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在阐明农村社会保障内涵的基础上 ,论述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最后指出了构筑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 ,其应由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理性预期的消费函数理论、不确定经济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组成。  相似文献   

2.
消费平滑理论经历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库兹涅茨悖论、杜森伯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马蒂逊和麦克利尔等的流动性约束、利兰德和泽尔德斯等的预防性储蓄假说等理论演进。通过梳理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消费平滑思想及其当代消费平滑理论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消费平滑理论的认识:第一,绝对收入假说标志着现代消费理论的兴起,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成为消费理论研究的核心;第二,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为实现消费平滑,持久性收入决定消费者的支出决策;第三,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条件推进至不确定性条件,提出消费者根据当期关于未来收入贴现和的预期与上一期的预期值之差对消费进行调整。未来的消费平滑理论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将区域因素纳入到消费平滑的理论框架;第二,将精准扶贫纳入到消费平滑的影响研究;第三,将惯性平滑与家庭投资金融资产纳入到消费平滑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在基本认同绝对收入假说的前提下提出新相对收入假说。新相对收入假说对绝对收入假说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能更好地模拟我国的收入消费关系。新相对收入假说认为:在中短期内,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主要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相对地位(或者说收入的相对位置),而和他的实际收入的增长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4.
行为消费理论修正主流消费函数理论关于理性人的严格假设,认为消费者只具有有限理性和有限意志力,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引入消费函数理论研究框架。现代社会女性消费行为的首要和基本特征是过分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意义。由于行为消费理论强调消费者的有限理性和有限意志力,因此,行为消费理论在阐释女性消费行为特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研究女性消费行为特征提供新的经济学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户的消费倾向明显偏低,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其主要原因是不稳定的预期收入、农业市场风险、气候因素、流动性约束、社会保障问题等。在针对这个现象的实证分析后,提出的具体建议是: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必要和良好的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及良好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产价格波动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理论及其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VAR系统的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回归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中国资产价格和消费增长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调整情况,研究我国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明显的财富效用,而股票市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财富效应微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总体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分析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居民消费和居民收入之间、政府消费和政府财政收入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机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是大有益处的.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分析福建省居民消费和居民收入之间、政府消费和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问题,并建立了长期均衡方程和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就模型分析进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方消费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广福 《学术界》2006,(4):286-290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消费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最初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强调消费支出是当期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函数,发展到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消费取决于居民的永久收入,演化为缓冲库存储蓄理论,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或在境况好时增加消费,西方消费理论已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一在考察我国农村居民超前消费态势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对我们是一个有益的启示。长期以来,杜森贝利的研究在西方经济学界并不被受到重视,源于其分析的社会学色彩,许多主流经学家恪守经济学研究中的精密性与数理性,这是杜氏学说被冷落的主要原因,半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它只是持久收入假说的一个特例而已。但恰恰被大多数经济学家不以为然的关于消费社会性的分析,正是杜氏对消费理论作出贡献的地方,考察致力于赶超发达国家与进行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特点,尤其是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社会学与经济学分析表明,杜氏的研究可谓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可以将劳动者收入划分为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两种类型。两种不同收入类型对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劳动者持久性收入过低以及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特征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劳动者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特征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此,应在提高我国劳动者持久性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方面做出以下努力:大幅度提高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劳动者收入预期;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劳动者的转移性收入;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市场,创新金融工具,让劳动者拥有更多金融投资理财产品,提高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