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汉英感觉词引申义的重合与分歧 ,试图对语言间共性和差异原因的研究作些有益的工作。汉英感觉词引申义有不少重合现象 ,这是由于人类生理一致性和思维普遍性造成的 ,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前者。汉英感觉词分歧之处更多 ,可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可理解的 ,一种是不可理解的。可理解的差异不是由于思维或文化造成的 ,不可理解的差异是不同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 ,也存在思维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之动物喻体的修辞对比及文化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物名词常用来描写人物的特征,由于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及整个人类社会化背景存在共性,这种共性形成了人类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种种共识,但是,在英、汉化中同一动物有时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充分地了解和认识两种语言和化。  相似文献   

3.
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形成地域特征民族文化的基础,而承认人类智慧的普遍相同,承认人类基本价值的共性,则是人类文明共同性原则的前提。探讨不同民族文化观念上的共识,“相约小程村-国际民间艺术节”所展示的人类共同的本原文化精神无疑是在当今人类群体内部的整体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遭到巨大破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的今天,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共性与个性是一切事物具有的两种根本属性。因为有了个性,事物与事物或个体与个体才会区别开来;因为有了共性,事物与事物或个体与个体才会归成为类。人类是不同的种族、民族或个体的集合。作为人类中的种族、民族或个体,都有其个性,因而互相区别;同时,由于他们都是属于人的分子,因而又有其共性,存在着共同的价值取向或期许,甚至是共同的游戏规则,所以,否定了“普世价值”,也就等于否定了人的共性或本质,否定了人类交往与合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语言受思想的支配,所以语言禁忌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思想禁忌,信奉禁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精神、思想乃至思维方式等相同,才会产生共同的禁忌和禁忌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必然产生不同的禁忌和禁忌语。文章就英汉两种文化在表现某一特殊精神现象———禁忌语方面所呈现出的类属及异属感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汉语、英语、日语中的色彩词“红”“青(蓝)”“绿”都有丰富的感情隐喻。由于人类有着许多共同的生理现象,从而使得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相同的隐喻;同时又由于文化的差异,这些颜色词在各语言中也有各自独特的隐喻,这里通过对比分析,以揭示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7.
汉英词汇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呈现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复杂局面。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词汇划分;实体映现的对应,文化信息的对接。不同语言的概念数量是不尽相同的.在某些语义领域.概念的词化程度不一样。客观事物的相似性信息与人类认知心理的共同性是对应同义现象语义相同的基础,但事物的多样性使得语言材料具有多源性,并形成表达形式个性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词语、文化信息与交流--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是语言系统中的要素之一,词语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状态,然而,世界上各个不同民族因历史、文化等因素,在观察、认识事物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视角,得到不同的效果,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到各自的语言之中.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这些民族文化因素也会积淀在语言系统之中.这类携带着文化伴随意义的词语,我们称作"文化限定词语”.这类词语中隐含着文化信息,是我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语义分析,阐明语言学习不仅需要掌握其形式,更应重视对其隐含文化信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翻译并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简单的形式上的对等,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观察或描述事物的角度会有所不同。而文化因素往往被压缩在语言当中,在实际使用中会以不同的方式释放出来,译者会发现原语和译语的意义表达上呈现出不同的信息量。探索和发掘英汉互译中视点和信息量存在的内在关系:视点相同,信息量相同;视点不同,信息量相同抑或不同,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译的目的是交流,交流的可能性取决于人们对周围事物在某种程度上的共识。翻译的可能性,即语言的可译性基于各种语言具有同等表达力这一事实。但由于语言间存在着语音、语义、句法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的差异,这种表达上的同等是有差异的。事实上,由于文化间存在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对等的词汇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语言翻译有一个限度的问题。本文的兴趣所在也正是文化因素与可译性限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使用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往往更注意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它们中存在的共性,这就造成了翻译中长期的争论.人类在生存中都使用不同的语言指称同一世界,从而发展出共通的心理语言--语言共识性使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扩大不同语言的相互交往就会扩大语言之间的共性,最终保障翻译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学习语言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英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其表达方式和文化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词语反映彩色世界的多彩;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异的语义。从颜色词的不同涵义我们可以看到英汉民族不同或相同的民族心理;由于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颜色词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因此,学习英语有必要了解并掌握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普世文化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世文化是全球化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普世文化不仅指人类具有“共同的语言”,可以达成的文化共识,而且是指人类共同遵守的文化价值规范。它的生成是因为人类有共同的利益,也面临共同的挑战。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处理好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土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在提倡文化的普遍价值同时,不排斥和否定民族文化个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14.
汉英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和文化内涵因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所差异,但由于人类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共性,某些动物的文化内涵又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对影响汉英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恰当、更全面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化学和符号学两个视角探讨了中英两种相异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语符承载的音韵的相异性,并从人类认知共识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音韵这一物质所产生主观感受的认知共识,认为音韵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此具有心理认知和感受的共性。尽管由于文化的相异而导致语符的相异,语符的相异则承载了相异的声音而导致音韵结构、节奏的相异,但由于人类对声音的主观心理感受存在共性,故跨文化诗歌中音韵的转换是可能实现的,即异曲可以同工。  相似文献   

16.
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因各自的文化性质和内涵不同而使它们的墓葬各有特点,风格迥异。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不同地域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由于来源和发展关系不同,在相同或不同时期,它们之间所反映的某些共性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个性则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类集团共有的民族特性、意识习惯和情感价值,文明则由文化所创造并运作,是这个生活的制度、组织、装置。文明可以通过互相调整与交换,逐渐成为共通性很高的事物,然而文化却并不会失去自己地域的固有性,文化因此而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8.
英汉“爱情”隐喻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存在着相同的和不同的隐喻概念,原因是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及物质经验和不同的文化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类集团共有的民族特性、意识习惯和情感价值,文明则由文化所创造并运作,是这个生活的"制度、组织、装置".文明可以通过互相调整与交换,逐渐成为共通性很高的事物,然而文化却并不会失去自己地域的固有性,文化因此而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本文将词语的意义划分为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 (即词语的文化内涵 ) ,并对英、汉语言中那些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都相同、指称意义不同而文化内涵相同、指称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具有文化内涵、指称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不同的词语分别加以对比分析 ,以期帮助学习者了解英汉词语间的差异 ,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