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和谐发展的主渠道。在政治课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试析高等学校以生为本办学理念实现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等学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落实"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生为本”理念与高校学籍管理改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体现。高等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有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适应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体现了高等学校落实"三个代表"精神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高等学校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加快高等学校学籍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芳放 《南都学坛》2007,27(4):119-120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更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创新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才教育。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质量高不高,社会欢迎不欢迎,是学校发展的最终评价标准.邝邦洪校长在<办学理念与治校实战>中,对"突出特色,以质立校,以生为本,崇尚创新"的办学理念作了阐释,邝邦洪提出的"以生为本"从"大师、大楼"的增长看到"生"的本质变化,是认识的重大突破,使教育发展观扬弃直观走向科学.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其内涵体现在:工作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价值追求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工作原则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工作方法是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以生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学校工作中,要以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成才这个关系学生根本利益的问题来展开.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情况和新挑战。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生为本”构建人性化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社会本位,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而新课程标准更强调要在有利于“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服从并服务于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并由此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它要求尊重每一位学生所拥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着眼于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创设适合学生学习,能促进学生发展,启迪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思维的人性化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创新首先必须在工作理念上创新,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具体化为爱生为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工作体制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使高校学生工作永葆活力,永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创新首先必须在工作理念上创新,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具体化为爱生为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生工作体制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使高校学生工作永葆活力,永远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高校的办学体制体现了鲜明的"以生为本"的育人宗旨,从行政管理体制到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从人才培养模式到后勤保障体系,从决策层到制度层到管理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话语权、知情权、选择权和发展权,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少做法为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辛世俊 《南都学坛》2004,24(4):95-98
在全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语境下使用"以人为本"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是根本"的思想,牢固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是基础"的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夯实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是目的"的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是中心"的思想,根据人民的需要来制定政策和检验我们的一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为本--高校德育新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断创新、场域更加扩展、手段更加丰富、效能更加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理念方式滞后、内容供给不足,场域时空变化、理性认知难度加大,手段与载体多样、思想政治教育者权威地位弱化,互联网环境复杂多变、教育工作复杂性增强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延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强化有效保障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参照OCLC关于高校信息用户信息行为及信息需求报告"College Students'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s"的思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统计分析法分析研究广州大学学生在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行为,得知多数学生喜欢去图书馆是为了自修、借书和阅读,其中自修已成为多数学生去图书馆的主要目的;学生随着就读年级的递增利用图书馆则越熟练,找书的方式就越趋科学合理;学生的信息需求依次是时事娱乐、音乐、健康和就业。九成以上的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只有四成的学生通过报刊获取信息,传统的图书馆报刊阅览服务受到挑战。因此,应从加强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开展网络专题信息导航服务、加强导读服务等四方面着手改进高校图书馆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读者。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强。了解并解决大学生思想行为问题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从生活感情、组织纪律、人际交往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个方面探悉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从举办文化活动、开展干部培训、提高辅导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按类招生是一种新的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方面,无疑具有其极大的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同样也存在许多问题。招生方式的改革只是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教育体制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试从教育哲学角度分析以人为本、主体性教育思想对教学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学本管理的概念与实践策略,认为学本管理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与自主权,它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期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把握、促进高校的教学管理改革,进而使教育学上主体不能主导、行为与意志相分离的弊端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学生见义勇为观的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同时,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实践层面上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形成这一现象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原因,因此,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道德内化的内外因角度入手,采用“球体解决模型”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扬州大学、盐城工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研究了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情况.结果发现,68.92%的大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89.67%的大学生购买电脑的经济来源依靠家庭支持,具有3年以上网龄的大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40.23%,平均每次上网时间为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18.15%,宿舍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上网动机主要集中在求知、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等方面.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以保障大学生健康使用网络,从而减少网络使用负面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学会学习 ,既有认识问题 ,也有方法问题 ;既有心理素质问题 ,也有能力问题。对大学生引论课开设的目的 ,内容体系的构想和课程的讲授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 ,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