实现个性化MOOC教学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探讨了MOOC用户模型的内涵,建模要求,重点讨论了贝叶斯网络技术在用户建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文化语义学”是个新提法。既然为新学科,自然有诸多基本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说明。从研究对象上说,历史文化语义学是以基本文化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意向世界及其历史;从研究目的上说,历史文化语义学是话语的正本清源和话语权的拨乱反正,在逐步确立起传统文化方法论原则的同时,为传统文化研究确立起社会历史本体论;从名称含义上说,历史文化语义学是探究历史的文化意蕴和文化的历史源头;从思想资源上说,历史文化语义学悠长而丰厚,它包括历史线索、个案范例和核心人物三个方面;从研究方法上说,历史文化语义学是历史和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些,构成了历史文化语义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神话以其隐喻的方式告诉我们,天地乃至生命之不完美是好奇的人类自己的选择。因为只有经由这种不完美崇拜,人才可能胸怀理想、探求未知、找寻真理、认识自我。与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找寻息息相关,这是神话自古至今一直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并始终为人们所需要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主要反映的是我国西周的社会人文等情况。从《豳风·七月》 ,《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小雅·大田》以及《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农事诗中可以看到我国西周的土地制度———走向封建化的土地国有制度 ,有公田与私田之分的井田制  相似文献   

17.
儒家之政治思想在民国时期的命运可谓大起大落,颇具戏剧性。由民国初年的“红”极一时,到五四时期的批孔风暴,继而又有以梁漱溟为首的现代新儒家的大力“复兴”。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仍以批判儒学为主导。  相似文献   

18.
扈尔汉家族是清初著名的军功世家,为清朝的崛起和统一全国做出了贡献。本文利用《鄂谋豁索哩地方佟佳氏佟氏世系谱牒》、《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及清代人物传记资料对扈尔汉家族的发源、迁徙、世系、重要人物及其军事功绩进行梳理和论证,进而展现出扈尔汉家族对清初政治、军事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一种已经形成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与世界的现实状态是否一致。而被传统哲学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既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违背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精神。现实世界不同事物在“一与多和多与一”即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差异统一规律,才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真正的实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