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聚酰胺复合纳滤膜 NF- 3的分离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纳滤膜 NF- 3能有效截留二价盐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30 0的有机小分子 ;对 Na2 SO4 和 PEG60 0的截留率随压力增大而下降 ;Na2 SO4 浓度的变化对截留率无明显影响。并探索应用于酸性染料的可行性 ,发现 NF- 3能有效地提纯和浓缩酸性染料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一种新型荷负电羧甲基甲壳素/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对污水(中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1.0MPa、30L/h、室温下,经纳滤膜处理后,溶解态总磷、硝态和亚硝态总氮及CODCr的平均截留率分别可达70%、83%和94%以上,而色度几乎可完全去除。纳滤膜出水CODCr为3.0~10.2mg/L,达到GB3838—2002地面水Ⅰ类水质标准;硝态和亚硝态总氮(以氮计)质量浓度为2.7~3.5mg/L,达到GB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溶解态总磷(以磷计)质量浓度为1.0~1.7mg/L,已接近1mg/L的污水GB8978—1996Ⅱ级排放标准。提出,由于PO4 3-与水体中H+ 、Ca 2+、Mg 2+等阳离子较易形成缔合离子或络合离子,减弱了与荷负电的纳滤膜的库仑排斥作用,从而使其截留率小于NO 3-或NO 2- ;该纳滤膜适于油田采出污水处理、污水(中水)脱磷、氮和CODCr的深度处理及含磷废水的脱磷处理。  相似文献   

3.
低压纳滤膜法回用乳制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水回用为目的,研究了低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工艺,系统地讨论了操作压力、进料流量、pH值、料液浓度、运行时间、浓缩比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查了纳滤膜对废水的COD、浊度和SS的去除效果.在本实验条件下,纳滤膜法处理乳制品废水的最佳操作压力1.3 M Pa,进料流量28 L/m in,pH值为7.经纳滤膜处理后出水的COD为12.17 m g/L,浊度和SS均检测不到.因此,该出水可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回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使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对生物质水解制酒精发酵废液中五碳糖(主要是木糖)的净化和回收。结果表明:纳滤膜能回收废液中85%以上的木糖,但对废液中盐的去除率只有15%左右,在浓缩实验中,反渗透膜可截留绝大部分溶质,透过水可作为纯水使用,达到了浓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纳滤膜考察了操作压力、不同的料液浓度、流量改变和浓缩过程对两性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十二烷基甜菜碱(BS-12)中盐的脱除和BS-12浓缩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2.5 M Pa和料液流量为583 L/h下,对30%BS-12稀释后的BS-12浓度144 g/L和氯化钠浓度39.2 g/L料液进行纳滤膜脱盐浓缩,BS-12的截留率达到95%以上,氯化钠除盐率90%以上,可获得含盐量低于1%的BS-12,因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复合粒子,研究了单体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包覆率的影响。利用TGA、TEM、SEM、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分析了复合粒子的包覆率、结构形态及其在甲苯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单体用量下,苯乙烯能以较高转化率聚合并包覆于纳米CaCO3表面;改性后的纳米CaCO3复合粒子在甲苯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将复合粒子分散于苯乙烯中原位合成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比纯聚苯乙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波合成制备Bi_2O_3/硅藻土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微波条件对合成Bi_2O_3/硅藻土复合催化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铋成功负载在硅藻土上,复合材料比表面积相比单一材料有所增大,在微波条件为140℃、10 min、350 W,催化剂投加量为40 mg,氧化剂H_2O_2用量为6 m L时,对浓度为10mg/L的结晶紫去除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8.
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制备和光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考查了WO3-TiO2复合粉末和的构参数及其表面形貌;对浓度为10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考察了不同条件时其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甲基橙光降解率先随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投入量升高,但有一最佳值;改变光照时间,甲基橙光降解率先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升高,也存在最佳值;最佳量掺杂WO3制备下的纳米WO3-TiO2复合粉末光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对甲基橙溶液光降解率可达94.8%。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饱和共沉淀法制备TMgAL—LDHs、ZnAI—LDHs、CuMgAI—LDHs等几种水滑石结构化合物.研究了pH值和原料比对MgAI—LDHs、ZnAI—LDHs和CuMgAl-LDHs结构的影响.并以这些类水滑石为前驱体得到了MgAI、ZnAI、CuMgAl三种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当pH〉9时,对MgAl-LDHs结构的影响较小;当Zn/Al-3时.形成的ZnAl—LDHs结晶度最好;在Cu2+/Mg2+=0.25条件下,M2+/M3+=2.0时形成的CuMgAl—LDHs结晶度和品形最好;在M2+/M3+-3条件下,随着Cu2+/Mg2+比的增大.层间距加大.Mg—Al、Zn—A、Cu—Mg—Al三种复合氧化物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热稳定性均较好,Cu的引入大幅度的提高催化活性,特别是低温活性的提高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Zeta电势装置表征了PVDF超滤膜,考察了1 mmol/L KCl溶液中不同pH流动电势与压力的关系,以及不同浓度KCl溶液中Zeta电势与pH的关系,测定了不同KCl浓度时膜的通量和截留率。结果表明:在不同pH下,膜的流动电势与压力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流动电势随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在氯离子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膜的等电点随K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即从pH 6.9(1 mmol/L KCl)升高到pH 7.1(5 mmol/L KCl)。这是由于离子极限电导率的不同而引起的。膜通量在等电点处最大并随KCl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同时膜对盐的截留率在等电点处最小,在其两侧逐渐增大,截留率随氯化钾浓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硫酸及酒石酸浓度对7075铝合金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酒石酸-硫酸阳极氧化(TSA)体系中处理7075铝合金,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纳米压痕仪、电化学阻抗谱等先进分析表征技术研究阳极氧化膜的结构、性能和成膜效率。结果表明:随着酒石酸(或硫酸)浓度的增加,阳极氧化膜的成膜效率及耐蚀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当不添加酒石酸或浓度较低时,且硫酸浓度较高时,电解液对阳极氧化膜的溶解作用显著增强,出现疏松的氧化膜结构,当酒石酸浓度为0. 5 mol/L、硫酸浓度为120 g/L时获得的阳极氧化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 ,以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进行了复合免疫刺激物———大肠杆菌苗的研制及效力测定。结果表明 :试验组菌苗的保护率为 84 .6 2 % ,高于对照组、氢氧化铝胶苗组 5 3.85 %(P <0 .0 5 )、蜂胶佐剂苗组 5 8.33% (P <0 .0 5 )、空白对照组 38.4 6 % (P <0 .0 1) ;试验组小白鼠的增重率为 2 7.5 2 % ,高于对照组氢氧化铝胶苗组 2 2 .31% (P <0 .0 1)、蜂胶佐剂苗组 2 3.98% (P <0 .0 1)、空白对照组 17.2 2 % (P <0 .0 1) ;试验组免疫器官指数为 8.0 1% ,高于空白对照组 7.6 7% (P <0 .0 1)与铝胶苗组 7.96 % (P >0 .0 5 )。表明该复合免疫刺激物———大肠杆菌苗的免疫效力较好 ,复合免疫刺激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力 ,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在低渗透油藏中的流动特征,利用微孔滤膜模拟低渗透油藏的喉道,采 用激光粒度仪和微孔滤膜过滤装置,对其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化时间小于120 h 时,聚 合物颗粒的封堵作用较强;水化时间大于120 h 后,聚合物颗粒逐级调驱能力增强;随着压力差增大,聚合物颗粒储层 深处逐级调驱的效果增强,压力差大于0.15 MPa 后,逐级调驱效果增加的速度明显加快;随着滤膜孔径减小,聚合物 颗粒过滤速度急剧降低,在0.45,0.80µm 微孔滤膜上粒径为1.68µm 聚合物颗粒具有很强的封堵能力,而在3.0 µm 微 孔滤膜上具有较强的储层深部逐级调驱效果;随着聚合物颗粒浓度增加,储层深部逐级调驱效果变弱,颗粒浓度增至 2.0 g/L 后,聚合物颗粒已经没有深部逐级调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HAAKE RV-100旋转流变仪和TR-1加压式毛管粘度计,在10-1s-1~104s-1的剪切速率范围内,测定了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体系的流变特性。流变数据处理结果认为,三元复合体系流变性可用Carreau模型来描述。研究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条件下(碱浓度0.5%~1.5%、聚合物浓度800 mg/L~1200 mg/L、表面活性剂浓度800~1200 mg/L),三元复合体系表现出类似于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征,在低剪切速率和高剪切速率下,体系表现出牛顿流体特征;在中等剪切速率下,呈现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随着碱、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三元复合体系的零剪切粘度下降,剪切变稀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15.
以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MDS)为原料,采用水解缩聚一步法制备出超细共聚有机硅微球,粒径在1~5μm之间。研究了油水比、氨水浓度和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产物形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当油水比在1∶3~1∶20,氨水浓度在0.01%~0.16%,PTMS占总单体含量70%~100%范围内时,制得的共聚有机硅微球球形度较好,其平均粒径随氨水浓度、PTMS占总单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油水比的减小而减小。并运用FT-IR、1H-NMR、GPC等表征手段对共聚微球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Zn-Ni-TiO_2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讨论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钾镇液中能获得0.4%~2.1%的二氧化钛固体微粒和1.2%~3.1%的镍的光亮细致复合镀层.镀层钝化膜色泽鲜艳,耐蚀性能是普通镀锌层的2~4倍.  相似文献   

17.
酚酞型聚醚砜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水相沉淀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丙烯腈(AN)-(二丙烯酰胺基)-二甲基丙烷磺酸(AM PS)共聚物,然后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酚酞型聚醚砜膜,并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对膜通量,膜截留率以及膜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从0到5%),膜在100 kPa下的水通量从230 L/m2.hr下降到125 L/m2.hr,对PEG 35000的截留率分别从0.5528增加到0.75.另外,利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膜断面,发现随着PAN-co-AM PS含量的增加,膜表皮层逐渐变厚,指状孔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以可降解壳聚糖为材料,运用浸渍沉淀相分离工艺制备了壳聚糖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微观形态,并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膜孔隙率、溶胀性以及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非对称结构,由致密层、过渡层和疏松多孔层几部分构成;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是影响膜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大和溶剂蒸发时间变长都使得膜的孔隙率和溶胀性降低,但却可提高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硝酸铁、硝酸镍、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出了铁酸镍-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UV-vis DRS等设备对样品的结构、形貌、UV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可见光下石墨烯的引入对铁酸镍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并对其协同催化机理进行了浅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50 mg·L-1下,可见光下照射150 min时,纯铁酸镍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基本为0;而引入少量的石墨烯后,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可明显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20.
通过煅烧法获得氮化硼纳米片(BNNS)/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讨论了BNNS的含量对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紫外/可见光学性能、电化学阻抗的影响;评估了样品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实验结果表明,BNNS负载于g-C3N4表面,形成了有利于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的类似异质结的结构。另外,随着BNNS含量的增加,BNNS/g-C3N4复合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性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BNNS的质量分数为8%时,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达到了最大值73.34%,比g-C3N4纯样和P25(TiO2,参照样)分别提高了32.05%和40.47%。本研究初步给出了其协同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