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伴随着经典文学时代的终结与后文学时代的来临,"经典焦虑症"在文学研究中普遍蔓延开来。这是由经典性期待而生成的一种恐惧的、焦虑性的"情感综合症"。它既是对当代文学的经典缺失的焦虑,也是对当代文学危机的忧虑与恐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经典文学时代走向后文学时代的时代症候,出入于各种经典话语场。正是文学经典主义的现实存在及人们对文学经典主义的坚持,导致了"经典焦虑症"的产生。只有顺应文学生活的转变,才能正确地认识当前随着各种新媒介崛起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形成的,有别于经典文学时代的各种"后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最具影响的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之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首先启迪和深化了70年代末以来文学表现人生和自我的发展情状,特别是促进了"先锋派"文学"自我"表现的转型;其次,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标榜"新写实"、"新生代"和"晚生代"的一批作家先后登上文坛,他们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萨特话语的中国转化.由于时代氛围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80、90年代作家对萨特存在主义话语的文学解读和叙述方式有着很大不同,这意味着在萨特影响下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观念已经走向重构.  相似文献   

3.
在清初特定时代语境中,遗民曲家们为了传达其复杂而幽微的文化心态,往往在戏曲创作中采用虚拟"故国"意象、寓言和女性关照等书写策略."故国"意象是政治伦理在清初遗民曲家心中的自觉内化,寓言旨在张扬他们作为遗民的个性价值,而女性关照则凸显他们"赏才"和"伤才"相交织的复杂、矛盾心态.这是清初特定时代思潮在遗民戏曲中的多层面折射,从而使其戏曲创作展现出不同于元明戏曲的独特文学风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悠久绵长的诗歌流派和文学风格,中国古代清淡诗派及其清淡诗风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从趋同和创异的角度看,清淡派成员对本时代文学思潮和美学思潮的取舍与选择,以及他们对待所处时代文学思潮和美学思潮的态度,直接反映了他们的创作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5.
周扬、何其芳文艺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史册上,书写在最前面的名字,应当是他们:周扬、何其芳。 人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家、批评家,站在时代的潮头,领袖风骚的时日,也不是永恒的。但在周扬、何其芳艺术生命最活跃、理论思想最敏捷的时候,他们的文学理论批评生涯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一同升沉起伏,他们的命运就是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命运。而这,对于一个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历史记载下了他们的劳绩。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以留日作家为主体所倡导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当时新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他们在留日期间所接触的西欧哲学思想以及经过"日本化"了的各种思潮与流派,与日本近代作家的交往,对他们思想的形成、文学理念的建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日本浪漫主义的印迹。进一步加深了解留日作家早期浪漫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对于全面评价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迷惘的一代"和"伤痕文学"这两个文学流派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国度,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却有相似的创作背景和动机。"迷惘的一代"作家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他们的一些作品作为经典和名著而留存下来;"伤痕文学"由于思想性上欠深刻和艺术手法的幼稚,很少有作品作为经典留存。  相似文献   

8.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历史地变化的观念体系,这个观念体系承认作为个人的人的价值,承认人的自由、幸福、发展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权利,认为人的利益是评价社会制度的标准,而平等、正义、人道的原则是人们之间关系的理想准则。人道主义观点体系是在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形成的。在这个时期,人道主义成了普遍的社会思潮,这个潮流遍及哲学、语文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并且对时代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人道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继承了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中情感因由文学和思想因由文学并存的文学传统。而从"五四"至建国后再至上世纪80年代上半期,思想因由文学都受到特别的褒扬与激励,相反,情感因由文学却受到相对的冷落。只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后者才引起了重视,以至于到了当今21世纪的前10年,情感因由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渐渐占据了文学的上风。中国现当代的这两种文学,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创作目的不同,创作过程不同,作品特色不同,美感也不同。而这两种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情感因由文学缺乏独特的情感,和必要的思想负载;思想因由文学却又缺少了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而真正的好文学,是要最充分地宣泄独特的情感,表达独特的思考,同时又是含蓄蕴藉的。这样的作品,在鲁迅、沈从文、叶圣陶、老舍、巴金、钱钟书、艾青等人的作品中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德·昆西作为英国的浪漫主义散文家和文学批评家,将文学划分为知识文学和力量文学并倾向后者;周作人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主将之一,借用前人的提法将文学划分为"载道"和"言志"亦倾向后者。人们常认为这两个两分法是相当的。然而它们虽相似,却亦有不同。研究表明,他们所处的时代及文化影响了他们的文学思想,体现在他们对文学的理解、态度的既相似又有不同,这就是他们两分观的相似与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李光洙在韩国新文学50年历史上是“最具有行动,最彷徨”、“拥有读者最多.给予感动和影响最深的作家”,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他复杂的精神结构至今仍具备可以多方位考察的客观情态。借用精神分析学可以深入李光洙的无意识世界,探究他的幻想、欲望及其背后的秘密等,由此接近真实的李光洙。  相似文献   

12.
陈汝惠是孤岛时期"抗建文学"的代表作家。其创作表现了孤岛知识分子关于爱情的纯美想象,无论是爱情内容还是爱情叙述,都赓续了五四校园文学的浪漫遗风;但其大多数的创作都以抗战为题材,充分展现了国家和人民在苦难中的坚韧抗敌精神,并从宗教生命观角度论证了民族战争的正义性。其战时创作体现了孤岛知识分子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也说明了"抗建文学"的抗战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的传统文体在域外发展的支流,韩国辞赋作品是汉学研究的“新材料”之一,了解和借鉴韩国学者研究韩国辞赋的成果,有助于深入研究韩国辞赋乃至东亚汉文学。韩国学者不仅全面关照韩国辞赋并梳理其发展脉络,也尝试就某一角度,如属于主题范畴的“和陶辞”、属于形式范畴的“科举赋”等予以历时性考察,梳理其发展脉络,而且重视对一些重要的赋家赋作的个案研究。然而相对辞赋作品之数量而言,相关研究还远不够深广,须不断开垦和经营。  相似文献   

14.
“气节”为儒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并作为士阶层人格价值取向的道德标准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精神。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气”与“节”。晚明社群重视培养社群成员的“气节”品性是基于当时社会现实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明代万历中叶以后,阉人专权,朝政日趋腐败,东林君子在与阉党小人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气节”与顽强斗争精神成为士林表率,社群继承东林“气节”,成为与阉党小人斗争的主力,对社群文人立身处事具有很大影响。(二)社群重视对社群成员“气节”品性的培养还在于士风日下、世风日腐,这也是社群倡导“气节”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群重视士子“气节”品性的培养,社群成员之间也以气节相砥砺、气节成为社群文人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标准,在当时形成一种砥砺气节、注重士品的社会风气。这一时期文学家的思想心态既呈现复杂多样性,又呈现动态流变性。这一特殊文人心态的形成,与明清易代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以及随社会变化而性质发生变化的文人社群不能说没有关系,特别是社群文人群体多种形式的文学运作对他们的思想心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纯爱文学题材作品流行,并产生了"山楂树现象"。基于文化隐喻的两个层次分析山楂树的红色隐喻可以看出:小说及电影《山楂树之恋》还原了普通人的感情生活,其结局是一个悲剧性隐喻。山楂树的颜色转换,宣告着主人公爱情的必然死亡。"山楂树之恋"现象只是"想象"的一种爱情纯洁。今天的文学需要更多地直面普通人生存的艰辛,并趋向认同妥协的合理。小说以平淡叙事完成了对红色年代纯真爱情生活描述的超越;电影创作者以主题的转换和对小说内容的忠实重现,完成了对小说本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中韩文人间往来尺牍是两国文士用于交流的最重要形式之一。这些尺牍量大面广,多见藏于韩国汉籍,其文字在中国文献多失载,内容涉及文学、学术、外交、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文献学和传播学的重要价值,可谓活生生的学术交流史、中韩文人交流史。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主义"并非西方的专用词,它在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就可究其源、探其本。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与整个当代文学紧密相融,它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一起萌芽于80年代初中期,并以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的样式成为90年代文坛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新风。它是中国作家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现实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的实践累积而成的,具有明显区别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中国特色"。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践中我们不仅可以分析归纳出中国文化诗学与西方新历史主义从产生到建构其内涵的独立性及其特征的部分相似性,还可以窥探到文化诗学理论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热播,电视剧业内人士、媒体、学者纷纷从各自的身份和立场出发,对"韩流"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长今"这一女性形象进行性别化的阐释,浮现出民族主义和社会性别两种话语。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大学生观众进行的调查显示,观剧是基于文化身份的选择性观看。中国青年学生热捧"韩剧"的背后是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对当代中国学习西方现代性的不满;男女观众在"长今"形象的阐释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看到的是现代缺失的"完美的传统女性",而女性看到的是具有坚韧品格和追求事业的"现代女性"。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海内外华文女作家中长篇小说创作不约而同地转型,即从现实批判转向历史缔造。体现了女性写作从女性意识、性别意识,向家国意识、人类意识的观念转型,从女性血缘、情感史,向人类心灵、经验史的思维转型。这种立足现实指向未来的历史叙事,其意义在于能够构成人类多重生存时空"共时性"的经验,使现实具有纵深性与延续性的双向延展,进而进入到从女性的生存现状、精神形态到探寻个体灵魂真相的深度书写。这是海内外华文女性文学创造性意识的新品质,标志着海内外华文女作家不仅以女性个体生命体验批判男权文化伦理观念,进而且以超越自我性别的姿态在世界文学建构中确立华文女性文学的位置,是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日帝投降后,国共两党在东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在此过程中,国共两党对朝鲜人实行了截然不同的民族政策,不仅对朝鲜人的归国和定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东北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国民党视东北朝鲜人为侨民,制定了将其全部遣送回国的基本方针,对其财产则视为日伪遗产予以全部没收或扣押.结果,国民党“收复区”内的大部分朝鲜人或归国,或前往共产党“解放区”.与此相反,共产党尊重东北朝鲜人的民族感情和意愿,主张赋予他们“双重国籍”,在土地改革中给予其土地所有权,这为大部分朝鲜人放弃归国而定居中国东北创造了条件,进而使得他们自愿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东北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并最终发展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新成员——中国朝鲜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