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发展中,人们经常谈到培根和洛克,认为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创始人,而把洛克视作这一哲学的集大成者;但是却把发展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霍布斯淡忘了。有人在阐释霍布斯哲学时,往往仅仅把霍布斯称之为“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社会契约论的倡导人”(这当然是不错的),似乎他只是在本体论和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有过重大贡献,而对认识论问题则很少涉及;有人甚至错误地理解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的有关论述,断定经验论哲学发展到霍布斯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洛克反省学说的主观性考察可以发现,洛克认为反省获得的是知觉、思想、怀疑、信仰、推论之类的观念。同时,反省的过程与感觉的过程虽然存在时空、对象、结果以及主动和被动上的具体差异,但在同属于经验过程这一点上是没有实质性区别的。随着现代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的发展,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洛克认为,人之所以在受到内外刺激时会有相应的意识经验发生,根本原因在于脑内的动态核心在发生作用。这里的动态核心对应的是心理语言所说的意识经验,这就为我们找到了反省活动的承担者——内感官。而心理动力学则改变了人们对自身行为选择性所产生的动力序列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人性论是霍布斯政治哲学的基础.激情论是霍布斯人性论的基础.激情是霍布斯所理解的人性结构的核心和实质内容.激情是人的自觉行动的内在开端.它从本质上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它包含欲望、嫌恶.基于这种对激情的理解,霍布斯对激情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致的分析.在说明激情产生的根源时,他采纳了机械论心理学和生机活力论两种模式.其中包含他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卓越体验和洞察.他认为没有激情就没有幸福.因此他没有对激情采取宗教禁欲主义的态度.他没有把激情简单地归结为恶并加以攻击,因此不能认为他是性恶论者.但他确实看到激情的滥用会导致恶行,因此主张对它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4.
霍布斯的哲学具有明显的唯物论性质,因为他认为哲学应当以物质体为研究对象,并强调了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对外部对象的感觉。他认为只有广延是物体的根本性质,并承认绝对静止,崇尚还原论,排斥偶然性,把世界和人都看作是机器,就此而论,他的哲学具有机械论的性质。但是他的哲学中仍然有许多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他对物体、现象和影像的区分,具有物自显和认识发生的信息中介的深刻韵味;他关于必然性质、客观偶性和主观偶性关系的论述则强调了偶性既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又是事物向我们显现的方式;他关于感觉器官向外的努力与对象向内的努力相统一而产生感觉的理论,则强调了认识发生的内外合和被主体认识方式所中介的辩证法思想;他关于主观空间、时间影像和物体性质与运动方式之间关系的论述则深刻体现了物体性质通过形式转换而呈现,进而实现其观念标示的认识发生机制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霍布斯是独树一帜的人物。作为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说的倡导者,他和他的同国人洛克几乎判若两人。洛克依据自然法理论和社会契约说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霍布斯则从这同一理论作出绝对专制与中央集权的结论。在阐述这一政治学说时,霍布斯虽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思想重负,仍借助《圣经》宣传自己言论的合理性,但他的政治哲学却主要是体现近代科学精神的机械唯物主义。由于他系统地阐发了  相似文献   

6.
人是近代西方哲学阐释的主题,从经验视角确立个体性原则是近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从经验视角关怀人的端绪;霍布斯认为在经验基础上设立社会契约,是个体自由与权力之最佳实现方式;休谟认为对人的研究是一切科学之根底,从源流上确立了个体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7.
莱布尼芘是西欧早期資产阶級革命时期哲学的认識論中唯心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他的认識論观点,是以他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論”的理论原则为依据,在和洛克的唯物主义經验論的斗爭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洛克的巨著《人类理智论》,詳細地論証了弗兰西斯。培根所开创而为霍布斯所系統化了的唯物主义經驗論的原則,并对以笛卡儿为其主要創导者的唯理論观点如“天賦观念”等学說进行了批判和駁斥,因此成为唯物主义經验论的一部代表作。虽然洛克的唯物主义是很不彻底的,包含着许多唯心主义或二元论、不可知諭的因素,并且到后来也有越来越向唯理論观点靠拢或甚至投降的傾向,但他的主要观点是唯物  相似文献   

8.
从表面上看,洛克的政治哲学是追随传统自然法的。但是如果对洛克有关自然状态、自然法、财产权、道德原则诸方面的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就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洛克实际上隐讳地拒斥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法教义,而转向了由霍布斯肇始的现代自然权利论。正是由此出发,洛克把他的政治哲学建立在了现实主艾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
<正> 恩格斯说:“在哲学方面,英国至少可以举出两位巨匠——培根和洛克。”众所周知,培根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科学的真正始祖,”而洛克则是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经典作家将洛克与培根相提并论。另一方面,洛克又是近代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最后一个哲学家,在他以后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为唯心主义经验论所取代。这种情况使洛克成为人们在近代哲学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同时也说明洛克哲学的复杂性、重要性。因此,根据历史主义原则,正确评价洛克哲学的功过是非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洛克是西方哲学史上系统批判、研究人类理性的第一人。他将人类认识的范围完全限定在观念的范围内,把作为事物属性之基层和支托的实体、作为各种可感性质之内在根据的实在本质以及超出感觉经验之外的过于遥远和细小的事物一概视为人类理智之外的对象。洛克之所以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既与其在认识论上坚持经验论密切相关,又与其在本体论上坚持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分不开。洛克哲学的不可知论思想开近代反形而上学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奥斯汀对感觉材料理论的驳斥是他运用语言探究方法检查传统哲学论证的一个典型范例.他认为“我们是感知物质事物还是感知感觉材料?”这个传统知觉问题本身似是而非,而建基在“依据错觉的论证”之上的感觉材料理论则包含大量迷惑人的谬误和各种隐藏着的动机.艾耶尔所表述的论证包含许多语词上的误用或滥用以及诸多对知觉事实的错误概括,其真实动机就是要把现实世界观念化或虚幻化.奥斯汀对感觉材料理论的驳斥并非仅具有否定意义,在批驳感觉材料理论过程中,他还在知觉对象、知觉方式、知觉描述、经验性质等方面提出正面的观点.他的观点至少校正了我们思考知觉问题的框架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反思     
1 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是一个外来词,为近代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所常用,其含义颇多,大体有以下几层意思:(1)反思是意识对意识的意识,或思想对思想的思想。洛克根据意识的来源把意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外界对象的意识,这是反映,其直接的来源是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另一类就是意识对自身活动的意识,它的来源就是意识对意识内部活动的知觉,这种意识对意识的意识就是反省或反思。黑格尔也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反思一词,不过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反思是思想(绝对理念在人身上的体现)对思想(绝对理念本身)的思想。他说:“反思以  相似文献   

13.
洛克的财产权思想影响深远,奠定了整个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财产权理论的基础,是此后西方财产权理论的源头。他的财产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财产来源于人们的劳动;提出了财产权取得的限制原则,具体包括顾及他人原则、物尽其用原则和劳动应该是有效的原则;论述了财产权的保护问题,要求立法和执法自我限制,不得侵犯私人财产权。洛克的财产权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时代意义,他通过劳动的价值论证了私有财产的合理性,并把财产权和自由结合在一起,强调财产权的保护,开创了自由主义的先河。洛克经验的立场也使他的财产权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有:对人类原初状态的设想不符合事实;设置的劳动取得限制原则也不尽有效;由于没有对劳动的本质进行追问,导致他的劳动价值论思想中暗含着矛盾。  相似文献   

14.
受霍布斯自然状态学说的影响,现代政治哲学广泛地从自然状态出发阐述政治社会的起 源和性质。但对霍布斯主张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的学说,一直缺乏准确充分的理解。本文指出,霍布斯 所谓的 “自然状态”是借助经验原则建构的一个指向未来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自然平等的人之间 因为力量的比较而导致的内在冲突 (自然激情论证),与每个人从自我保存的绝对自由推出的 “对一切 东西的权利”所引发的矛盾 (自然权利论证)都证明,自然人性,如果没有人为的共同权力,无法建 立和平的共同生活。霍布斯有关自然状态是战争状态的学说,实际上是他的国家契约论的人性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形而上学何时产生,它有哪些表现形态,它最新的特点是什么?本文就这几个问题略谈浅见。 形而上学宇宙观的产生 习惯性的说法是,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近代才产生的,即十六——十七世纪的培根和洛克把孤立地、静止地考察事物的形而上学的方法,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的。换言之,在十六、十七世纪的培根和洛克以前,在人类认识史中只有辩证法的宇宙观,而没有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16.
洛克指出观念和语词为标记性工具,意义理论的结构明显的可以分为三层:观念标示事物、语词标示观念、语词间接标示事物。由于洛克认为语词的固有意义是标示说话人心中的观念,所以许多的评论者认为他的语言是某种私人语言,无法保证人们的日常公共交流。但是在洛克意义理论内部,三层标示关系是融贯的,即使语词具有观念性的意义仍然可以实现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 《人类理解研究》是休谟1748年根据他的《人性论》第一卷改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为十二章,概括了休谟哲学的基本思想,以及他对各哲学流派的评论。其中特别着重阐述了关于观念的起源和联系、原因与结果、关于对上帝和神迹的怀疑主义观点。搞清这些观点的本来涵义及论证方式,对解决休谟哲学研究中的分歧,是有裨益的。一、关于观念的起源与不可知主义。休谟在观念的起源一章中,首先把人的一切知觉分为两类:一类是观念或思想,是较为微弱和不够活跃的知觉;另一类是印象或感觉,是比较强烈和活跃的知觉。观念是从对印象本身的反省和回忆而来的,因此“最活跃的思想比最钝暗的感觉也是较为逊弱的。”(《人类理解研究》第19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人的思想固然可以随意构思那些没有看过、没有听过的尔西,但它也是有条件的。休谟明白地指出:“人心所有的全  相似文献   

18.
洛克在他的政治理论中赋予自然法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自然法的存在,洛克的自然状态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有了很大的不同,洛克的自然法也好像与传统自然法一脉相承,然而洛克的自然法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法吗?这种自然法真的存在吗?文章以洛克早期关于自然法的著作《论自然法》为基础,通过层层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洛克的自然法与传统自然法截然不同,他的自然法背后隐藏的是自然权利学说,自然权利才是洛克政治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内哲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即认为洛克的“反省”说是唯心主义的.近年来,有的同志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洛克的“反省”说在木质上是唯物主义的.但是,这两种观点都只是各执一端,未能对洛克的“反省”说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对感觉和“反省”的关系这样的重大问题都未作系统而令人信服的说明,因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不是智慧;没有知识就没有智慧;知识可以转化为智慧;教学是传授知识,增长智慧。下面就此谈点粗浅认识。知识不是智慧,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知识是经验系统,理性知识是事物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传递的。智慧是心理系统,它不是经验的本身,而是加工这些经验的心理能力。智慧是个体的,它借助传递知识而传递,借助掌握知识而增长。没有知识就没有智慧。智慧是借助知识发展的,没有基本的知识,如概念、公式、法则等做依据,就无法推理、论证,更不可能创造。所以,我们同意“无知无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