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还坛神探源     
还坛神探源雷翔“还坛神”活动中.自述起源处不少:“六曹会上.玄黄启教、罗公师祖、赵侯法王、五通圣主、五通法主……湖北启教、众朝祖师……来龙山、感应坛、巫启法官……”凡重要仪式,必有“请师”内容;凡“请师”.必述源流.内容大都如上.主持“还坛神”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新天地》2007,(2)
1951年,年仅17岁、英姿飒爽、身背萨克斯的范圣琦从哈尔滨来到北京,成为中国铁路文工团最年轻的团员。同年10月8日,团里周年庆祝,请来了赫赫有名的电影导演谢添。谢添即兴表演了口技“启瓶子”,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当时的范圣琦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用他的话讲“不敢巴结”,但谢添却在这个年轻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以美启真”的含义、作用、途径三具方面论述了“以美启真”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为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2005年10月24日,“庆祝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年暨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会议”在国关学院大楼“秋林”报告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再谈通变     
通变是《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之一,“通”首先指客观上过去与当下之间具有连接性,流动性,当代写作与前在文学具有同一性。变有变化,变通等义,指当代写作与前在文学的非同一性,非连续性,指当下的创造性。同时,变和通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刘勰的“变”不是随意的标新立异,而是在“通”的基础上的变。同时要以“变”补“通”,以“变”纠“通”,以“变”救“通”。要通过“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和“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达到真正意义的通变。  相似文献   

6.
任运富 《社区》2009,(13):52-52
近日,重庆市万州区被纳入了为空巢老人安装“爱心通”呼叫器的试点,来自牌楼、太白等5个街道的300名空巢老人,先期领到了“爱心通”电子设备。“爱心通”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服务中心根据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整合了社区、周边的家政服务、水电维修、餐饮购物、卫生保健等几大类型的服务。空巢老人需要服务时,只需在“爱心通”上按下“5”键,  相似文献   

7.
“清谈”上承“言意之辨”,下启“隐秀”论,是“中古诗歌谣言转型”中关键的、必不可少的一环。“清谈”不仅为语言论及诗歌谣言论提供适宜的生长、发展空间,而且它在日常话语实践中提出的许多观点,推进了诗论家对诗歌语言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感通是中国哲学中用以表示人、物、理、事等发生某种勾连活动及其呈现状态的观念。感通论贯穿于儒家哲学主线之中,儒家心性论的主流思路揭明了感通之于心性开显的意义,即感通是心性本体的自身开显机制。感通中,观“心”即“无心”,“见”(现)天地万物之因缘整体无碍;观一心即万心,人心皆有其本源情感显现之根源,不待而与他心相即,观这“人间世”的一切境界皆“在感通之中”,见人我、物己无碍;从而,在存在观法上为个体奠立积极的生活姿态。生活相续而感通不已,观心切转的发生契机必就任一心念而言,并在实际的感通历程中具体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贺福年 《社区》2008,(10):16-17
有着20年党龄的党员谢建国曾是一家纺织厂的厂长,退休后,他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的一名“安康通”助老服务员。“安康通”具有紧急呼叫、居家生活、信息咨询三大功能,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电子保姆”。谢建国就是这个“电子保姆”的保姆,他管理着502只“安康通”。每天一早,他带着工具包,戴上胸卡,骑上自行车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到了小区先去居委会告知今天要到哪几家走访,然后到前一天已预约好的用户家里,套上塑料鞋套检查“安康通”设备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拓宽加深六朝史的研究──“庆祝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胡嘏,陈中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主办的“庆祝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11月26日至28日在苏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是基于20世纪人类“比较意识”的世界背景之上的,是首先有了跨国性的“比较文学”的复兴与发展,然后才有深受这种“比较文学”刺激和影响的本土性的“文学比较”的自觉与深化。本文概观了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的成绩与不足,归纳出其较前有所不同的,注重“立新”的建设性特征:广、深、新、通等,并认为,正是在“广、深、新、通”诸方面.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有待进一步加强.以臻“通”境。  相似文献   

12.
三千年悠长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富的文献,说是浩如烟海并不夸张。就整理而言,我们前人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集成”、“百子全书”、“三通”、“六通”乃至“九通”、“十通”,更有“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等,成就之大,可能也是举世无双的。但时至今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是非常巨大的。整理古人留下的这些辉煌的文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从夏商周三代以至满清,以王朝更替为特点的历史已经结束,这样的时代以后不会再有了。三千多年的…  相似文献   

13.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西北大地上,活跃着一支驰鸯近百年的大型武术流派“马氏通备武艺”。基于四十年研习通备武艺的认识和理解,对通备武艺的缔造者、实践者马风图宗师的武学成就和贡献作一系统阐述。旨在让社会进一步了解通备武艺,挖掘和创新“通神达化,备万贯一;理象会通,体用具备”为宗旨的“通备”神韵,使之让它在和谐社会中惠之于民。  相似文献   

14.
“启棘宾商”是屈原《天问》中最为难解的诗句,历代注家众说纷纭而不得要领。在全面解读古今各说的基础上,合理取舍,锐意立新,从音乐角度出发,综合新解“启棘宾商(帝)”的联贯之意为“(夏)启用棘乐宾祭女祖(涂山女)”。对《天问》诗句“启棘宾商(帝),九辩九歌”之意也进行了新的演绎。  相似文献   

15.
以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西晋竺法护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及刘宋宝云译《无量寿经》这三部异译经为例,首先对其中的讹、脱、衍、错进行了校勘。再结合中土文献考释了《汉语大词典》失收的“面类”“端圆”“愦就”、《汉语大词典》义项不全的“适莫”、《汉语大词典》所举例证偏晚的“贪餮”等六个语词。最后对具体的通假现象如“裁”通“才”、“造”通“曹”、“那”通“奈”、“匮”通“遗”、“施”通“势”等五组通假作了论述,不仅勾勒了通假范围扩大的轮廓,而且归纳了利用这三部异译经可印证的十组通假。文章着重于从微观的角度来论述同经异译在校勘、语词训释及破解通假等三方面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指出利用同经异译进行语言研究时应结合其它材料,应考虑同经异译情况的复杂性,慎重地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说探析王佃启唐殷在《河岳英灵集》中,独以“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来标举高适诗歌的艺术风格,诗评家皆以为所见极是。“胸臆语”与“气骨”“文理情用,相为内外”,“气骨”自“胸臆语”而出,“胸臆语”由“气骨”而成。诸家文章多有谈及适诗“...  相似文献   

17.
学贵有疑。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有疑到无疑,又到有疑”的能动过程。“疑”是人动脑思考的结果。读书有疑方才有问;通过问,解决疑,反过来促进思考,产生新的疑问,求得新的提高。传统教学法中的启发式教学也讲究“挑疑”,即通过教师启发使学生产生一个个疑问,然后找到答案。它的教学过程是“无疑——有疑——无疑”的教学过程。启发式的理论依据是孔子的“不启不发”,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老师通过启发使学  相似文献   

18.
由“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构成的庄子“言意之论”,是建立在“体道”基础上的。它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不无偏颇,但揭示了审美创造与欣赏的内在规律,丰富了我国古典美学理论,对中华民族审美趣味和特征的形成有导源启流之功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敦煌文献表状笺启中“右”的含义进行了考察,认为“右”与后面用于自称的词连在一起不表“自称”,也不表“谦称”,而应该是指官员具体的官衔、姓名,所以应单独标注,否则可能会使人产生误读。这种单独标注的“右”表示“如上、如前”的意思,它紧跟在官衔、姓名之后,指代写表状官员的官街和姓名。  相似文献   

20.
“父亲”义的称谓词在《醒世姻缘传》中有“爷、爹、达、父”等几个。“父”是一个历史悠久,并带有书面语特征的词。“爷”是唐代至明代的通语词,正从北方衰退。“达”是来源于少数民族的词语,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爹”和“达”本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汉化而成为北方方言词,现在已成长为新生的通语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