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红色博客”: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红色博客"的高校思政教师思政教育网络日志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这种新的思政教育形式既带来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新契机,也引发了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考.文章通过分析"红色博客"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后认为,任何思政教育的创新不是以改变或淡化意识形态为代价,而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指南。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必须结合高校学生的群体特点和心理特征,注重以学生为本,拓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其创新的具体途径包括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教育方法创新和建设正面引导性校园文化的教育载体创新。  相似文献   

3.
红色资源是极其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要充分挖掘驻地的红色资源.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的有力武器,也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教育目标的同向性、教育资源的同根性和教育功能的互补性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础.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嵌入红色元素、在校园活动中渗入红色主题、在校园建设中引入红色资源平台是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论述红色文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它不仅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还承载着优良作风的传递.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指出红色文化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提供精神支撑,红色文化融入能够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思政课是...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审美教育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审美教育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首先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承继和实践精神的光大上;其次还表现在审美教育探索中解放诉求的强烈和人文关怀的自觉上。中国当代学者在审美教育问题上的探索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教育思想,不断推进对审美教育性质、特征的思考、论析。审美教育的独立性、特殊性日益凸显,审美教育领域不断扩大,审美教育范式出现了新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建设高质量的“大思政课”,不仅需要丰富和拓展思政课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资源、教育形式,而且需要从方法论意义上对思政课进行改革与创新,真正做到善用“大思政课”。“大思政课”作为对传统以“学校小课堂”和“思政课”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要实现方法论层面的创新,需要有对“大思政课”方法论根据的理论自觉,即要有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历史事实和道理论述相统一、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统一的方法论根据的理论自觉。坚持这三个方法论根据的理论自觉,对于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确保“大思政课”建设的正确方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宋一 《中南论坛》2009,4(1):66-6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从文化自觉的内涵看,文化自觉是从文化与实践的关系角度上的理解,是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角度上的理解,是从文化与创新的关系角度上的理解。从文化自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文化整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文化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当前,需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以文化自觉为途径,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以文化自觉为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理解、接受、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个体价值维度。从社会价值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过程;从个体价值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却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优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主体能力的过程。据此,准确理解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人物志》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人才的专门论述,其中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校道德教育乃至公民道德教育不无启发.当下的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纠正.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应该切实把课程思政化落到实处,使教育现实化、精致化,关注到每一位受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防止学生走弯路甚至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以促成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为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手段。在高校思政课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促进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有新的生命增长点。同时,它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并筑牢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家国文化、君子文化都与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契合,是我们推行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关键素材。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特点,并尽量运用自主探究模式促成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认同。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产生于社会形成独立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之后,经历了由社会化、规范化到人本化的历史演变,面临着人口服务、劳动关系、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社会稳定和公共精神等现实挑战,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关系、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中所具有的政治保证、力量凝聚、调节整合、稳定控制、主体培育、激励引导等功能的总和,具有价值性、人本性、柔软性和潜隐性等特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须经过认识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整合等阶段,遵循社会适应、要素协同、神形统一、同步递增等规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系统和实践系统。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依赖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认识和关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关注人性需求的伦理角度出发更多体现尊重个性、人性,在伦理关注的基础上探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而紧迫的前沿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呼唤科学有效的实效测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需要加强实效测评标准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测评标准的建构能够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下,建设好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15.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当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效果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心理教育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初级、最低起点的教育,同时又是最深层次的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作用的发挥。研究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高校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探讨加强学生干部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影响,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许多的挑战。面对这种现状,本文从指导思想、教育策略、引导方法、思想观念和思政队伍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惟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把它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开放性、主体性以及建立公民学习信仰的目标定位应得到突显。为此,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终身教育的社会氛围,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思想政治终身教育的方法创新和途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如今复杂多变和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采取传统的显性模式,既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实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校园网络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