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幽默大师,对幽默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认同幽默文学的社会价值,且都对幽默文学进行了探讨,对中国究竟有无幽默文学看法不一。在创作中对幽默文学的社会功能体现也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二人在文学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后来的评论者对两人的创作褒贬有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林语堂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2.
刘勰出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对幽默文学持的是轻视的态度 ;他过于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而忽视其娱乐价值和情绪价值 ;他对当时已初具规模的幽默文学现象的概括是不全面的 ,对纯粹逗笑的笑话幽默一味排斥 ;他对性格机智诙谐的幽默家的人格持鄙视态度 ;其幽默文学批评观助长了儒家载道文学观的声势 ,进一步把幽默创作推到俗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阵营里去 ,不仅阻碍了后世正统文人参与幽默文学创作的实践 ,也妨碍了幽默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30年代幽默文学兴起,这是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所引起的一系列骤变中的一个。作为幽默文学的倡导者,林语堂的幽默观和他的艺术观一样,都是这次骤变所产生的新质。林语堂以他的幽默、性灵和闲适著称于海内外,于是便引发了各界不同的声音。在解读林语堂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他的悠闲与幽默,其实他战斗性的一面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4.
老舍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他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剧本、曲艺,还是杂文,字里行间都透出一股浓浓的幽默气息,闪烁着强烈的幽默光芒。其独特的幽默风格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蕴涵辛酸的幽默;饱含同情的幽默;婉而多讽的幽默。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是第一个将英语中的Humor译成中文“幽默”的人,他是中国幽默文学的倡导者,他也是沟通中西方幽默观念的桥梁之一。“幽默”是林语堂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幽默观在林语堂的艺术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分三章解读林语堂的“幽默”。第一章论述了林语堂幽默观的内涵:自由独立的思想,宽容超脱的胸怀,闲适自然的情愫。第二章论述了其幽默作为一种文学实践。第三章论述其幽默作为一种人生姿态。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林语堂幽默观的意义,林语堂的幽默达到了艺术境界、学术境界和人生境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国外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撷取国外学者关于幽默和幽默教学方法的部分文献资料,对比、综述关于幽默及幽默教学法的定义,使用幽默教学法的益处,幽默教学的可选方式,使用幽默教学法的注意事项等研究结果,以期有所借鉴.研究表明,适度使用与教师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幽默教学方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幽默性散文,是二十世纪台湾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散文处处可见林语堂幽默大师的影子。他从提倡幽默,到台湾散文的幽默,之间有着牵连不断地关系。林语堂的软幽默、硬幽默和智性幽默在台湾众多散文家中得到承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文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否定、不断创新的历史。然而其幽默传统却以蓬勃的生命力贯穿始终。"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著名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富于想象力、诙谐幽默开创了美国幽默传统的先河。这篇小说运用夸张的手法、惟妙惟肖的比喻把作者的幽默感推向极致,并对后世美国文学的幽默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幽默技巧数不胜数,古今中外的幽默题材中,诡辩因为容易出奇、出巧、出怪,常常与幽默形成的原理和内部机制暗合,成为主要的幽默技巧之一.它虽然历来不受人们欢迎,但是作为幽默的素材和手法却大有用武之地.本文从幽默中最常见的诡辩术入手,举例分析说明了诡辩运用于幽默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0.
浅谈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幽默.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幽默有一部分是无法翻译出来的.鉴于目前翻译界关于英语幽默语言汉译问题的讨论较少,本文欲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论汉字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汉字的形成、发展与中国文化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古代巫史为代表的精英文化直接促进了汉字的形成;在发展中又与儒家文化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文化;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受众体使汉字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2.
汉字蕴涵丰富的婚姻文化信息。“姓”、“舅”、“姑”蕴涵了远古群婚制度,“家”、“室”蕴涵了对偶婚制,“媵”、“妾”、“姒”、“娣”蕴涵了多妻婚制。“婚…‘、娶”蕴涵了古代社会的掠夺婚俗,“嫁”蕴涵了买卖婚俗,“媒”、“妁”蕴涵了包办婚俗。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文化基因是指与人类文明进步思想密切关联的一种集体主义文化理念,这种理念起源于人的自然性,它是人类从自然性到文化性合乎逻辑的发展。它有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两条发展路径,这两条路径在马克思那里得到第一次交汇,于是融合个人利益因素后,集体主义文化理念得到了充分完全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史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在于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先进文化,都具有先进性、现实时代性、民族性和开放性等。其个性在于和谐文化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具体表现在有自身的文化内容、价值取向与发展目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玉的产生有着悠久历史。先秦两汉时期,随着社会对“玉”这一事物的关注及认识的深入,用以表示玉名称及其特点的某些词语亦在词义和语义上有了相应的发展。作为一种成词的模式,这些词语在结构上和语义上都带上了隐喻化的修辞意味,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在四十年代的创作呈现出新的探索姿态,他试图超越以往乡村与都市的固有价值体系,而寻求一种建立在两者结合基础上的人性形式,它包括主体性人格的构建、在文学的功利与无功利之间寻找平衡并建立起新的生命信仰等几方面内容。这一价值追求是在传统的转型与现代的反思之间展开,它既蕴涵着古老民族传统的优秀内核,同时也体现出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可喜收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语探源》是从文化史角度对近代汉字新术语生成问题作全面考察的国内第一部较大型著述。它从中、西、日文化互动中揭示汉字新术语生成之源,凸显出汉字文化在中国、日本近代文化转型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对日源汉字新语的形成、入华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推进了相关研究;在中国近代重要概念的由来、形成问题上也有可贵的创获。  相似文献   

18.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录早期蒙古史的编年体史学文献,在这本记载成吉思汗家族以及早期蒙古社会发展进程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蕴含其中的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它体现在“孝道”、“忠诚信义”、“男尊女卑”、“团结自强”等诸多方面。这些思想渗透于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之中,积淀为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对日本文化而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因此,在这近两千年的时段里,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由中国流向日本。在这种“文化的生命运动”中,自然也要发生“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融入日本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空间的一种伸展现象;日本文化吸纳汉字,而吸纳是有选择的,所谓在空间上有“伸缩”,在内容上有“消长”,这从“店、馆、房、屋”四个汉字中可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洛阳水席与民间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水席是豫菜的一个分支,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其每道菜,都是民间传说的历史。同时,水席的每道菜都是文化的,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