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的基石,没有现代化就没有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因为:它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又具有世界现代化的共性,紧跟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前进方向;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各领域、各方面、各地区均衡有序、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各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单边主义,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中华民族和平安全复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人生科学,振兴中华民族”,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为1990年11月18日召开的全国首届人生科学学术讨论会的题词。几年来,这一题词已成为人生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奋斗目标。研究人生科学,提高民族素质,振兴中华民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高利益所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迫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扩大中华民族的影响力;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之一。回顾历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并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聚焦使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紧紧扭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最终目标。展望未来,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证、正确道路、文明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福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5.
94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的同时,又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深刻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亦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前无古人的革命,是一次新的壮丽的长征。这是中华民族振兴、崛起之路,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迈向21世纪的光辉旗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一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到我国——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方方面面,对这个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 2 0世纪中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是站在世纪前列的伟人。他拨乱反正、实事求是 ,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他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道路 ;他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为实现祖国统一打下了基础 ;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 ,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认真学习和实践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极大地推进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贡献。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发展的新潮流,迎来伟大振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主体性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民族主体性重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主体性在古代的强大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特征的中国历史呈现,中华民族主体性的近代困境是中国呼唤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意识的客观原因,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现代追寻是中国接纳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精神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主体性回归和振兴的伟大实践,新时代深化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在中国的实践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伟大重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民族主体性的回归、振兴和重建.新时代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继续运用马克思主义重建中华民族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站在事关现代化建设成败和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人民群众的理想教育。而且,他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十年实践中,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我党改革开放以来理想教育的实践经验,从视角,内容,目标,重点,方法等方面,建构了完备的理想教育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资源以及中坚力量,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国国情,先后领导编制了十四个五年规划,绘就了新中国发展蓝图,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并在这一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将人民民主落实到制定规划的具体实践;将实事求是作为分析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方法指导、原则遵循;按照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这些经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密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探索中国道路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要战略要求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赋予了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视域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与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内在耦合性,即两大战略推进实施进程中的价值目标、实践主体和实践内容彼此契合。基于两大战略举措的内在耦合性,把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要坚持党政协同发力、合力攻坚,要深化新发展阶段农村制度体系改革,要统筹兼顾、科学推进“五大振兴”、坚持物质与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全面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独特机遇观是邓小平围绕中华民族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在邓小平看来 ,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财力和智力 ,以及他们对祖国的浓厚情感 ,构成中国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国情 ,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资金和技术的迫切需要 ,又使这种独特国情能够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优势。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就必须把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来看待 ,制定必要的法律和制度 ,切实保护他们的各种权益 ,从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根本愿望出发 ,吸引他们参加祖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就是首次明确提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并清晰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关系。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其他国家的现代民族建设的全新实践路径,必须放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逻辑下来审视、推进现代民族建构,在服务和融入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对民族意识的决定性作用,同时高度重视意识的主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实现理论政策现代化、民族意识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基础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民族性,突出中国特色;批判和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切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9.
思维变迁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与复兴大业。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变了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观念,加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指导中共党人开启了中华民族振兴大业。新时期,中共党人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实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和人民幸福梦三个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源泉问题,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