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屏风,在中国装饰史里一直扮演了"客串"的角色,其背后衬托的却是皇权的威仪、士大夫与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当时屏风的兴衰伴随着君民意识政治转绎,是唐宋时期特有的皇权帝训或士大夫家训鉴戒的体现和"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载体。家训,是家(族)中的德高望重的智者垂训后代子嗣为人处世的范本。唐宋屏风与唐宋家训多为士大夫阶层的精神载体,同样都以教育臣民或子孙"修身、齐家、治国"为终极目标,两者高度契合,相得益彰,在中国装饰史与家训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2.
一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凡是经济上升、国家强盛的时期,总是以个体生产的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壮大,土地兼并集中于大封建主或豪强地主,则每每伴随着社会的动乱或兵灾战祸。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地方豪族、大地主势力壮大,就标志着国家权力相对削弱;由于大地主的兼并土地,就必然使自耕农民破产,失去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动乱和不安也就随之到来了。另一种是战争年代,由于战乱兵祸,个体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封建主为了维持其本身利益,不得不采用大土地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3.
东晉南朝时期,在生产战线上的劳动者有自耕农民、佃客、部曲、奴隶、小手工业者,等等。他们因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不同,身份的不同,因而所受的剝削也各异。本文所討论的范围,只限于封建国家对自耕农民的剝削,而其他身份的劳动者所受的剥削,则不准备討论。一东晉南朝时期封建国家对自耕农民剝削的主要內容,仍然是以征收实物为主的租和调。东晉和宋前期的戶调制度,文献里沒有确切记載。但我们知道,西晉时戶调的剝削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的社会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晚期,地主经济高度发展,作为它组成部分的自耕农、佃农经济,当时的发展情况及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为何?学术界存在着不同意见,今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明、清初期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明清两朝,是在大的农民起义后建立的新王朝,都经历了一个经济恢复的阶段,其结果是自耕农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经济恢复,国力增强,成为历史上两个强大的朝代.先以明初为例.  相似文献   

5.
关于吏人阶层的起源问题,现有的几种解释都不是很周全,特别是从官制角度把吏人视为人为压制的结果,这与唐宋之际身份解放的大潮流相违背,显然不合情理.有种种证据显示,吏人的前身应该是官府贱民,这些人在隋唐时期开始加入日渐卑冗的吏职,并可能通过流外制度升入官员行列.唐宋之际,这些人的身份也一样得到很大解放,宋朝对吏人的种种压制措施实际上并没有压低他们的地位,只是取消了他们通过流品制度升入士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论唐代均田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均田制是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对私田的管理制度,不是土地分配制度。设置这一管理制度的目的有二:一是给与贵族品官(实际上是地主阶级上层,也包括一部分一般地主)多占有土地的特权,同时又限制这一特权。封建国家规定,贵族品官按照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可以占有顷亩多少不同的土地,并规定他们所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二是维护自耕农民的一小块土地。封建国家以其行政权力,以收、授为手段,在自耕农民(实际上也包括一部分一般地主)所有土地之间进行收退田补欠田;以括田授田为手段,在贵族品官所有土地与自耕农民所有土地之间进行括踰制田补欠田;企图使大多数自耕农民长期稳定地保有一小块土地。封建国家也鼓励自耕农民所有土地的增加,但其最高限额为百亩。由于达两个目的,唐代均田制分为两部分:一为贵族品官受永业田制,二为百亩之田——应受田已受田制。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是伤春伤别词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伤春伤别主题被普遍运用,成为词中常见的主题。唐宋时期的伤春伤别词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各具特色。唐五代是伤春伤别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温庭筠在其词中大量运用了伤春伤别主题,李煜、范仲淹等人也有伤春伤别词。这一时期,伤春伤别词多描写男女相思离别。北宋是伤春伤别词发展的第二阶段,这阶段伤春伤别在豪放词中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在婉约词中更是有了明显的发展。南宋后期是伤春伤别词发展的第三阶段,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词中渗透了亡国的悲痛深情,浸染着极深的悲哀。  相似文献   

8.
通过土改和财产的再分配,使以往无地少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自耕农,从而具有从事农业再生产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国家力量的援助,土改后的黔南农民经济保持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具体到每一个阶层,其农户经济和劳动心理又有很大差别.实际上,甚至每个小农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都是根据其所处的客观环境作出,在政治安全、经济利益、社区道义等诸多因素中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9.
约曼是英国农奴制瓦解后形成的一个农民阶层,是中世纪英国农村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发生变革的标志.约曼凭其雄厚的经济势力和大胆的经营精神,成为改造传统中古农业体制的动力之一.富裕约曼经济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产生的温床.(一)约曼(yeoman),中文常译为自耕农,这一用语在英国源远流长,但十五世纪以前它不指自耕农.在中世纪英国,主要的农业生产者是维兰(Villein,即农奴),他们有独立的经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和阮啸仙都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陈独秀参与制定了许多个中共关于农民问题的方针、决议,还撰写了多篇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而阮啸仙除积极领导广东的农民运动外,发表了大量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讲话和演说,并于1926年写下《中国农民运动》一书。但两人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虽然在中国农村各阶级分析上,二人都没有把地主从农民中分离出来,但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民运动中必须依靠雇农和佃农,同时团结自耕农,以打击大地主、土豪劣绅的革命策略,这是陈独秀所没有提出来的;在总结大革命农民运动经验上,陈、阮由于当时在党内所处地位的不同,存在着一些差异,陈站在宏观的角度指导农民运动,与阮相比较,缺乏来自基层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中自耕农持久生命力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当·斯密、马克思为代表的"小农消亡论"者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自耕农必然被资本主义雇佣农场代替,但当今世界自耕农经营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表明斯密和马克思的判断没有成为现实。以恰亚诺夫、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论"者指出自耕农比雇佣农场更有效率,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他们的论断与社会现实相符合,但"理性小农"的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自耕农生产较低的监督成本、农业生产独特的时空特点等因素,是自耕农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贴中国国情,紧贴中国农民的状况和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实际情况与中心任务。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坚持农民利益至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首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重视农民文化教育,坚持引导农民自我教育和坚持言传身教。其现实启示主要有:教育农民必须从具体情况出发,必须关心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尊重与善待农民,必须正确引导农民,必须经常教育干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熟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实际运作有其自身的逻辑。在新农村建设中,究竞应该发育农民组织还是应该组织农民?我们认为,农民合作组织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模式。纯粹的“原子化”农民是不存在的,农村分户经营的农民实际上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合作,随着小农社会化程度逐步加深,农村合作亦日益加强。中国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善分不善合”,一切取决于时间、地点和条件构成的农民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农民既善分也善合。政府能够做的只是提供他们合作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研究领域中农民含义的矛盾现象,及有关"农民"含义的几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农民概念的运用存在简化、淡化甚至漠视的倾向。社会的转型使农民从以身份为特征回归以职业为特征的概念。因此认为:欲对农民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可操作性的解决路径,必须澄清什么是农民的问题。在农民以职业为特征的划分基础上,提出辩证的、适宜的理解和运用农民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对其起到重要促进作用。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培育新型农民、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长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应以严肃而客观的态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不足之处予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对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真实缩影,其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践具有普遍的示范作用和启示意义。通过对栲栳镇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的详细分析,客观指出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有利与不利的环境与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实施这一政策提供科学的现实参照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民研究包含了人类学关注的所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 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农民概念中的复杂性使得对其进行具体分类和厘清尤为必要。 文章通过对国外人类学农民概念及农民研究的梳理,呈现出人类学农民研究的三个重要阶段:对农民的定义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清晰到逐渐被消解,以及当下再小农化的历史进程。 总体而言,农民研究主要围绕文化和政治经济两个方向展开。20世纪以来,农民以不同的形式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组织中,农业正在以农民的方式日益重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重视各个社会阶层的顺畅流通,使个人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岗位之间自由变动。所谓农民分化就是指农民由原来单一的农民职业、农民角色向非农职业、非农岗位转移的一种趋势。当前我国出现的农民分化问题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必须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全社会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三农”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端正服务方向,大力改革创新,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体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基于此背景,结合对某地区失地农民的120份调查问卷分析,从失地农民主体角度探讨他们对失地农民这一强制性身份的认同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等3个因素最终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其中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工作和收入、城市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对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由大到小影响着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住问题、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和途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