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是高校师生关系的本真,反对话则是对教育终极价值的背离,而目前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一定的反对话特征。文章在分析高校师生对话关系的本质、反对话师生关系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建构中国高校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当前,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需求,因此,需要构建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以一种游戏精神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双方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我—你"关系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进行有效交往。作为一般的指导原则,这种对话式师生交往关系的构建,必定会促进师生关系的整体改善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师生有效对话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的契合处入手,分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追求有效对话的必要性,探寻师生有效对话的内涵及策略,提出思政工作者首先要会对话、能对话:把握对话主体实际、构建对话师生关系、提升对话素养等,以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理解为"对话者及其关系",强调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对话成为后现代主义视域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理解为一种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而交往追求的应是相互理解,应把师生关系塑造成为一种共生关系.后现代主义推动了当代教育理论的师生观转型.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自我成长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备课、师生互动、爱与责任、师生关系等。备课不是排练好的表演而是即兴的生命对话;基于学生本位的理解才能发现潜藏于学生心底的"诗意";教师的爱不仅关乎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只有突破教育场域中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心灵才能真正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多采用"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然而在"微时代"来临之际,高校辅导员运用"微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必然选择。诸如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工具"可以更好地便于高校辅导员开展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工具"也将成为高校辅导员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相互作用的状态 ,既源于社会生活的现实 ,又指向社会生活的理想。学者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宽广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拟从生态教育的角度 ,探讨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 :对话。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理论定位 ,还是现实状态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平等性 ,其实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引起师生关系的一场革命 ,即由人与物的关系 ,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 ,这是一种交往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交往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 ,教师和学生都以平等的、开放的、真正的人出现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行动 ,对话既是教育形式 ,又是教育情境。师生交往是一种共同实践活动及交互作用 ,师生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相互影响 ,共同成长。师生交往是一种双向理解 ,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师生对话必不可少的条件。对话过程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意义的过程。师生对话增加了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了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关系新视野——平等·对话·沟通·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二元对立的哲学认识论根源着手 ,剖析了传统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局限 ;并在现代哲学和各种文化思潮如解释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的启示中寻找师生关系的新视野 ,从而建构平等、对话、沟通、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