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项研究在跨文化语用学和语际语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英语恭维语及回应的语用教学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学习者的表现是通过DCT问卷对恭维语句法结构、恭维语语义结构和恭维语回应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教学对恭维语常用句型影响显著;对作为肯定性评价的语义主要载体的形容词和动词的选择方面没有明显的作用;在恭维语回应策略使用上,对被试采用多种方式避免自我表扬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道歉言语行为中的道歉策略和道歉回应策略,设计研究问题和方法,分析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包括英汉道歉策略分类、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频次和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分布。对道歉策略和道歉回应策略分别进行归类。定量调查结果显示出英语本族语者在道歉时比汉语本族语者显得更为直接,而在回应道歉时更为简洁;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道歉和回应道歉时受到英语国家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英语倾向,但在道歉策略的使用方面不如英汉本族语者自如。  相似文献   

3.
恭维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其内容、使用场合和形式和回应方式都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比,英汉恭维语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正确运用恭维语以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4.
称赞语及其应答语是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言语现象之一,是一种功能复杂的言语行为。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利用百分比统计定量分析对比数据发现:高职高专女生更多地使用直接称赞,而男生更倾向于使用间接称赞、不称赞和不反应;能力在称赞话题中所占比重最大;在回应称赞语时,女生更多地选择接受称赞,而男生较多地选择不接受称赞或不回应。这些差异可以从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背景、社会文化环境等角度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5.
恭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已引起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他们对恭维语、恭维话题、恭维应答策略以及恭维的性别差异进行了一定研究。在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恭维语的调查中发现,汉语语境中恭维在恭维语言使用以及恭维应答策略方面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6.
恭维是交际中用于维系交际双方和谐关系的言语行为。恭维语亦称称赞语,在人类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从英汉两种语言中恭维语的表达方式、恭维语的内容和对恭维语的应答方式三个方面做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操英语者和操汉语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他们在使用恭维语时的表达方式、内容和应答方式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差异,对恭维语的使用也是如此.在恭维语的使用中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恭维语的句法形式、词汇选择、话题和恭维语反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剧中拒绝言语行为的分析,探讨拒绝实施者的年龄、起始语、社会距离、社会权利等因素对拒绝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人在拒绝他人时直接拒绝策略与间接拒绝策略使用情况相似,但倾向于使用间接拒绝策略.拒绝策略的使用受到请求、建议、邀请和提供等不同的起始语的影响,在拒绝要求、建议和邀请时首先采用的策略偏重于间接拒绝策略,但在拒绝提供时,倾向于采用直接拒绝策略.在社会距离与拒绝策略的关系方面,本研究印证了Wolfson提出的U型理论,同时社会权利对美国人的拒绝言语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研究汉语书面恭维语篇的性别差异现象,语料来自于同学问的互评语篇,共计64篇。文章首先回顾恭维语的研究史,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然后对所研究的语篇中恭维形式、策略和功能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句内结构层面上,女性使用积极意义的评价词、强化语和第三人称指向形式的频率高于男性,且差别显著;在语篇层面上.女性使用恭维策略的频率要高于男性。此外,女性之间的恭维行为作为一种特殊形式而存在。这说明,被恭维者的性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恭维语的形式、策略和功能。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文章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并且就其中体现汉语特征的方面展开讨论。最后,文章结合普遍论和相对论的观点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对讨论结果在语言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作了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10.
恭维语回应中的语用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西方礼貌原则入手,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恭维语回应中言语行为的使用,分析这一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类型,并分析导致语用迁移的因素,从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与语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