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基本立场的转变,体现了他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态度和主张.在罗尔斯看来,当代政治哲学应该抛弃形而上学的追问方式,即在多元主义条件下政治哲学应该回避、搁置形而上学而致力于一致性的共识.罗尔斯的政治哲学转向既是对普遍性和相对性的超越.也是对当代民主社会政治合法性的说明,更是对政治哲学本身的存在合理性的辩护.因此,罗尔斯的政治哲学转向必将开启一个政治哲学研究的当代视角.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理性"的界定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tional(理性的)与reasonab le(合理的)是罗尔斯政治哲学的基础关键词,但中译本《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对这两个词的译法刚好相反。文章首先指出这一翻译上的混乱并做了适当更改,然后通过考察罗尔斯对“理性的”与“合理的”的界定及其在《正义论》与《政治自由主义》中的作用,较为清晰地阐明了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3.
《正义论》被誉为"二次大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著作",其研究的内容涵盖了涉及社会正义的广泛的领域,研究的社会正义问题更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罗尔斯从道德的视角来研究社会的基本结构,也就是说在研究社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来探讨怎么样合理地划分社会利益和社会担当的问题。罗尔斯的这一思想引发了西方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界对于"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自由与平等、民主与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因此,西方政治哲学界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论》开启了"罗尔斯时代"。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者对罗尔斯《正义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国内学者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正义论》和以前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正义论》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说明当前国内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大致研究情况 ,并简要说明了《正义论》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旨趣是建立一个人与人合作的良序社会,这使他在构建正义理论时立基于对人性的深刻分析并将人性作为其分配正义的基础.罗尔斯分配正义的人性基础,可以为当代中国构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对各种批评的回应,罗尔斯的后期政治哲学对《正义论》进行了反思和修正。这种反思、修正和回应主要表现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正义原则、原初状态的证明和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个人权利是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是政治哲学的两个流派。以罗尔斯和诺齐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将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个人权利置于优先位置,个人主义的前提是先验个人。以麦金泰尔(A lasdair MacIntyre)为代表的社群主义试图从根本上摧毁新自由主义的权利基础论,认为个人权利的基础不是先验个人而是社群,置于优先位置的是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权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保持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占主流的正义观有三种:功利主义的正义观、自由主义的正义观与德性主义的正义观。功利主义在推进社会最大福利的同时,忽视少数人的正当权益,这显然有悖于正义。《正义论》是罗尔斯在批判功利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强调制度正义优先于个人正义的自由平等主义的正义观。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德性主义正义观认为,个人的正义美德优先于社会制度的正义。当三种正义观发生冲突时,作为个体的人,我们该选择何种正义?  相似文献   

9.
张皓 《淮海文汇》2003,(6):28-32
正义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而有关政治正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已经对政治正义有了系统的论述,随后的政治哲学家们也对政治正义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美国学者罗尔斯是现代政治正义论的典型代表,他在其论著《正义论》中曾对此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义理论缘起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就致力于探讨城邦的正义;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则把正义视为政治上的善。自此以来,历代学人对正义的探讨不绝于书,其中以系统、深入而见称者,有罗尔斯的《正义论》、戴维·米勒的《社会正义论》。不过这些著作,多是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审视广义的正义问题。至于从法哲学的视角透视正义,特别是程序正义,其系统的成果并不多见。武汉大学法学院徐亚文博士的专著《程序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是近年来我们看到的从法哲学意义审视程序正义的一部力作。《程序正义论》全书约27万字,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着相互冷淡与利己主义之关系问题,对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作的"相互冷淡"假设的诸种可能的含义及其变化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文章力图表明,虽然"相互冷淡"假设确实留存有社会契约论的人性自利说的印痕,但罗尔斯对之的解释,尤其是他将相互冷淡与善的多元性之间等同,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拒绝了利己主义的指控,而且最终指示了一种他希望建构的自尊与互尊的伦理学.这一伦理学不仅使得正义与仁慈有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得以结合,而且构成了对康德目的王国的独特阐释.  相似文献   

12.
社会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类总是想建构“善的制度”,即最为理想的社会秩序。自罗尔斯出版了《正义论》之后,人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西方的正义理论。其实,我们中国的思想家也以不同的方式探讨着正义,在中国最早提出正义概念的是苟子。苟子从阐述人之性恶开始,指出人之性恶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存在,利益冲突导致了社会混乱,所以需要礼义规范,而礼义规范需要以正义为指导原则。荀子还阐述了正义原则、正义制度,并追问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荀子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但没有重视人的内在主体性,这是苟子社会正义理论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正义论》开创了当代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正义论》作为政治哲学的范式具有三层意蕴:首先,它确定了当代政治哲学的问题域,即直面现代性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其次,它变革了传统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最后,它厘定了政治哲学与道德学的界限,使政治哲学的独特作用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代表,杜威和罗尔斯共同关注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受康德和黑格尔影响,杜威对统一性的追求渗透到其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民主社会成为其构思理想社会的最终成果。通过隐藏与导师斯退士的师生关系,罗尔斯有意抹去其思想的黑格尔因素,但他对正义原则的构想,对良序社会的安排,对万民法的追求,呼应着杜威当年的相似努力。杜威把民主融入传统社会,罗尔斯则抛弃了传统社会,使正义社会具有全新的起源。在社会改革的路径选择上,杜威沿着洛克-休谟-斯密的英美温和启蒙思想路线,选择了零碎的渐进改良路径;罗尔斯沿着霍布斯-卢梭-康德-马克思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路线,选择了根本解决的激进变革路径。这些可给中国社会治理和政治改革带来深远启示。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一种用来获取社会正义原则的建构主义方法。为了全面论证罗尔斯正义原则所包含的不正义,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G.A.柯亨在《拯救正义和平等》一书中论证了该方法没有资格用来获取正义的基本原则。他逻辑上首先提出并论证了事实与原则关系的"非敏于事实"命题,即为了反映事实,那些反映事实的原则必须反映那些不反映事实的原则;然后以此命题为基础具体指证了罗尔斯正义建构主义中存在的两个混淆:把社会管理规则等同于基本原则,把服务于正义价值的原则等同于服务于其他价值的原则;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正是这两个混淆导致了罗尔斯把最优的社会管理规则当作了正义的基本原则。为此,介绍了英语世界中几位有代表性的学者对柯亨这一批判的评论。  相似文献   

16.
霍布斯的利维坦假说为后人思考国家主权和公民权利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经典版本, 也产生了利维坦困境。借助于两种自由概念,伯林强化了利维坦困境。罗尔斯的新契约论自由主义国家干涉理论和佩迪特的新共和主义最低限度国家理论分别为解决利维坦困境提供了意见相左但立场鲜明的方案。罗尔斯认为,国家或权力主体对公民权利或自由的限制、干涉和支配是必要的,这构成差别原则的可预见结果。佩迪特则提出了无支配自由理论,试图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虽然佩迪特表示无支配自由理论可以同罗尔斯的初级产品理论兼容,但实际上它是诺齐克所有权理论的新共和主义版本。正像诺齐克的天赋所有权理论不兼容于罗尔斯的初级产品理论一样,无支配自由理论不兼容于初级产品理论,佩迪特在解答利维坦困境上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中“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了宗白华艺术化人生观及其意境理论的成因:“意境”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意境审美精神源于他的人生意识和精神;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成为影响他人生观及学术观的最基本要素。阐述了宗白华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能及三位一体的人生观、艺术观、美学观。  相似文献   

18.
政治正义与契约论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理论与契约理论在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均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一理论在近几十年以来迎来了一场复兴,乃至成为当代政治哲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之一。契约理论的这一复兴首先起源于罗尔斯的著作。他的开创性成果在于将契约理论与政治正义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并用一种政治建构主义的模式表达出来。罗尔斯认为,只有经过一种建构主义的契约理论的验证,某种正义观念才可能在理性多元的当代社会中树立起来,获得理性且合理的公民的广泛认同。正是因为这种理论安排,使得罗尔斯的理论与传统的正义理论或者契约理论相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