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对我国经济腾飞和中华复兴亦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面对当前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提出多样化是当前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原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教育“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立项课题 ,也是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立项的研究课题。根据北京工大、浙江工大等 30余所地方工科院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及实践的经验 ,对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目标、方案及改革实施等情况进行理论分析 ,对面向 2 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由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和对人才多种属性的要求所决定的。对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上的差异影响着它的构建,也制约着其发展与延续、再生与重建。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考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也不是其构成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培养人才中形成的结构状态特征(形态)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目标、制度、过程维度上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进而,就教学型工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教学型工科高校大多均是地方院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培养科技中坚人才。提出并阐述了以创新为前提的,基础扎实,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教学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面向地方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必须创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工科院校可以通过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分制与学年制结合等途径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新模式,结合太原理工大学工程科技创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培养过程中的主要保障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展开论述,探索适合地方工科院校特点的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建构地方工科院校素质教育目标培 养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我校素质教育课程在培养"通用型"人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方工科院校大都把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和办学定位,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教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地方工科院校教材建设具备很多有利因素,但也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档次轻层次、重利益轻质量等突出问题;要采用科学定位、合作开发、强化质量监控、创新激励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等策略和措施,不断推进地方工科院校教材建设,全面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实施势在必行。由于学科特点及资源条件所限,地方工科院校在学分制改革中面临诸多困难。针对地方工科院校在实施学分制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师资源、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导师制等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进入成熟阶段,但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对新闻专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地方理工院校新闻学专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倾向下,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特色定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0.
基于当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地区性理工科院校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整合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育资源四个方面的整合完善地区性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现行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分析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揭示产学研合作与高等工程教育的联动效应,并对主要的几种产学研合作的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文章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学校教育视作复杂的开放系统,从基础教育和职业准入两个视点,比较德国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差异,阐述跨界作用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工程教育是一个包含多个阶段、层次和类型的,庞大、复杂、开放的组织体系,其中高等工程教育是它的核心。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的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目前在形式上正进一步多样化,在结构上正进一步合理化。这种组织体系的变化是国家工程人才需要的多样化和人的教育需求多样化决定的。国家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工科院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人的教育需求多样化又对工程教育组织体系内各种层次、类型间的互通互联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论创新教育与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 (国家和民族发展 )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从中观 (高等工程教育自身 )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 ,从微观 (个人发展 )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可以促进个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因此 ,在 2 1世纪 ,要培养大批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必须实施创新教育。但是 ,现行高等工程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所以 ,加强创新教育 ,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基本思路一是转变教育思想 ;二是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优化创新人才的成才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结构上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之间关联性不够,内容上不能真正反映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内涵.大工程观作为一种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理念,要求工程教育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以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新模式,从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体系性调整和完善,使其在知识结构上体现宽与专的统一,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的相互交叉和融合,突出安全专业特色,以更好地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工科专业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当前经济、科技、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培养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应首先采取创新型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建构大工程教育的实践观、整体观及发展观,构建开放式工程训练体系的创新型教育;最后开展终身教育和国际教育,以提高工科专业人才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7.
德国高等化学化工类教育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总结出德国高等化学化工教育的特色,针对我国现行高等化学化工教学的现状,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教学体制和教学目标等方面,提出了适应新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新的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的高等化学化工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比较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看 ,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面临着“产学研”脱钩、培养层次及结构体系单一和创新教育不够等诸多问题 ,必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由历史上的实科教育演变而来,这种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和中国传统的专科教育。其显著特征是工程教学与工程实训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工程技术人员的初步训练,为受教育者未来的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