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占良 《阴山学刊》2001,16(6):63-65
本文通过中美西部开发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美国西部开发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西部开发有何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与美国西部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秀芝 《北方论丛》2005,5(1):105-107
西部国有土地私有化是美国西部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开发西部的主要手段.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土地法案,将西部土地收归国有,再通过出售和赠予等手段将这些土地转为私有.这种处理土地的方式对美国西部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美国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并加快了西部城市化的进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土地投机现象和"宅地法"问题等则需要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进运动实现了美国东西部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为世界各国区城经济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中国,西部地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部开发的原则是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比较中国西部大开发与美国西进运动的科技与教育,我们既要借鉴美国西进运动的经验,又不能完全复制,应走出一条中国式的西部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开发我国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需要有基础,而这一基础就是蕴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丰富的人文资源.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最为多样化,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保存最为丰富的地方.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费孝通晚年指导的最后一个国家重点课题.课题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理解与深化了费先生的"人文资源"思想,而且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对西北地区人文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对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总结出系统的理论,并提出了具体的看法.在当今的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领域里,在中国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农村建设、文化的自主创新、道德重建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重要问题的讨论中,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时,甚至在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都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生机和动力.移民的大量涌入、政府的土地法令等因素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样,西部的高等教育通过自身的发展又转化为新的动力服务于西部的开发.从美国西部开发同高等教育发展之间互动的关系入手,探讨美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培养,探讨西部高等教育对西部开发所提供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问题,为解决我国西部开发中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问题寻找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某个地区进行集中开发 ,是该地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中美两国西部疆域都十分辽阔 ,但具体条件却有很大差异 ,之所以把历史上已经取得成功的美国西部开发与当前我国刚刚启动的西部开发放在一起进行错时分析 ,目的还在于我们能从主观上更多地汲取成功者的经验 ,并以此从一定程度上来弥补客观缺陷与不足 ,也有利于我们立足国情 ,总结自身历史上的得与失。一、美国历史上对西部的两次集中开发美国西部面积辽阔 ,土地类型多样 ,可耕地占全国 4 0 %中的绝大部分 ,气候适宜 ,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平均 5 0 0mm以上 ) ,热量充…  相似文献   

8.
美国西部开发失误现象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下半期美国西部大规模开发的过程之中 ,不仅有炫目的经济成就 ,也曾出现过许多失误。西部的土地、水源、林木、矿产等资源和野生动物遭受了大规模的掠夺性开发 ,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 ,也产生了一系列重复建设、铺张浪费的问题。在众多的因素当中 ,西部独特的生产力要素状况、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条件、联邦政府宽松的土地政策和新教文化、个人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导致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西部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决定西部文化整体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抢救保护和合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开发的基点;文化资源是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化的人文经济,乃是西部腾飞的要津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云南社会科学》2000,(2):14-25
编者按:在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中央提出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广袤的国土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西部的开发将有力地推动全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总人口2.85亿人,占全国的23%,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开发西部地区,促进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有力地增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我们热切期望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为西部大开发贡献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