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可雇佣能力不足是中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国内有关可雇佣能力提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立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以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旨在探讨高等院校通过建立雇主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系统职业生涯干预以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设计有效提升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实施方案,探索根本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
可雇佣性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学科的差异性使不同专业可雇佣性培养的途径与模式也体现出差异性。应基于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可雇佣性教育,以有利于大学生获取就业能力并胜任将来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困境因素分析及其出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社会就业市场不尽完善、大学生就业能力等因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通过高校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并加强就业宣传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相关社会机构不断完善就业市场,这样,借社会、高校、大学生三者共同努力则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安定与否与就业率密切相关。换句话说,也就是看占企业总数的99%,雇佣的劳动人口占全部雇佣数的75%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是否顺利。但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中小企业在雇佣员工上遇到了极大的阻碍,使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首次就业合同以减轻企业的社会经济负担为目标,简化解雇员工的程序,通过给企业提供比较宽松与自由的雇佣环境,来刺激企业扩大雇佣规模促进就业。同时设置个人受训权,设立培养期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通过良好的法律制度构建缓解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既包括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又包括对大学生的个人就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北京地区14所高校2013届毕业生的调查,从高校和大学生个人2个层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现状,探析了就业能力开发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指出高校的培养定位、师资力量、实践教学、专业设置情况以及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校外兼职、专业培训等都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就业服务状况、学生是否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则不明显。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下,成为就业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心理调适能力,促使贫困大学生个体积极面对社会,对于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就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做了具体分析,指出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大学生在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下,成为就业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提高其就业心理调适能力,促使贫困大学生个体积极面对社会,对于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就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做了具体分析,指出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可雇佣能力的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对策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可雇佣能力的相关理论,回顾了可雇佣能力的发展历史和国内研究现状。其次,以北京某高校经管学院本科生及其雇主为研究样本,对大学生可雇佣能力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第三,总结经管类本科生可雇佣能力的特点,找出不足,分析原因,结合相关理论及实际情况构建经管类本科生可雇佣能力素质模型。第四,针对现存问题,就如何提升经管类本科生可雇佣能力,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可雇佣性指以学习能力为基点伴随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培养。以协同机制为保障,明确协同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内容,以知识、技能、能力、特性四个方面的培养为路径,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应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协同机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反馈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校企合作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高校可借助企业资源和优势,从优化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就业信息与实践平台建设着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政府及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后劲不足。高校应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培育模式;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职业能力;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和高校要完善相关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企业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形成开放的、多方互动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有效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并由此带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可雇佣性是指大学生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将可雇佣性理论应用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找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把眼光转向学校以外更为广阔的市场,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做出科学和全面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下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需要全面分析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在大学生就业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构建社会、高校、大学生三位一体互利共进的大学生就业机制,整合三者的有利因素,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缓解这种压力,鼓励和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以创业促进就业不失为扩大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还不成熟,尚需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结合山西农业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打好学生创业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社会环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社会实践、组建高校社团、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平台等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促进作用,提出了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问题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分析其政府和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措施,并对促进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艺术类大学生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后备力量,其就业能力应适应社会需要。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艺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梳理,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提出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对策,将有利于促进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加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开展,发现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立了就业质量对可雇佣性的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主要包括岗位能力、社会能力、态度动机和知识技能四个因子;不同受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就业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可雇佣性要显著高于女性;不同培训经历者在知识技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学历者在知识技能上要显著高于初中及小学学历者,在态度动机上却显著低于初中和小学学历者;岗位能力及知识技能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现实。大学生在就业中反映出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的能力上,因此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刻不容缓。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从以下方面思考: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投身社会实践,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深化就业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