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家族哲学通史》是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具有严肃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就是从选题到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中,甚至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并且显示一种哲学发展的人类学意义。该书以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宏观背景,从土家族精神传统的生成切入,并从历史观、文化观、政治哲学等层面系统、深入地揭示土家族哲学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发展,具有明显的前沿性特点。该书特别重视研究民族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因而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展开研究,首先要解决少数民族哲学如何可能即少数民族哲学合法性的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少数民族都需要写一部哲学史。以哲学史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恰当方法。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的写作还要处理好少数民族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的关系、在材料选择上要特别慎重以及实事求是地评价少数民族哲学等问题。萧洪恩的《土家族哲学通史》为少数民族哲学史的写作树立了某些典范,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萧洪恩教授的《土家族哲学通史》自2009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书蓬勃大气地揭示了一个内陆腹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变迁的灵动历程,向世人生动地展现了土家族特有的世界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倾注了一个土家族学者对于自己民族与民族文化的挚爱之情。这部著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创新及其多层面的学术意义与理论价值均值得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萧洪恩教授是1986年投身土家族哲学研究的。20多年来,他历尽艰辛在土家族哲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9年,他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80万字的《土家族哲学通史》一书,使土家族哲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完全可以说,萧洪恩已经成为土家族哲学研究的第一人。在今天,土家族研究面临着提升学理水平、推动土家族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作攻关等艰巨任务,萧洪恩正在努力着。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哲学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如何在史料的发掘、方法的厘正、观点的提炼等方面有所创新,萧洪恩先生的《土家族哲学通史》即在这方面做了卓越的探索。本文从学术积累、学术信念、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分析、评价与推介。  相似文献   

6.
范寿康是一位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哲学家。20世纪30年代,他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所著《中国哲学史通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作的中国哲学通史。该书既坚持从唯物史观出发看待中国哲学历史,又重视发掘中国哲学史自身的特色精义,留下了有益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学术性质,与西方互有差异.数千年来,也未使用"哲学"二字.中西交会之后,开始探究中国哲学的内容,而后才有中国哲学史的撰著出版.本文专对中国哲学的基本认识、哲学史的分期、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国哲学通史与断代专题之成果,进行了全面性的公正无私之总检讨.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哲学成立的可能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哲学”合法性论证,经历了哲学范式相似论证、文化构成要素论证两个阶段以后,能否找寻一种“土家族哲学”的内部构成要素论证?通观土家族哲学的思维主题、思维方式及所运用的哲学工具,我们认为从哲学内部构成的角度,土家族哲学是能够成立的,具有其应有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萧洪恩教授独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近80万字的《土家族哲学通史》于2009年6月面世。2009年7月20日晚,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举行了由人民出版社、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共同举办的《土家族哲学通史》首发式。首发式由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副理事长徐静主持,学会理事长王天玺,副理事长史金波、伍雄武及部分会员出席。  相似文献   

10.
论赵世炎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世炎是一名土家族籍的思想家,但他并不只是把自己置身于土家族一个民族的语境中,他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现代性视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赵世炎哲学的理论特征是以全球性视野思考中国问题,其哲学的时代特征是以现代性定位中国革命问题,其哲学的实践特征是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15~17世纪,土家族上层统治者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进行哲学文化的阐释,促成了土家族的哲学文化转型,其根本点是树立了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并在这一过程中凸显了自己的民族自信与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2.
构建以土家族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学的分支学科土家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从事土家族研究的学者们首先提出来的。应该认为,从土家族的自身发展、党的民族政策和土家族研究等方面看,构建土家学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土家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是土家族,土家学有其客观的定义,其学科定位是一门中国民族学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土家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结构或逻辑框架。当然,土家学的学科构建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审视下土家族哲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现代性的角度理解全球化,全球化的过程也就是民族文化得到发展的过程.在全球化审视下的土家族哲学研究与发展要注意:一要有宏大的视野;二要对土家族哲学的作用做实事求是的估价;三要对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的理念;四就是"塑造"与相对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区域经济史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它对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以此为出发点,探索土家族经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规律,就可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节日研究--以龙山县土家族节日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节日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有很强的节日观念。土家族的节日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地域不同,姓氏不同,所过的节日也不同,有其特殊的文化类型。土家族节日还是一个文化符号,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本关怀的意蕴,并有它本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土家族节日又是一种社会符号,它在社会网络的互动中充当社会和谐的载体,亦有它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