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于"亲亲互隐"、"爱有差等"的争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在争论孔子论“父子互隐”和孟子论舜及“爱有差等”的问题。这一争论关涉到整个儒家伦理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之评判。儒家伦理是一复杂的系统,仁与义、仁与礼、仁与智等德目之间是有张力的配合;儒家的仁、义、礼、忠、敬、信等德目都是社会性、公共性的,适用于公共生活及其秩序建构的;儒家一贯强调私恩与公义、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区别;儒家的“仁爱”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道德主体所涵道德法则(理、义)必然有绝对的普遍性,并且是“爱有差等”思想的本体论基础;“父子互隐”的思想及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恰恰包含着对人权的尊重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忠与孝是儒家伦理纲常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形成封建社会"忠孝一体"的伦理同构意识.同时,在古代官场政治实践中,忠与孝经常抵牾对立,难以兼顾两全,屡屡引发古代官场社会所谓"忠孝不两立"的矛盾与冲突.面对忠与孝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忠在孝先,保忠弃孝,不仅是古代官场中人躬身践行的主流趋势,而且也是封建国家对朝廷仕宦群体一以贯之的强制性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  任何民族的伦理传统的根源都是与一种关于人性的看法相关联 ,一个民族对人性的反思越久远 ,越全面 ,他的伦理传统就越丰富 ,越成熟。伦理与人性的这种联系在中国表现得最为明显。“伦理”是现代汉语的词汇 ,来源于日文 ,是对现代西文ethic(来源于希腊文ethos)一词的翻译。但古汉语中的“人伦”与“伦理”一词的意义相对应。“人伦”就是现在所说的“人性”与“伦理”的结合 ;两者相互依存 ,没有人性 ,也就没有伦理 ;而没有伦理 ,人类就不能生存 ,任何人性 (包括人的恶性 )也都不能维持。因此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关注对人性的思考。在…  相似文献   

4.
王永祥 《河北学刊》2006,26(3):50-53
“和”之为德,乃是常识,但在现今的伦理思想史或伦理学说史中,却较少系统论及,而对于“和”德在伦理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就更是未见有人提及。本文对中国古代有关“和”德的思想作了较系统地梳理;同时,依据历代、尤其董仲舒“德莫大于和”及把“和”视作“天德”的思想,提出了“和”为中国古代伦理观的“总念”的观点,并作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范畴不只是一种规则否定性,即强调区别不足和过度,而且恰是旨在求取行动中的“真”,内在地指向着柏拉图“知识就是德性”的理智德性命题。中国古代儒家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则与西方的这种古典德性伦理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精神实质上十分相似,对于只强调“合法”的现代法性伦理(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义务论)均具有治疗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忠”与“孝”是两种不同的伦理观念。春秋战国之际,“忠”由处理人事关系的一般准则,演变为臣对君的伦理道德;“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伦理道德,形成时间早于“忠。”周予同先生曾提出“孝”源于原始的“生殖器崇拜”之说。“孝”与血缘关系、宗法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春秋以降,随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的渐趋瓦解,官僚政治的逐步形成,“孝”的伦理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忠”的伦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先秦诸子曾就“孝”与“忠”的关系问题,展开争论,特别是儒家和法家的“忠孝”伦理思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这种对立集中表现在如下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是在儒家理论指导下,建立在实践原则基础上的道德过程教育,它强调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强调建立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观、价值观,注意建立大道德教育体系。这对于今天我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一、理念上的主客观统一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理念既强调客观存在的伦理,同时也强调主观自为的“道德”。古代思想家将伦理看成宇宙和社会所固有的一种客观力量,儒家所强调的“三纲”“五常”就是一种“本来如此”的伦理存在,不可跨越。成中英先生认为,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合乎道理,合乎人性…  相似文献   

8.
政治伦理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根本价值取向。随着血缘关系在政治生活领域的渗透,统治者把家庭伦理移植到政治生活范畴,建立起一整套诸如“忠孝一体”、“宗法礼制”等“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伦理规范,从而通过树立“君父权威”实践并强化其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最终导致公权私化、家国一体。  相似文献   

9.
传统孝道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概念,在中国最具特色。从历史上说,它与中国特殊的历史境遇相关;从内容上说,它能够成功地把政治、法律与之进行有机地整合。这集中体现在孝与忠、刑的关系。孝与忠是密切相关的,“忠孝一体”、“移孝作忠”。但孝与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孝与忠的分歧,集中地反映了私与公两种道德、父权与君权两种关系的矛盾。在实际操作中,孝已经上升到由法律来担保其落实。如此以来,则不可避免地导致传统孝道的极端化、片面化与绝对化。这就需要我们对之以辩证地、具体地态度来对待,从而实现传统“孝道”的创造性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0.
“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自周朝伊始,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对人们的道德与行为具有较强的规范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的众多礼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冠礼以其繁杂的仪式为载体,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强化道德,成为当时社会成人时重要的活动.冠礼所蕴涵的道德精神,对当下中国文化的研究及道德建设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公德问题探讨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为祥 《河北学刊》2008,28(2):53-58
20世纪的公德探讨开始于梁启超,他在中西横向比较的背景下形成对道德的二重分划,又以公德之"公"与"新"作为道德发展的方向。本来,道德既无所谓公私,也无所谓新旧,但由于梁启超的划分带有明显的价值评价意味,所以衍生了此后"古今"、"公私"长期对立的格局,并且也衍生了"文化大革命"与"文化热"中的极左思潮。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将对私德的讨伐和对"基督之爱"的仰慕作为公德建设的动力,其实这都是在"公私"、"新旧"对立的基础上继续走入误区的表现。实际上,真正的公德必须以私德为精神基础,而以公民社会性地位的自觉及其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为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学术文化的下移促进了"士"阶层的形成,而"养士用士"是先秦时期私立大学形成的渊源。稷下学宫是齐国在战国时期由"养士用士"而发展起来的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是兼具官、私两种性质的学术研究型大学。稷下学宫具有服务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职能;其组织结构类似于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并具有政府投资办校、学者办学的分权组织结构模式。稷下学宫也是一所具有现代大学理念雏形的综合型大学。因此,中国古代私立大学在形成和起步阶段,就已奠定了类似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比较政治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六任楚州知州在山东忠义问题上采取的种种措施,分析其原因及造成的后果,从而得出南宋在山东忠义关系上失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在物质层面上是一日千里,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却屡遭挫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价值观功利化的影响造成的。在我国,价值观的功利化不仅从现实、历史和文化三个层面都有鲜明的表现,而且还有其深广的思想渊源。功利化的价值趋向,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转型的一大障碍,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我国文化中公私不分的传统。我们应当在深入挖掘并融合中西方有关公私关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适应中国实际的新的公私关系思想,将我国的现代化转型导向光明的未来。这也是我国文化转型所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即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分别是指“生活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生产资料的“人人皆有的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些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应该是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或者生活资料;重新建立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是对私有制的扬弃。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6.
公共管理指国家、政府及社会组织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古代也存在公共管理。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酝酿出诸如谏议制、基层自治、宰相制和科举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在对我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对我国当代公共管理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对私营经济的地位和性质的认识,确立了对私营经济进行扶持和利用、限制和引导的基本政策,并通过公私关系的调整,把这一基本政策逐步贯彻、落实到基层社会。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现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大陆私法中包含了一种以私法权利为基础的个人财产形态,即“权利财产”。土地承载着个人的一切财产形式,是私人财产的根基。保护私人财产权最彻底的形式就是对私人土地所有权的肯定,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就成为了“权利财产”的核心。由于古代中国的集权专制,“权利财产”在我国传统法文化中无法生成。经过民国时代的曲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引入了西方的私法体系,“权利财产”在法理上可以存在了。但由于土地所有权专属于国家,“权利财产”在我国失去了根基,这成为我国不动产领域——城市房地关系矛盾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在继承康德公共艺术美学思想即审美判断第二契机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美育传统中缺乏"公共性"做了批判,并以西方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公共艺术优秀成果为榜样,对中国现代社会美育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营造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始社会转型,与此同时,私塾教育亦开始为知识分子们所反对,政府也开始对私塾进行逐步改良。形成近代中国社会私塾——新学堂并存的教育体系二元格局,知识分子的觉醒,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新学堂的兴起,私塾自身的缺陷,政府的低效率,宗族社会的关系,在这些社会背景和历史动因影响下,开始了近代中国困顿与求索,蜕变与传承的私塾改良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