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藏基督教史(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西藏势力最盛,但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西藏的历史及现状如何呢?目前西藏仅在拉萨有一座回族清真寺,但却没有一座基督教教堂。西藏的本地人也没有一个是基督徒的。我们知道:基督教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广义的基督教包括历史上任何一种信仰基督的教派。目前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即:天主教、新教与东正教。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有神父和修女。新教称神职人员为牧师。东正教则称神职人员为神甫。夭主教神职人员不许结婚,而新教的神职人员则可以结婚。在历史上,天主教曾在西藏(指今日西藏  相似文献   

2.
盐井天主教史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保罗  泽勇 《西藏研究》2000,(3):51-62
关于西藏的天主教教堂及其信徒鲜有详实的记载。即使论者有片鳞只爪的叙述,也往往与事实有较大出入。比如,1989年王永红先生在《略论天主教在西藏的早期活动》中断言:“天主教尽管在西藏活动了一百多年,但是既没有留下一所教堂,也没有发展起一户永久性的信徒。”①1990年,房建昌先生在《西藏基督教史》中进一步讲道:“目前,伊斯兰在西藏还有清真寺,基督教则完全绝迹了。”②显然,以上二位论者不知道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不仅是目前西藏境内唯一的天主教教堂,而且还有740余人的信徒。本文试就天主教在盐井的传…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是将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相结合后,逐渐形成的以崇拜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基本经典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合称《圣经》。公元四世纪末被罗马帝国确立为国教,并随着帝国主义的扩张逐渐走向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基督教的历史发展进程曾经历了两次大的分裂。1054年基督教第一次分裂,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亦称罗马公教)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也称正教),16世纪初马丁·路德开始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分裂出来而形成了基督教新教(在我国称为基督教…  相似文献   

4.
河湟地区既是一个地理空间又是一个社会文化空间。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是明清时代背景下,西方基督教文化在青海河湟这个特定社会空间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适应和宣传。一方面,天主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青海的传播表现出一些特点;另一方面,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成效不大,与适应这一地域空间而生的河湟文化的成熟性有很大关系。但无论如何,基督教文化的传入,毕竟是近代西方文化与青海地方文化的一次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22日,武汉市民宗委主任麻杰、副主任夏铭、副巡视员李永清带领市基督教两会、市道教协会、市天主教两会等宗教团体干部职工及基督教荣光堂爱心诊所、武汉德坤瑶医门诊部医生一行50余人深入到蔡甸区消泗乡九沟村开展进村  相似文献   

6.
信息传真     
国家宗教局调研组赴湖北调研天主教院校工作2013年7月16日至17日,国家宗教局四司副司长赵忠海一行赴湖北调研天主教院校工作。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基督教中南神学院新校舍项目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多年来的办校成果,并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宗教院校工作会议精神,办好中南神哲学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湖北省民宗委宗教二处黄红兵)湖北省民宗委部署开展贯彻宗教工作理念主题实践活动为贯彻国家宗教局倡导的"保  相似文献   

7.
香港是一个宗教开放的城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回教、孔教、印度教、锡克教等都有不同种族的人士信奉。香港又是一个迷信习俗较盛的地方。鬼神观念及崇拜神灵的行为相当普遍.远在1000多年前,佛教即已从内地传到香港。现今香港的寺院和丛林,有些便是千百年前的古刹。英军占领香港之初,天主教和基督教便开始进入香港.1841年罗马教廷在香港设立监牧区,1849年,基督教圣约翰大教堂在港岛落成。及至在英国管治香港的150多年中,港英政府在法律上、政治上、以至经济上都给予宗教组织以保障和优待,并使市民享有信仰的自由。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1993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天主教、基督教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渗透活动,并在某些地方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争取到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信教,建立起一系列的传教机构。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存在及其发展都有特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天主教、基督教这种外来宗教能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得以传播呢?值得人们深思。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反思,取得于今有益的启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有感于此,不避浅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以来刊行的许多文献,多把基督教传入甘肃的时间说成是清季,对之,若加以必要的限定,用来专指新教,则不成问题;若笼而统之,含糊其辞,就值得商榷。因为基督教的支流别派,如景教、天主教,自唐以后就已陆续传入甘肃。  相似文献   

10.
广西省是基督新教在中国进入最晚、布道区最少的省份之一,清末民初才有基督新教大规模进入广西.此前,广西境内天主教活动得较为频繁,是法国天主教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主要的传教地.基督教在广西广泛开展的传教活动对广西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传播的历史是广西近代城市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14.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22,13(8):1-12, 153
基于共同性意识构建的铸牢要求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吸附力和统摄力,一多辩证的基本问题关怀容括了人群社会之中“一”和“多”问题的共同存在。费孝通所提多元一体格局有着范围上的伸缩性,从个人到民族,再到世界性的存在,这种伸缩范围所体现出来的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共同性意识的建构需要基于多元一体的理解来构造出一体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世界将会朝向一种互惠共荣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从中国文明立场上看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多元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可能。从人之向善的共同性追求上寻求共同体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自觉将会有助于以共同性意识构建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下的构造与铸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要做好保护工作,就要发掘其自身的生长要素,从而采取相宜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提高民众的自觉意识、实现可能的功能转换、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等几个方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防止只做“搭台”的角色、搞“官员工程”、脱离群众、不看对象搞“一刀切”、过度开发和文化造假。  相似文献   

16.
乌兰 《民族研究》2012,(1):61-70,109
《元朝秘史》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学文献,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长期以来研究成果不计其数,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宗教、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其中,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开始得最早,取得的成绩较大,受关注的程度也较高。然而《元朝秘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继续扩展和深入的空间。例如在《元朝秘史》版本流传的考订方面,随着客观环境的逐步改善,某些方面已经有条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和完善,有必要对以往的研究做些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辽代梁国王石鲁隐术里者是秦国太妃之夫萧和的第三子萧孝诚的第三子,汉名萧知微,其妻是惕隐司仲父房查懒瑰引宰相第四女、耶律仁先四妹涅睦衮别胥.在出土的契丹文铭文中有自阿古只以来历代子孙的详尽记载,其史料价值非常珍贵.这些墓志的出土,可将萧和一系六世子孙中之一部分厘清,对研究辽史和契丹史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借鉴近年来考古学、历史文献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新成果的基础上 ,对陕西北部黄帝陵地区的诸多地名进行了梳理 ,阐明了上古神话、传说、记载与历史事实之间的错位与吻合  相似文献   

20.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