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是学校本看优化资源、强化特色、提高水平的原则,通过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和弓l进高水平创新人才,于2006年组建的西部高校首家物流学院,也是全国“211工程”建设大学中创立最早的物流学院之一。学院现有物流工程系、物流管理系,拥有物流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物流工程本科专业,下设物流工程研究所、物流优化与信息研究所、物流经济研究所、物流设备与技术研究所和逆向物流研究所等5个研究机构,建立了交通与物流规划研究中心、资料信息中心、全国物流师与国际注册采购师认证考试中心等3个中心以及物流工程、物流系统模拟等专业实验室,在校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达到140余人,本科生170余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多层次物流专业教学科研体系。物流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2人、副教授3人,获得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2%。近几年,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20余篇;出版了《物流系统规划》、《现代物流学》、《物流经济》、《生产与运作管理》等专著教材10余部;先后主持和承担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铁道部、四川省及其它省市科研项目和事业单位委托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仓库中多重目标的复杂搬运及堆垛任务,设计了一款光电分拣搬运机器人。该分拣搬运机器人以STM32F103C8T6 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采用灰度传感器SEN1595识别地面标识,通过颜色传感器GY 33识别物料颜色;机械臂与末端夹取机构利用PDI 6221MG舵机驱动五自由度 小型机械臂,在保持末端处于垂直状态下,平稳抓取物料并存放至搬运车腹部的中心转盘内;仓储分拣机构通过PDI 6225MG 300舵机驱动中心转盘转动至5个 档位;采用LV8731细分器控制步进电机MG42S1,驱动车体行进至目标堆垛区域;通过机械臂夹取转盘内的物料,结合堆垛辅助机构完成堆垛任务。在搬运工程赛 项实验平台任务中,系统测试成功率达96%,满足使用要求。通过该分拣搬运系统可提高分拣运输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改善物流仓储工作中人工依赖性较高的 现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竞争的态势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更是服务竞争,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物流成为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商品信息的输入大多还是通过条形码,条形码的使用为销售渠道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提高了交易的自动化水平,但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多和工作环节的增加,条形码的弊端越来越明显,RFID技术能够克服条形码存在的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完善,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RFID技术做了简单的说明,指出了RFID技术的优点以及对物流管理的作用,最后分析了RFID在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天线的设计会影响整个RFID系统的功能。为增大RFID在物流仓储中的识别区域,保证一个较大区域内稳定的标签识别率,阅读器天线需要在一个较大面积内产生一个均匀的磁场分布。通过设计出一种偶极子反向电流对阅读器天线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测试仿真发现:适当调整新引入电流的相位,增加偶极子对数,可以提高天线区域内磁场分布的均匀度,增大识别范围,消除识别区域的"识别盲区"。该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天线的中心频率为915 MHz,对于-10 dB的端口反射系数的带宽范围为900~945 MHz,增益达到了6 dB。  相似文献   

5.
CIMS是结合最新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企业管理技术的综合系统工程技术,其目的将设计,制造,管理各领域中建立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起来,形成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在实施CIMS工程时,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计算机系统普遍存在机型,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异构环境问题,因而选择良好的集成平台和构建合理的系统体系结构,实现各部门异构环境的集成就成为实施CIMS工程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针对某公司CIMS系统中关键问题,综合应用CORBA技术,客户机/服务器技术,各务处理技术,ODBC技术,构建CBMCSA (CORBA BBased Multi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的多级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为建立分布异构环境下的CIMS信息集成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F公司装配车间物料配送系统存在配送效率低、仓库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采用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法 进行物料配送方案的设计。对于新配送方案中尚未确定的参数值,通过VB编程建立仿真模型,并采用正交试验选择了 较优的线边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装配线的停线率,采用微调法进行仿真试验,最终确定了满足 该物料配送系统要求的参数值。研究表明,新的物料配送系统能够大大降低装配线停线率和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料配 送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提出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概念,从而使企业物流成为一个闭环的系统,并且根据物料流的不同流向,将企业绿色物流分为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分别进行绿色技术研究,本文还分析了企业绿色物流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企业绿色物流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物流中心在建立物流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时,往往单纯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建立企业的编码体系,忽视了物流管理本身的特点,文章根据物流仓储管理的特点,分析了物流中心货物编码中储位编码和货物编号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货物群别式等四种储位编码方式和数字分段法等六种货物编号方式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Windows NT系统下,建立一个真正的Windows98无盘工作站的网络系统比较困难,但可以利用一个Windows95无盘工作站系统来仿真Windows98无盘工作站.首先要规划好网络的结构,成功构造安装Windows95无盘工作站,再在Windows95无盘工作站的基础上,安装IE(4.0/5.0),然后修改启动画面logo.sys的内容,使之成为仿真Windows98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工况环境下异常条形码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提取与BP神经网络协同作用的异常条形码判别方法。首先,为有效对条形码图像特征进行表征,从图像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特征、曲线特征、纹理粗糙度、纹理灰度特征着手,建立条形码识别的特征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以LM-BP神经网络为核心的辨识框架对条形码特征进行训练和辨识;最后,通过模拟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生产自动化系统现场的条形码图像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特征提取与LM-BP神经网络协同辨识的方法能有效对条形码状态进行识别,其识别精度可达88. 29%。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物流分拣效率,提高分拣系统稳定性,提出基于PLC控制的双向滑块式物流分拣系统。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进行双向滑块式物流分拣控制律设计,通过双向滑块式物流分拣控制的特征量对象模型和模糊约束对象模型计算,同时在功率外环作用下,得到物流分拣系统的虚拟同步控制频率响应量。在虚拟同步频率响应控制下,根据双向滑块式物流分拣序阻抗模型进行稳态调节,构建双向滑块式物流分拣系统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分别由软件模块化和硬件模块化构成。最后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双向滑块式物流分拣系统人机交互性较好,系统稳定性较强,提高了物流分拣效率。  相似文献   

12.
CIMS数据库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者CIMS应用示范工程开发的实践 ,提出了CIMS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并对其数据分布、数据安全保密机制及其实现、数据共享等具体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开发CIMS的情况,分析了CIMS的复杂系统特性,提出了要用系统工程方法开发CIMS的观点,并阐述了一些如何适合国情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中心在建立物流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时,往往单纯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建立企业的编码体系,忽视了物流管理本身的特点,文章根据物流仓储管理的特点,分析了物流中心货物编码中储位编码和货物编号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货物群别式等四种储位编码方式和数字分段法等六种货物编号方式以及应用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5.
应用MATSim(Multi-Agent Transport Simulation,多智能体运输仿真)技术,研究微观仿真和基于智能体的方法在交通政策分析中的应用.将货物运输车辆整合到MATSim运输仿真软件,建立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货物运输调度模型其中,将物流决策Agent分成运输服务提供商Agent和承运商Agent两类.这种货物运输调度模型,通过多智能体运输仿真迭代运行,得到了将货物从起始地运往目的地的最佳物流决策及行驶路线.应用案例分析,虚构一个货运经营商,为客户提供运输服务,验证了货物运输可以在不同的运输条件和政策措施下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CIMS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结构组成的分析,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特点阐明了在内蒙古发展CIMS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内蒙古制造业发展策略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福建港口物流业的集聚水平以及福建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虽然福建港口物流业的集聚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集聚度仍不够高,港口货物吞吐量与外贸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就港口物流对外贸发展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港口物流与外贸发展之间存在着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以及集聚和出口竞争效应。为了促进福建省港口物流业与外贸增长,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以及物流人才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和客户的综合视角出发,考虑顾客对物流服务的感知质量以及物流企业本身的运作能力,构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运输型物流服务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货物完好率、准时率和个性化增值服务等为影响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严把质量关、选择合适的运输包装、引进高技术物流系统设备以及加强与顾客沟通则为相应的具体措施。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物流企业自我评价以及外部评价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思想方法、信息集成、结构功能、系统层次等方面探讨了成组技术系统与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关系,并提出了高级阶段的成组技术系统加上CAQ系统即构成一个制造CIMS的观点,说明了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一条可考虑的有效途径,是实施不同水平的成组技术系统,逐步向CIMS过渡。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欧班列货物的集散和其他区域进出口贸易的相关问题,基于空间视角,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各个中欧班列始发城市的物流联系强度,根据各个城市的空间物流联系强度、物流质量值以及最大引力线对区域内的节点城市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区域内中心城市,并利用断裂点理论结合ArcGIS10.0确定中欧班列始发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物流辐射范围。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始发城市物流联系方向为南方沿海城市朝内陆延伸,武汉、郑州、合肥等内陆中心城市物流方向朝四周发散,南方沿海城市的联系总量在物流联系强度总量中较大;中欧班列始发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不均衡,一级和二级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同时物流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差异,东部和中部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提出了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发挥核心物流节点优势、充分利用物流联系网络和提升运输服务质量以减少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