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个体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Beck抑郁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外向型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以及各类别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因素;抑郁的消极态度、躯体症状和操作困难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其次,其中抑郁类别中的疲劳和忧愁心情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大;而自尊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很小一部分的变异。结论: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针对这些个体的影响因素,培养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自尊、自我效能的现状以及相互关系。方法:以西安石油大学的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人格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用对比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状态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差异,其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而内外向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自尊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而自我效能与非贫困大学无显著差异;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自尊对其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以及自尊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四个变量可以较好地预测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其预测程度大小顺序为内外向、神经质、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贫穷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应对方式、控制点、成就动机、自尊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对贫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影响;同时对今后贫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本课题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和人际关系量表对成都域内12所大学的97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成都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2)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3)自尊和人际关系困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的:探讨农村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与幸福感量表对两所学校的927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校、年级、成绩、父母感情、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结论:农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教育环境、年级、学习成绩、父母感情、自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当前医生主观幸福感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医生主观幸福观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因素(职业压力、医院管理制度、医患关系、工作家庭关系等)和主观因素(人格特征、压力应对方式、成就动机程度等)。据此,分别从医院管理层面和医生个人层面,就如何提升医生主观幸福感进而创造更好的医疗体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感恩和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生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VIA-IS中的感恩子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Rose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闽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426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女生感恩倾向显著高于男生;(2)感恩、自尊与幸福感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3)感恩对幸福感影响显著,自尊在感恩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感恩显著影响幸福感,自尊在二者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当今医学研究生幸福感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南京医科大学260名医学研究生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博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活满足和兴趣、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因子均高于硕士研究生;不同年龄组的研究生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以及松弛和紧张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学历以及年龄段差异对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整体性评价,它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本文从家庭、学习、社会关系、人格特征、自尊等影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式的问卷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海南省7所高校的3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差异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四种人格类型中,多血质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高,抑郁质最低;且社会支持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趋于一致。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神经质性、内外向性和家庭外源性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更强的影响力;神经质性对主观幸福感只有直接的影响,而内外向性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可以通过家庭外源性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问卷、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2 39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与青少年不同自我同一性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正向预测成就型、延缓型、弥散型状态,负向预测早闭型状态;2)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有直接显著的负向影响;3)网络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正向预测效果;4)在网络社交媒体使用下,自尊联结不同类型的同一性状态形成序列中介,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作用效果不同,自尊和成就型状态的序列中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效果,自尊和延缓型、早闭型、弥散型状态的序列中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硕士研究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普遍不高。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并依性别、年级、生源地、健康及婚恋、学校及专业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而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是影响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存在着样本代表性不强、测量工具信效度不高、研究内容不全面、结论相互矛盾等问题。今后关于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应沿着创新研究思路、拓宽研究路径、扩展研究内容、提升研究质量、注重研究规范、提高信效度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中学生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对300名中学生采用感恩量表GQ-6、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尊量表进行问卷测量,使用EQS软件构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2)自尊在感恩和幸福感之间呈现部分中介作用,效果显著。得出结构方程模型支持自尊对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性评估,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因素、学习因素、社会关系、人格特征、自尊、控制感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提高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包括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初中生个人方面.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性别差异;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成就动机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幼儿园教师胜任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幼儿园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福建省302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园教师胜任特征总体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不同教龄的幼儿园教师在胜任特征上存在差异;3)幼儿园教师胜任特征、积极心理资本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4)幼儿园教师胜任特征直接作用于教师主观幸福感,同时心理资本在幼儿园教师胜任特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人格特征与金钱态度及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可以考察金钱态度是否能够中介人格特征的作用。采用金钱态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97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格特征对总体幸福感的回归系数显著,加入金钱态度后,人格特征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金钱态度中只有维持—保留和不信任两个指标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人格特征能够预测总体幸福感和金钱态度,而人格特征对总体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会部分的被金钱态度所中介。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等,调查南京市三所高校236名大学生,考察其内外倾、神经质(情绪性)、精神质这人格三维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人格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1)内外倾人格特质受生源地(成长环境)的影响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多偏外向;(2)学习压力与神经质维度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学习压力越大,情绪越不易稳定;(3)不同层次大学生神经质(N)维度间差异显著;(4)健康状况自评不同者在内外倾、神经质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5)大学生的经济状况等未对人格各维度产生显著影响;(6)大学生的外倾性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神经质(N)得分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得分之间呈中等程度明显负相关。可见,大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以农村地区440名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指标、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标(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人格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 结束留守年龄小于10岁的积极、消极情感得分,5岁到10岁的生活满意度得分都显著高于大于10岁的留守儿童;(2) 结束留守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积极、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 中介分析表明,人格神经质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结束留守年龄是影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人格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339名免费师范生,探讨个人自尊、集体自尊、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结果表明: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个人自尊和社会支持处于较高水平,集体自尊处于中等水平;个人自尊、集体自尊、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个人自尊、集体自尊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个人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最大,集体自尊次之,社会支持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